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油藏动态分析及预测ppt资料重点
油藏动态分析及预测ppt资料重点
油藏物质平衡生产指示曲线
N P Bo
(1)确定动态储量(动用储量)
(2)判断驱动类型
(3)油藏动态预测(压降或产量)
(4)计算采收率
(5)分析剩余储量
P
(6)预测开采年限
(7)分析水侵量
(8)调整注采平衡
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定容气藏:
PP
PPi
1
GP G
封闭气藏:
PF
PFi
1
GP G
水驱气藏:
数值模拟类型
黑油模型:用来模拟恒温的,由粘度、重度和毛细管力作用,同时存在油、 气、水的流动的过程,烃类作为单一的气体或液体而不是作为混合的化合物, 即使考虑水和油中的溶解气,相组分也是常数。 组分模型:考虑相组分的变化和相的流动。可以用它们来研究挥发性油藏和 凝析气藏的性质。 热模型:考虑流体流动、热传导和化学反应,它们被用来模拟蒸汽驱和火烧 油层过程。 化学模型:考虑因为传播、吸收、分配及复杂相性质而产生的流体流动和质 量转移。它们用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的驱油过程
表明了气顶驱
当流入的水忽略 时,由物质平衡
计算的N上升
没有或可以忽 略
40-80% 平均,60
%
当k>200mD,地 层倾角>10o和 μ0低(<5cP)
二、动态分析与预测方法对比
管理行为:
1、预测储量 2、动态分析 3、产能预测 4、方法应用 5、循环更新
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比
容积法 递减曲线
输入数据
整个油藏的一般数据
✓维数 ✓网格定义 ✓地层数量 ✓原始油藏压力 ✓最初油水、气油比
这些数据来自于基本地质图、测井、和岩性分析以及井压测试。
输入数据
岩石和流体数据
✓相对渗透率 ✓毛管压力 ✓岩石压缩率 ✓PVT数据
这些数据是由实验室和在相关关系中得到的
输入数据
网格数据
✓海拔 ✓总厚度 ✓净厚度 ✓渗透率 ✓孔隙度 ✓原始流体饱和度
1.适用否/精确度 勘探 发现 描述 开发 生产
是/不可靠
否
是/不可靠
否
是/不可靠
否
是/较好
否
是/可靠 是/可靠
物质平衡
是/不可靠 是/不可靠 是/不可靠
是/较好 是/好
数值模拟
是/不可靠 是/不可靠
是/可靠 是/好
是/非常好
数据需求对比
2.数据需求 几何
岩石
流体 井
生产和注入 压力
面积、厚 度
孔隙度、 饱和度
动态预测
产能预测 井网设计 开发方式 目标是确定最好的作业条件,使油 藏的采收率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率
PH
PHi
1
GP G
PP
P Z
拟压力
PF PP 1 CC P F压力
PH PP 1 CcP w H压力
气藏物质平衡生产指示曲线
(1)确定动态储量(动用储量)
(2)原始地层压力
PP
(3)油藏动态预测(压降或产量)
(4)计算采收率
GP
G
(5)分析剩余储量
(6)预测开采年限
六、数值模拟方法
最终采收率
采出程度
有
有
有
产量—时间关系
否
有
PI
有
压力—时间关系
否
否
PI
有
三、容积法
油藏容积法
N 7758 AhSoi
Boi N可采 N ER
溶解 气驱
ER
41.815
1 Swi Bob
0.1611
K
ob
0.0979
S wi
0.3722
Pb Pa
0.1741
弹性驱
下降很快,且 连续下降, Pi>Pb
溶解气驱
下降很快,且 连续下降
气顶驱
缓慢下降且持 续下降
水驱
保持很高,压 力对油、气和 水的产量很敏
感
重力驱动
下降很快,且 连续下降
GOR
保持低的水 平且稳定
开始低,然 后到达最高
再下降
在向上倾斜 的井中不断
上升
如果压力保 持很高,则 其保持很低
在向下倾斜 的井中低, 在向上倾斜
的井中高
水产量
采收率
其它
没有(除了在 1-10% 高Sw的油藏) 平均,3%
没有(除了在 高Sw的油藏)
没有或可以忽 略
向下倾斜的井 产水早,水产 量上升到很高
的水平
5-35% 平均,20
%
20-40%, 平均超过
25%
35-80% 平均,50
%
在开始阶段需要 用泵增压
在向下倾斜的井 中的气体突进,
这些数据来自于测井和岩心分析以及井压和油井产量测试
输入数据
生产井及注入井数据
油、气、水产量 油、气、水注入历史 未来每口井的产量和注入计划 井位 生产指数 表皮系数 每口井的射孔数据
这些数据来自于生产及工作制度的内容
历史拟合
➢原始数据的初始化核实 ➢通过现实中井的生产注入量调整影响井的地质储量的参数, 进行压力拟合 ➢通过调整相对渗透率曲线,垂直渗透率、水油接触和气油 接触来进行饱和度拟合 ➢通过修正生产指数进行井压拟合
0.0422
0.077
0.2159
水驱
ER
54.898
1 Swi Boi
K wi oi
S wi
0.1903
Pi Pa
气藏容积法
G 7758AhSgi
Bgi
无水辅助采收率80-90% 水驱采收率50-60 主要决定于:废弃压力、气体圈闭和水锥
四、递减曲线方法
六 种 油 气 田 开 发 模 式
岩层体积 系数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产量 否
面积、厚度非均质 面积、厚度非均质
孔隙度、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压缩
系数非均质
孔隙度、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压缩 系数毛细管压力非
均质
PVT非均质
PVT非均质
产量—时间PI 是 是
局部射孔PI 是 是
分析结果对比
3.结果包括
原始碳氢化合物 储量
有
无
有
有
采油速度对数与时间关系曲线
(1)预测产量和累积产量 (2)预测可采储量 (3)预测剩余可采储量 (4)分析递减规律
采油速度与累积采油量关系曲线
含水率对数与累积采油量关系曲线
含油率对数与累积采油量关系曲线
oil
油水界面(气油界面)与累积采油量关系曲线
累积产气量与累积产油量对数关系曲线
递减曲线规律分析及调整
五、物质平衡方法
原始状态
开发状态
物质守恒:
采出储量+剩余储量=总储量
油藏物质平衡方程
封闭未饱和 弹性驱:
N P Bo NBoiCeff P
未饱和水 压驱:
N P Bo NBoiCeff P We Winj Bw WP Bw
有效压 缩系数
Ceff
S oi C o
S wc Cw CP 1 S wc
第7章
油气藏动态分析与预测
本章内容
油气藏开采机理 动态拟法
一、油气藏开采机理
1、 烃 类 相 态 变 化
2、油气藏油水气分布
3、油气藏驱动方式
K>200mD 地层倾角>10° 粘度<5cp
各种驱动机制的性质对比
机理
油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