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北专修学院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大专)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大类:交通运输专业名称: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代码:520202二、入学要求凡年满17周岁相当于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都可(大专高级工)。
三、修业年限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大专高级工)修业年限以三年为主。
招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以四年为主。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轨道交通电气化施工与运营企业、电气化铁道供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电气化铁道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用于分析设计电路的计算机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轨道交通企业、铁路局、有自备铁路的大型生产企业、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生产企业,从事电力调度、供配电设备生产调试检修、变电所值班等具体工作,核心岗位为接触网工、变电站值班员、电力线路工、电气试验工、维修工。
(二)培养规格1、素质(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及政治敏锐性;(2)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人际关系;(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5)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恪守职业道德。
2、知识基本知识:(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4)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的基础知识;(5)具有供配电技术的基础知识;(6)具有接触网施工与维护的基本知识;(7)具有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基本知识;(8)具有必要的电气化铁道相关设备的维护与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1)具有供用电技术及电气设备的控制、运行及维护专业知识;(2)具有牵引变配电、接触网施工运营维护、高电压试验及电力线路施工专业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和电气的基础知识;(3)具有牵引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专业知识;(4)具有高压电气设备测试的专业知识。
3、能力专业能力:(1)具有对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运营、检修与管理的能力;(2)具有企事业单位供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3)具有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维护工作能力;(4)具备接触网的安装与检修工作能力;(5)具备牵引变电所运行与检修、巡视、开关倒闸工作能力;(6)具备高低压电气产品测试能力。
方法能力:(1)具有探索新技术和自学新知识的能力;(2)具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有安全操作和自我行为约束能力;(5)具有开拓、创新能力;(6)具有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2)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三)职业面向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的学习,通过毕业考试及格方可毕业,并取得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和电工安全操作证。
六、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基础课1.电气化铁道概论120课时本课程以电气化铁道的主要设备为案例,讲授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电气化轨道交通、电力系统基本知识、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继电保护、接触网基础、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远动及综合监控、电力机车与动车组和电气化铁路的运营管理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电气化铁道设备的认知能力,具备简单的电气化铁道设备的维护能力。
2.电路基础160课时本书按照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本着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编写而成。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正弦交流电路,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非正弦周期性信号电路,瞬态电路等。
3.电子技术基础120课时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将基础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注重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全书共分11章,前6章为模拟电路部分,后5章为数字电路部分,编者将两部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集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以及模/数与数/模转换等。
每章设有大量练习题,并配有习题答案。
4.电机与控制120课时本书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机电控制系统的驱动电动机;第三章自动控制基础;第四章常用低压电器;第五章机电控制系统;第六章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常用指令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5.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120课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以Intel公司生产的8086/8088微处理器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微处理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主存储器及与CPU的接口、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可屏蔽中断及中断控制器、串/并行通信等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及应用,以及微型机中常用的模数(A/D)转换和数模(D/A)转换接口,并简要介绍了目前使用的高档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新技术。
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40课时本书阐述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利用故障分量的继电保护检测原理,序分量的计算和获取方法,新型继电保护和故障测距方面的原理等内容。
从继电保护反应故障信息的特点出发,介绍了故障识别和处理、利用故障分量的保护及选相方法、自适应继电保护等内容。
主要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线路电流电压保护、线路的距离保护、线路的差动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等。
书中内容反映了继电保护方面的最新技术与成果,可读性较强。
本书主要强调电力系统故障理论分析,力求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际。
图形、文字符号采用最新国家标准。
7.电力系统分析240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概述、电网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计算机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暂态部分共4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对称故障分析、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本书重点阐述电力系统分析涉及的元件模型和计算机分析方法,全面论述发电、输变电和配电系统的构成、设计、运行以及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具有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方便教学等特点。
每章都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以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的学习。
8.发电厂电气系统80课时主要讲述发电厂一次系统设计与运行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相应地介绍与一次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二次系统的控制与信号。
主要内容有:主要电气设备的原理与特性、短路电流计算、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电气主接线和厂用电接线、电气设备的防雷与接地、配电装置与电气设备总体布置以及发电厂的控制与信号等。
书中内容取材以我国大中型发电厂目前常用的电气设备和现场布置为主,相应地介绍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向。
为配合教学,每章都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9.电力系统自动装置240课时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作用及发展远景;第二章阐述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步并列;第三章叙述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及励磁调节器工作原理;第四章剖析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节、二次调节的动态行为,分析调节准则;第五章阐述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原理、应用;第六章分析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典型接线;第七章介绍电力系统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第八章介绍电力系统其它安全控制装置;第九章介绍故障录波装置。
10.发电厂动力设备80课时主要讲述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构造及蒸汽净化的原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构造,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热力发电厂的各种系统等。
《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发电厂动力设备》紧紧围绕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着重阐述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有关概念、定律以及火力发电厂的有关设备和系统等。
11.高电压技术240课时本书以高压电工设备的绝缘应能承受各种高电压的作用,包括交流和直流工作电压、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研究电介质在各种作用电压下的绝缘特性、介电强度和放电机理,以便合理解决电工设备的绝缘结构问题是高电压技术的重要内容。
12.电力系统规划基础80课时本书主要介绍了先进的工艺理论和标准,以及事故抢修组织、事故抢修程序及方法、AT供电方式、检修作业标准、接触网磨耗表换算、接触网检修作业安全知识、常用工具零件运用知识、接触网施工技能等。
13.电工考证80课时本书分为电工操作证的学习方法与内容、电工基础理论、安全生产基础及措施、电气运行安全技术、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及防电磁场、电气事故及触电急救、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登高作业、电气线路的安全要求、配电装置的安全要求等。
是电工职业资格证和电工安全操作证考试的依据。
14.接触网安规与检规80课时本规则共分10章和11个附件,规定力普速铁路接触网作业基本条件,作业分类,人员职责,工具管理,安全防护等内容,明确了普速铁路接触网高空,停电,倒闸,间接带电等作业标准,作业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等。
15..牵引变电所安规与检规80课时本课程主要讲授五个模块;电流电压保护模块、距离保护模块、纵联保护模块、自动重合闸模块的保护原理,保护装置的结构,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维修。
培养学生具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与检修能力。
16.信号安规与检规40课时本规则共8章143条,主要讲述了总则,安全基础管理,作业安全,施工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人身安全,故障管理,附则等。
七.学时安排专业资格证书考核安排表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陕西中北学院《铁道供电、信号》专业教学计划(宝文理大专、高级工)九、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我校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高级职称8人以上,双师型教师95%以上。
1.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通过培训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具备教学能力;2.具备高速电气化铁道施工运营安全管理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企业技术工作经历;3.熟练掌握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信号安装施工的主要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的技术技能。
4.具备机械部分和电工电子钳工部分的分析与实践能力,能独立承担1-2门专业课程;5.具有指导学生参加电气化铁道安装施工类创新和技能大赛的能力。
(二).教学设施我校现有1000多平米的电气化高速铁路接触网场地,50多台电工电子实验设备,能满足国家标准考场和国家电工考证考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