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2.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是( )A.社会文化影响 B.移情C.性别角色认知 D.同伴相互作用3.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A.外部原因 B.根本原因C.客观原因 D.主客观原因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5.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A.0~3岁B.3~6岁C.6~12岁D.12~15岁6.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生理需要7.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得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8.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创造想像 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 D.幻想9.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10.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11.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2.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
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13.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B.单词句C.联合复合句D.偏正复合句14.“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是用于测查婴儿的(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 D.方位知觉15.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D )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A.0~1岁B.1~3岁C.3~6岁D.6~14岁4.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墨点数是( B )A.1~2个B.2~4个C.4~6个D.6~8个5.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 B )A.10天B.半个月C.20天D.1个月6.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B )A.机械记忆效果好B.意义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在发展D.两者不可比较7.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B )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有意记忆D.意义记忆8.幼儿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是以下哪方面的具体表现( B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9.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A )A.感知、动作B.具体形象C.语词概括D.概念、判断、推理10.问幼儿“什么是鸟?”回答说“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平?( B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B.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C.接近下定义水平D.初步概念水平11.儿童在语音发生过程中,扩展和收缩趋势是( D )A.同时发生B.实际不存在C.收缩在前,扩展在后D.扩展在前,收缩在后12.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 D )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13.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与儿童的社会性需要与以下哪个方面有关( A )A.社会性交往B.社会性动因C.社会性认知D.社会性适应14.根据目前研究,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 C )A.有很大价值的B.没有价值的C.有限的D.无限的15.幼儿积极参加“值日生”劳动,其动机常常是( C )A.一致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高效的16.儿童自我控制发展迅速的时期,大约在( B )A.3~4岁期间B.4~5岁期间C.5~6岁期间D.6岁以后迅速17.根据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4岁时儿童智力已发展了约( B )A.20%B.50%C.80%D.92%18.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往往估计过高,这类孩子属于( C )A.受欢迎型幼儿B.被忽视型幼儿C.被排斥型幼儿D.中间型幼儿19.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B )A.言语性攻击B.生理性攻击C.主动性攻击D.反应性攻击20.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C )A.操作B.交往C.游戏D.言语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B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2.稳重有余而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符合这一特点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 C )P338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3.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 A )A.依恋B.儿童社会化C.同伴关系 D.亲社会行为4.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这一规律是( C )P292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 D.大小规律5.婴儿最初的笑是( D )A.出声的笑 B.有差别的笑C.诱发性的笑 D.自发性的笑6.1岁半~2、3岁儿童的言语活动处于( B )A.言语的准备阶段B.积极说话发展阶段C.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7.按照皮亚杰的观点,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D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8.“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华生 B.皮亚杰C.吴伟士 D.霍尔9.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这是(D )P30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10.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 A )A.从出生时开始的B.从半岁开始的C.从1岁开始的 D.从1岁半开始的11.“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A )A.深度知觉B.大小知觉C.形状知觉 D.方位知觉12.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像属于( A )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 D.幻想13.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作( C )A.动机性遗忘B.临时性遗忘C.幼年健忘 D.不完全遗忘14.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C )A.0~6月B.6~12月C.1~3岁D.3~6岁15.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B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B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2.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D 】P44A.0到1岁B.1岁到2岁C.2岁到4岁D.3岁到6岁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B 】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4.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 】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7.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 C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8.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C 】A.以直接判断为主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9.幼儿期是思维【 C 】A.发展的最高阶段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D.发展减缓的时期10.2、3岁~6、7岁,是儿童【 D 】A.前言语阶段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11.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D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好奇心12.幼儿初期,成人额外给他加的目的在其行动中占有重要作用,表现为【 B 】A.独立性强B.直接动机C.间接动机D.受暗示性强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B 】P326A.开始萌芽的时期B.初步形成的时期C.稳定发展的时期D.完善成熟的时期14.最有益于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亲子关系类型是【 A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B 】A.及物活动B.游戏活动C.教学活动D.日常生活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B )A.社会性B.自我意识C.情绪 D.意志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定向性注意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4.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D )A.目的性的加强 B.方法的形成C.细致性的增加 D.概括性的提高5.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 B )A.形象记忆 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6.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D )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展7.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 C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B.外延不恰当C.内涵不精确 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8.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 D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 D.转导推理9.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B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10.掌握言语表情技巧是下列哪一方面发展的表现?( A )A.口语表达能力 B.书面语阅读能力C.词汇数量和词义D.语音及语法意识11.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这可称为本能的情绪反应,或( A )A.原始的情绪反应B.基本的情绪反应C.混合的情绪反应D.高级的情绪反应12.“男孩摔倒,从来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