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二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2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南美洲工业产品展示暨商贸洽谈会定于2002年12月15日10时在里约热内卢4 (西三区)开幕,珠海的王先生将代表公司出席洽谈会。
回答1~3题:5 1.王先生准备的衣物较合适的应是6 A .春秋衫 B .T 恤衫 C .呢大衣 D .羽绒服7 2.王先生从机场方面获悉飞机将飞行10小时,以下飞机航班应选择的最迟不8 晚于9 A .12月15日13时20分 B .12月15日17时 10 C .12月16日11时20分 D .12月15日13时 11 3.有关里约热内卢的说法,正确的是 12 A .此时是温和少雨的季节13 B .是巴西仅次于巴西利亚的第二大城市 14 C .此时昼长于夜 15 D .是巴西的政治经济中心16读黄土高原地区工业投资比重结构表。
回答4-7题:174.能源是投资最大的主导产业,该地区最重要的能源是 18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能19 5.在冶金工业中,有色冶金的投资额比重较大,除有色金属(主要是铝土)资20源丰富外,其主要条件还有 21 A .技术发达 B .交通便利 C .能源丰富 D .水源充足22 6.为加大能源的输出,支援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23 A .整治河道,提高航运能力 B .新修铁路,扩大输出能力 24 C .修建高速公路,提高输出速度 D .修建电厂,进行远距离输电 25 7.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其战略抉择应是 26 A .以生产一次能源为主,加快新能源开发27 B .以二次能源和高耗能工业(冶金、化工)为主 28 C .以农业产品加工为主,加快发展乡镇企业29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回答8~10题:3132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33 A .从北美迁到拉美 B .从亚洲迁到拉美 34 C .从非洲迁到西亚 D .从欧洲迁到非洲35 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36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37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38 10.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39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40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41 近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42 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
回答11~13题:43 11.形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4412.我国在西北、华北、东北营造的“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46 A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7C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48 13.当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49 A .我国东南沿海也常遭受台风的侵袭50 B .正是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机 51 C .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北方凸出 52 D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53 14.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54 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母权55 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这两段话表明56A .男女分工现象出现,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57B.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58C.男子推翻了母权制,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 59 D .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60A .是否涉及军事方面B .是否涉及经济方面62 C .是否涉及政治方面 D .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63 16.辽河地区最早归属我国版图的时间不会晚于 64 A .商朝 B .秦朝 C .唐朝 D .元朝65 17.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66 A .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里 67 B .东京居民达到二十万户 68 C .中心城市出现娱乐中心 69 D .东京是国际性的大城市70 18.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代表人物主张 71 A .“师夷” B .“制夷” C .“求富” D .“经世致用” 72 19.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73 A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74 B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75 C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7620.中华革命党规定,党员必须立誓服从孙中山。
这是孙中山在国民党失败之78 后,“新党再造之苦心”。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79 A .孙中山吸取了国民党失败的教训 80 B .孙中山解决了国民党内部的涣散 81 C .中华革命党由此更加脱离人民群众 82 D .为领导反袁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83 21.下列文件与《中华民国宪法》在性质上最接近的是 84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5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86 22.下列各阶级各阶层被包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里的是①工人阶级②农民阶87 级③地主阶级④大资产阶级⑤民族资产阶级⑥小资产阶级⑦当时南京政府人员88 A .①②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⑦ 89 23.1957年反右派斗争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90 A.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 91 B .把反右派斗争的性质定为敌我矛盾92C.打击面过宽,严重扩大化93 D .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94 24.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里“转折”的主要含义是 95 A .欧洲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96 B .欧洲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亚洲 97 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98 D .统一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99 25.维也纳体系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100 A .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现象已不复存在101 B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102 C .俄、普、奥三国的“神圣同盟”失去实力 103 D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日趋壮大104 26.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105 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106 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107 A .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108B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109C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改变 110D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111 27.谋求人类共同发展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 112 A .南南合作 113 B .南北对话114 C .维护国际和平环境115 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16 28.下面哪项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 117 A .经济力量格局走向多极化 118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19 C .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 120D .放任自由的竞争取代宏观调控121 近几年来,美国为谋求“攻防兼备”的绝对优势军事能力,加紧发展NMD 。
美国122 这一行径威胁到全球战略稳定与世界和平,不仅受到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绝大多数123 国家的反对,而且也引起美国国内的争议和不安。
回答29~30题:12429.材料表明的政治常识和政治道理是125 A .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126 B .缓和的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已经逆转 127 C .军事竞争已成为新世纪国际竞争的重点 128 D .美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根本变化129 30.美国部署NMD 的行径遭到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表明了下列哲学道理 130 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131 B .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32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33 D .新事物的力量强于旧事物134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回答31~33题: 135 31.从政治上看,上述说法是因为 136 A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137 B .各国综合国力都在增强 138 C .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之一 139 D.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14032.从哲学上看141 A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142 B .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忽视 143 C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144 D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45 33.从经济上看是因为 146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47 B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8 C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49 D .国有企业要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150 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紧缺时,许多厂家都扩大这151 种商品的生产,以期获得更多的利益,但结果却未能如愿。
回答34-35题:152 34.这种情况主要表明153 A .面向市场生产不一定给企业带来利益 154 B .市场存在着弱点和消极方面 155 C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156D .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较低 157 35.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158 A .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59 B .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内需带动生产160 C .商品生产者必须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161 D .商品生产者必须认真研究规律和改造规律 16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60分。
163 36.(20分)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北方沙尘有明显加重的趋势,风沙灾害由10164 世纪前100年1次,发展到60至70年一次,进入上个世纪 0年代,已经是1年1165 次,1993年至1996年,西部地区连续4年出现大规模沙尘暴。
2000年以来沙尘暴166 更是肆虐,2003年3月初我国北方又出现了浮尘、扬沙乃至沙尘暴天气。
167 (1)造成沙尘暴天气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168 (2)沙尘暴频繁出现,告诫人类应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69 37.(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0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171 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172 争。
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173益的义务。
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174 或知识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