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期末考试试题(A)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说明:本课程总成绩为100分,此试卷成绩为60分,平时成绩为40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卷面无效。 一、单选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中,答在卷面无效。每题1分,共10分) 1.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 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行为,并以此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 A. 政治关系 B. 经济关系 C. 文化关系 D. 社会关系 E. 内心信念
2. 我们常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反映的是人的心理冲突的哪一种 A. 趋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 双重趋避冲突
3. 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 A . 自我与他人 B . 索取与享受 C . 劳动与创造 D . 贡献与索取 E . 现实性与可能性
4.职业理想是人生价值观念最明确的体现。职业理想的层次主要取决于( ) A. 生活情趣 B. 选择职业目的和与之相应的成就感 C. 人生责任 D. 人生目的 E. 人生态度
5.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体间的相互认识、相互好恶、相互亲疏的( )距离 A. 情感 B. 心理 C. 交往 D. 竞争
6.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说明在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一团和气的哥们义气 B. 相互利用的等价交换 C.首因效应 D. 平等待人,互相尊重的态度 E. 良好的个性品质
7.为调整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相应形成了( )。 A .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 .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C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 .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美德
8.王强因其十年前曾在机关从事人事工作,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恪守工作准则、不苟言笑的人,但是经过在外企多年的打磨,他的工作作风和为人态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是有的人还会按照老的观点来看待王强,不愿与他多接触。这种交往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际交往中认知偏见的哪一种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定势思维
9.每个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应该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B.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C.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A. 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
10. 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违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B. 养性 C. 内省 D. 慎独 E. 实践 E. 自觉
二、多选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卷面无效。每题1分,共13分) 1.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指 A. 专业素质 B. 创新素质 C. 身心素质 D. 文化素质 E. 思想道德素质 2.一种完善的思想品德,是由( )四个因素综合作用而构成的统一体。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E.道德判断
3.“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从中我们看出文化是( )的有机整体。 A.道德意识 B.意识形态 C.生活方式 D.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E.精神的物化产品
4.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从业者在下列职业活动中,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 A.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 B.诚实劳动,精益求精 C.爱岗敬业,秉公办事 D.诚实守信,服务群众, E.恪尽职守,顾全大局
5. 青年要使自己的人生起点和生命终点用一条红线相连,在社会历史的天平上让生命的价值最大化,就应当在理想与价值实现的追求中做好思想准备。思想准备指的是那几个方面( ) A. 贵在立志 B. 确定人生价值的宏观走向 C. 难在执着 D. 抵制诱惑 E. 重在实践
6.下列不利于增加人际吸引因素的心理品质是( ) A. 真诚守信 B. 机智幽默 C. 自卑自怜 D. 宽厚包容 E. 易怒、偏执
7. 人生价值的构成有哪几个方面 ( ) A. 主体对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B. 个人对自我的满意程度 C. 社会对个人的主观目的和行为的肯定和满足 D. 社会对于个人的否定性评价 E. 人的享受过程
8. 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培养有哪几个方面( ) A. 记忆力的培养 B. 想象力的培养 C. 观察力的培养 D. 思维力的培养 E. 自学能力的培养
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思想特征是( ) A. 清醒的责任意识 B. 人道主义意识 C.科学主义意识 D. 敏锐的国格意识 E.坚定的改革意识
10. 下列陈述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心理健康的状态确定之后会保持始终 B. 心理是否健康,按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评定是泾渭分明的 C.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D. 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E.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无心理疾病
11. 人们在选择朋友时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A. 态度相似性 B. 心理的互补性 C. 以德论友 D. 崇尚美德 E. 以挚察友
12.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太阳的明媚与斑斓色彩,代表了人们对自身理想的多指向性和多层次性。人生理想的内容主要包括 A. 职业理想 B. 生活理想 C. 道德理想 D. 社会理想
13.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人们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所期待达到的目标。道德理想包括两方面含义: A. 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 B.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 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的道德品质 D. 表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
三、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 1.《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所规定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4分)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把进行终身教育作为人类进入21世纪的关键。“终身 学习”不仅是完成着知识的更新,而且应当同时包含着使素质全面改善与提升的最优化 发展。即所谓的“四个学会”。“四个学会”指的是什么?(3分) 四、论述题(任选二题作答,每题字数不少于600字并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每题15 分,共30分) 1. 价值观念是一种实践性观念,是一种接近于实践活动的认知成果。歌德说:“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请结合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谈对理想与价值的认识和思考。
2.《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门落地性很强的课程。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带给学生思想的感悟,实践的体验是具体而艰难的。四年的大学生活从今开始,富足的心理从这里展开,完美的人生从这里铸造。就课程的一个章节谈《修养》课的体会。
3.王国维是我国历史和文学界的著名学者。他的一生有着令人遗憾的生命经历,更有着令人羡慕的文辞造诣。在丰厚的文史贡献同时,王国维的著名“治学三境界”更留于后人千古传吟并鼓舞实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面对充满竞争的后学历时代,请结合专业学习特点谈一谈青年学子应如何培养良好学习品格及发展自身知识结构和知识空间。(请结合课程内容) 1
思想道德修养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说明:本课程总成绩为100分,此试卷成绩为60分,平时成绩为40分。 一、单选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中,答在卷面无效。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答案 E D D B B E B C B D
二、多选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中,答在卷面无效。每题1分,共1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BCDE ABCD BCE ABCD ACE CE AC ABCDE ADE CD AB ABCD AC
三、简答题 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所规定的公民基本道德标准是什么?(4分)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把进行终身教育,作为人类进入21世纪的关键。“终身 学习”不仅是完成着知识的更新,同时也包含着使素质全面改善与提升的最优化发展, 即所谓的“四个学会”。“四个学会”指的是什么?(3分)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论述题: 1.价值观念是一种实践性观念,是一种接近于实践活动的认知成果。歌德说:“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请结合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谈对理想与价值的认识和思考。 答题要点: 1.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贡献和索取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的关系。人生价值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是主体对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即人生价值的创造过程;一是社会对主体(个人)的主观目的和行为的肯定和满足,即人生价值的享受过程。(5分) 2.自我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个体的自我,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依靠社会关系和他人的协助,才能满足自己作为人的需要。自身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才得以体现。(5分) 3.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只能在与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中,在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中达到。人的贡献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实质,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