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搅拌桩试桩报告

搅拌桩试桩报告

搅拌桩试桩总结
2021年2月搅拌桩于RSTA剖面施工时,钻孔难度大,经常出现卡钻现象,返浆现象严重,且根据地勘图显示在未穿透砂层时便无法再往下钻进,成桩效果差且未能达到止水效果。

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五方主体一致协商后,确定于本项目西侧及北侧共采取四个地勘孔附近的搅拌桩位进行试桩,地勘孔号分别为ZK49、ZK41、ZK44、ZK47。

2021年2月6日下午对ZK49号勘探点位试桩,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收桩标准应为穿透砂层且嵌固于基坑底深度不小于5m,,当遇到岩面时在岩面停留30s。

但是在钻孔至1.5m进入粉质粘土层时钻机便开始剧烈抖动,2m位置时开始从钻杆顶端返出纯水泥浆,于3m位置钻头卡死,桩机超负荷致使离合器冒烟,无法再往下施工,试桩失败;
2021年2月7日上午对ZK41号勘探点位试桩,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收桩标准应为穿透砂层,当遇到岩面时在岩面停留30s;从地勘图显示钻孔至2.6m开始进入粉质粘土层,现场钻孔至3m位置返浆为黄色粘土层,与地勘孔位基本一致;在进入粉质粘土层后钻孔速度开始下降,桩机抖动频率增大;根据地勘图显示钻孔至5.6m便进入砾砂层,在钻孔至7.5m位置时,钻杆位置持续返出未搅拌均匀的水泥浆,应为粉质粘土层将钻杆包裹住了无法在砂层位置充分搅拌导致,成桩效果差,水泥量增加;按地勘图显示应于11.48m位置穿透砂层,但现场施工至8.6m时钻机便开始剧烈抖动且钻头卡死,无法再往下
施工,故停留30s后开始收桩。

根据设计说明要求提升速度应为
2min/s,现场实际从8.6m提升至地面使用了30min,远远超出了设计要求是8.6*2=17.2min,水泥使用量超标。

同时提升至地面时发现钻头位置已被粉质粘土层包裹住,需要人工清理才能恢复。

2021年2月7日下午对ZK44号勘探点位试桩,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收桩标准应为穿透砂层且嵌固于基坑底深度不小于5m,当遇到岩面时在岩面停留30s;在前4m区域素填土及砂砾土层时桩机都正常运转,在钻孔至4m即地勘孔显示开始进入粉质粘土层便开始卡钻,且孔口位置上返水泥浆严重,多次尝试后于4.5m时钻头卡死,无法再往下施工;
2021年2月7日傍晚对ZK47号勘探点位试桩,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收桩标准应为穿透砂层且嵌固于基坑底深度不小于5m,当遇到岩面时在岩面停留30s;在前2.5m位于地勘孔显示的素填土区域桩机正常运转,在钻孔至2.5m开始进入地勘孔显示的粉质粘土层时桩机开始剧烈跳动,3m位置时卡钻,离合器冒烟;提钻杆50cm后继续往下钻孔仍是卡钻,多次尝试后,在钻孔至4m即地勘孔显示开始进入砂砾层时,孔口开始上返水泥浆,且钻进难度愈发增大;至5.5m 位置时钻头已卡死,无法再往下施工,按地勘图显示需施工至7.2m 才穿透砂层。

本次试桩的四个点位采用单轴搅拌桩均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收桩标准,为了保证基坑支护施工质量,需各参建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考虑施工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