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筹学》期中测试题第一部分 线性规划一、填空题1.线性规划问题是求一个 目标函数 在一组 约束条件 下的最值问题。
2.图解法适用于含有 两个 _ 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 所有约束条件_ 的解。
4.在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所有的非基变量等于 零 。
5.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基本可行解的非零分量所对应的列向量线性 无 关6.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 顶点_ 达到。
7.若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 一定 _ 有基本可行解。
8.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其 可行解 的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9.满足 非负 _ 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10.在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时,引入的松驰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 正 。
11.将线性规划模型化成标准形式时,“≤”的约束条件要在不等式左_端加入 松弛 _ 变量。
12.线性规划模型包括 决策变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三个要素。
13.线性规划问题可分为目标函数求 最大 _ 值和 最小 _值两类。
14.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约束条件取 等 _ 式,目标函数求 最大 _值,而所有决策变量必须 非负 。
15.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与基本解的关系是 基本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反之不然16.在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取得最值的等值线与可行域的一段边界重合,则 _ 最优解不唯一 。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 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 。
18.如果某个约束条件是“ ”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引入一个 剩余 _ 变量。
19.如果某个变量X j 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 j′ , Xj 〞, 同时令X j = Xj ′ -X j 〞 j 。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 线性函数 _ 。
21.线性规划一般表达式中,a ij 表示该元素位置在约束条件的 第i个不等式的第j个决策变量的系数 。
22.线性规划的代数解法主要利用了代数消去法的原理,实现_ 基变量 的转换,寻找最优解。
23.对于目标函数最大值型的线性规划问题,用单纯型法代数形式求解时,当非基变量检验数_ 非正 时,当前解为最优解。
24.在单纯形迭代中,选出基变量时应遵循_ 最小比值 法则。
二、单选题1.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 个变量,m 个约束方程(m <n),系数矩阵的秩为m ,则基本解的个数最多为_C_ 。
A.m个 B.n 个 C.m n C 个 D.n m C 个2.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构成的集合是凸集的是 A3.线性规划模型不包括下列_D 要素。
A.目标函数 B .约束条件 C.决策变量 D.状态变量4.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_B 。
A.增大 B .缩小 C.不变 D.不定5.若针对实际问题建立的线性规划模型的解是无界的,不可能的原因是_A 。
A .出现矛盾的条件B .缺乏必要的条件C .有多余的条件 D.有相同的条件6.在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属于基本可行解的是_ B 。
A.(一1,0,O)T B.(1,0,3,0)T C.(一4,0,0,3)TD.(0,一1,0,5)T7.关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可行域,下面_ D 的叙述正确。
A .可行域内必有无穷多个点B .可行域必有界C.可行域内必然包括原点D.可行域必是凸的8.下列关于可行解,基本解,基本可行解的说法错误的是_B__.A.可行解中包含基本可行解 B .可行解与基本解之间无交集C .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必有基本可行解D .满足非负约束条件的基本解为基本可行解9.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 AA 必有基本可行解 B 必有唯一最优解 C 无基可行解 D 无唯一最优解10.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且凸多边形无界,这时 _ CA 没有无界解B 没有可行解C 可能有有无界解D 有有限最优解11.若目标函数为求max ,一个基本可行解比另一个基本可行解更好的标志是 AA 使Z 更大 B 使Z 更小 C 绝对值更大 D Z绝对值更小12.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该解必须满足 AA 所有约束条件 B 变量取值非负 C 所有等式要求 D 所有不等式要求13.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_D 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A 基B 基本解C 基可行解D 可行域14.线性规划问题是针对 D 求极值问题.A 约束B 决策变量C 秩D 目标函数15如果第K 个约束条件是“≤”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 AA 左边增加一个变量B 右边增加一个变量 C左边减去一个变量D右边减去一个变量16.若某个bk ≤0, 化为标准形式时原不等式 DA 不变 B 左端乘负1 C 右端乘负1 D 两边乘负117.为化为标准形式而引入的松弛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应为 AA 0B 1C 2D 318.若线性规划问题没有可行解,可行解集是空集,则此问题 BA 没有无穷多最优解 B 没有最优解 C 有无界解 D 有有界解19.用单纯形法的代数形式求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中,若某非基变量检验数为零,而其他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0,则说明本问题 B 。
A.有惟一最优解 B.有多重最优解 C.无界 D .无解20. 单纯形法代数形式当中,入基变量的确定应选择检验数 CA 绝对值最大B 绝对值最小C 正值最大 D负值最小三、多选题1.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变量是_ A .A.决策变量B .松驰变量c .剩余变量D.人工变量2.下列选项中符合线性规划模型标准形式要求的有_BCDA.目标函数求极小值B.右端常数非负C .变量非负D .约束条件为等式E.约束条件为“≤”的不等式3.某线性规划问题,n 个变量,m 个约束方程,系数矩阵的秩为m (m<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BDE 。
A .基本可行解的非零分量的个数不大于m B.基本解的个数不会超过m n C 个 C .该问题不会出现退化现象 D.基本可行解的个数不超过基本解的个数 E .该问题的基是一个m×m阶方阵4.若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无界的,则该问题可能 _ ABCD EA.无有限最优解B.有有限最优解C.有唯一最优解D.有无穷多个最优解E .有有限多个最优解5.判断下列数学模型,哪些为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中a 、b 、c 为常数;θ为可取某一常数值的参变量,x,y 为变量) _ ADE6.下列模型中,属于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的是_ D7.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 AB 。
A . 基本解是大于零的解 B.最优点与基本解一一对应C.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是唯一的 D.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就是线性规划的可行解8.在线性规划的一般表达式中,变量x ij 为 _ABCDE A 大于等于0 B 小于等于0 C 大于0 D 小于0 E 等于09.在线性规划的一般表达式中,线性约束的表现有 ABCD EA <B >C ≤D ≥E =10.若某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界解,应满足的条件有 ADA Pk<0B 非基变量检验数为零C 基变量中没有人工变量D δj >OE 所有δj≤011.在线性规划问题中a 23表示 A EA i =2B i =3C i =5D j=2E j=312..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最优解 ADA 定在其可行域顶点达到B 只有一个C 会有无穷多个D 唯一或无穷多个E 其值为013.线性规划模型包括的要素有 ABCA.目标函数 B .约束条件 C .决策变量 D 状态变量 E 环境变量第二部分 运输问题一、填空题1. 物资调运问题中,有m 个供应地,A l ,A 2…,A m,A j 的供应量为a i (i=1,2…,m),n 个需求地B 1,B 2,…B n,B 的需求量为b j(j =1,2,…,n),则产销平衡条件为 ∑=m i i a 1=∑=nj i b 1 2.运输方案的最优性判别准则是:当全部检验数 大于等于0 时,当前的方案一定是最优方案。
3.可以作为表上作业法的初始基本可行解的填有数字的方格数应为 m+n-1 个(设问题中含有m 个产地和n个销地)4.若调运方案中的某一空格的检验数为1,则在该空格的闭回路上增加单位运量,则总运费增加 1 。
5.按照表上作业法给出的初始调运方案,从每一代表非基变量的空格出发可以找到且仅能找到 一条闭回路。
6.在运输问题中,单位运价为C ij ,位势分别用u i,V j 表示,则在基变量处有Cij = u i +V j 。
7、供大于求的、供不应求的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分别是指∑=m i i a 1>∑=n j i b 1的运输问题、∑=m i i a 1<∑=n j i b 1的运输问题。
8.在表上作业法所得到的调运方案中,从某空格出发的闭回路的转角点所对应的变量必为 基变量 。
9.在某运输问题的调运方案中,点(2,2)的检验数为负值,(调运方案为表所示)则相应的调整量应为 300。
10.则这个-2的含义是 增加一个单位的该位置的运输量,可使总运费减少2 。
11.运输问题的初始方案中的基变量取值为 调运量 。
12.运输问题中,每一行或列若有闭回路的顶点,则必有 偶数 个。
二、单选题1、在运输问题中,可以作为表上作业法的初始基可行解的调运方案应满足的条件是A 。
A.含有m+n —1个基变量 B.基变量不构成闭回路C.含有m+n 一1个基变量且不构成闭回路 D .含有m+n 一1个非负的基变量且不构成闭回2.若运输问题的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元素分别加上一个常数k,最优调运方案将 C 。
A .发生变化 B.不发生变化 C .A 、B 都有可能3.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中,非基变量的检验数 D 。
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 D.以上三种都可能4.运输问题的初始方案中,没有分配运量的格所对应的变量为 BA基变量 B 非基变量 C 松弛变量 D 剩余变量5.表上作业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与单纯形法类似,那么基变量所在格为 CA 有单位运费格B 无单位运费格C 有调运量的格 D 无调运量的格6.表上作业法中初始方案均为 AA 可行解B 非可行解C 待改进解 D 最优解7.闭回路是一条封闭折线,每一条边都是 DA 水平 B 垂直 C 水平+垂直 D 水平或垂直8当产量大于销量时,欲化为平衡问题,可虚设一销地,并令其相应运价为 AA 0B 所有运价中最小值C 所有运价中最大值D 最大与最小运量之差9.所有运输问题,应用表上作业法最后均能找到一个 DA 可行解B 非可行解 C 待改进解 D 最优解10.一般讲,在给出的初始调运方案中,最接近最优解的是 BA 西北角法 B 最小元素法 C 闭回路法 D 位势法 11.在运输问题中,调整对象的确定应选择 CA 检验数为负B 检验数为正C 检验数为负且绝对值最大 D检验数为负且绝对值最小12.运输问题中,调运方案的调整应在检验数为 C 负值的点所在的闭回路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