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桩的力学性能计算

管桩的力学性能计算

(4)构造、施工和计算均较钢筋混凝土构件复杂, 且延性也差些。
Back
6 建筑结构选型
2 预应力管桩的基本概念
2.1 管桩的应用条件
管桩的分类:1)按照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4Mpa,6MPa, 8MPa,10MPa分为A,AB,B,C类型;2)按承载性状分类 :端承 桩和摩擦桩 ; ➢ 桩的常用施工方法:锤击法和静压法 ➢ 管桩桩尖形式:十字型、圆锥型和开口型。 ➢ 不宜用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地质条件:(1)孤石和障碍物多的地层 不宜应用;(2)有坚硬夹层时不宜应用或慎用;(3)石灰岩地区不 宜应用;(4)从松软突变到特别坚硬的地层不宜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锚具有: ➢ 螺丝端杆锚具 ➢ 夹片式锚具 ➢ 镦头锚具 ➢ 锥形锚具
镦头锚具有钢丝束镦头锚具和单根镦头夹具。钢丝束镦头锚具 分A型和B型。A型由锚圈和螺母组成,用于张拉端。B型为锚板, 用于固定端。
镦头锚具是利用钢丝的粗镦头来锚固预应力钢丝的。其特点是 锚固性能可靠,锚固力大,张拉操作方便。但要求钢筋或钢丝束的 长度有较高的精度。
1.6 预应力钢筋要求
(1) (2) (3)良好的加工性能。 (4)与混凝土之间能较好地粘结。 (5)供应长度应尽可能长。 《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钢材宜 采用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7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与缺点
(1)改善和提高了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性能; (2)节约钢筋、混凝土,减轻结构的自重。 (3)提高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耐疲劳性和抗震能
(2)预应力钢筋因松弛引起的拉应力强度损失 。
6 建筑结构选型
Back
6 建筑结构选型
静压桩机
6 建筑结构选型
锤打桩机
6 建筑结构选型
6 建筑结构选型
6 建筑结构选型
Back
3 锤击法施工管桩破损原因
3.1 设计的选用方面
➢ 桩径选择方面对长径比欠考虑; ➢ 桩型的选择方面不合理; ➢ 对桩尖选择欠考虑,也不出桩尖图; ➢ 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选取; ➢ 对桩锤选择欠合理; ➢ 收锤标准选择不合理;
管桩力学性能计算
建筑设计 原理
主编主:讲冯美人宇 主审毛:甘永翔云平
目录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2 预应力管桩的基本知识 3 锤击法施工管桩破损原因 4 预应力管桩力学性能计算
Back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带裂缝 工作,裂缝的存在降低了构件的刚度,而裂缝的开展又使 处于高湿度或侵蚀性环境中的构件耐久性有所降低;二是 很难合理利用高强度材料。为满足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 需要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用钢量,这将导致自重过大, 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大跨度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成为 不可能或很不经济。
6 建筑结构选型
3 锤击法施工管桩破损原因
3.2 管桩的制作质量方面
➢ 桩顶部破损的情况; 1. 混凝土强度过低,针状含量过高,风化石过多; 2. 箍筋强度不够,直径偏小,加密区长度不足,间距偏大或不均匀; 3. 预应力镦头突出端头板,预应力钢筋先受力,侧向变形过大是螺
旋筋失效; 4. 端头板倾斜,桩偏心受压,局部应力过大; 5. 端板或桩套箍与桩身结合存在漏浆、空洞或蜂窝,桩顶抗压强度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5 预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混凝土要求
(1) (2) (3)快硬、早强。 高强混凝土可提高先张法构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力;提高后张法构件锚固端的局部承压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从而使预应力结构 具有较高的抗裂强度。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不足;
6 建筑结构选型
3 锤击法施工管桩破损原因
➢ 桩身中下部破损的情况; 1. 桩的预应力钢筋配筋不足或者存在脱头、断筋; 2. 桩的预压应力过低; 3. 桩身的合缝漏浆; 4. 端板倾斜,接桩时形成折线,打桩时形成一个水平分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2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预应力混凝土是采用预先加压的方法间接提高混凝土 的抗拉强度,克服了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缺点,可延缓混凝 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并取得节约钢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捣混凝土的先后顺序,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 为:先张法、后张法 。 (1) 先张法:张拉预应力钢筋———固定预应力钢筋———浇筑混 凝土 ———放松预应力钢筋———养护钢筋混凝土。 (2)先张法施工的特点:1)先张法施工工艺简单,可以大批量生产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2)先张法不用工作锚具,可重复利用模板,迅 速施加预应力,节省大量价格昂贵的锚具及金属附件;3)先张法生 产所用的台座及张拉设备一次性投资费用较大,而且台座一般只能固 定在一处,不够灵活 。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3)后张法 :浇筑混凝土———穿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预应 力钢筋———压注水泥浆; (4)后张法施工的特点和适用:1)后张法不需要台座,所以构件可 在工厂预制,也可现场施工,应用比较灵活。2)后张法构件只能单 一逐个地施加预应力,工序较多,操作也较麻烦,而且,后张法的锚 具耗钢量大,锚具加工要求的精度较高,成本较贵。3)后张法适用 于运输不便的大、中型构件。
PIC
6 建筑结构选型
2 预应力管桩的基本概念
2.2 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工程勘察问题; ➢ 单桩承载力问题 ; ➢ 桩间距大小影响管桩的承载力; ➢ 收锤标准问题
6 建筑结构选型
2 预应力管桩的基本概念
2.3 预应力混凝土的损失
(1)混凝土的蠕变及收缩引起的预应力钢筋拉应力 强度损失 ;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4 锚具和夹具
锚具和夹具是在制作预应力构件时锚固夹持预应力钢 筋的工具。一般认为预应力构件制成后能够取下重复使用 的称夹具,而留在构件上不再取下的称锚具。锚具多用在 后张法生产的构件中。有时为了简便起见,将锚具和夹具 统称为锚具。
6 建筑结构选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