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孙影:绽放在山区的城市花朵因为支教,她放弃了大城市的稳定工作;因为支教,年过30岁的她错失了爱情;因为支教,她5年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3万多元的外债。
在物质日益丰富发达的今天,在现实金钱与利益的诱惑面前,她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梦想,甘受贫瘠,这份执着让人感动和尊敬。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是在光明日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获奖的“最美深圳女孩”——支教教师孙影的事迹。
她,风华正茂,原本可以尽享深圳大都市的繁华,却两度放弃深圳令人羡慕的工作,只身前往贵州边远贫困山区支教;5年里10次奔赴贵州山区,捐建4所希望小学,为300多名贫困生找到爱心资助她就是被山里人亲切称为“最美深圳女孩”、2010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获得者的年轻共产党员孙影。
2006年8月,26岁的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稳定工作,跟随“募师支教”志愿者队伍,远赴贵州毕节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
贵州毕节大方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大水乡更是该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乡。
最美乡村教师达芳:牧工们把孩子交给我们,我没有责任不教好他们兵团小学和牧场小学是我国乡村小学中较特殊的一部分,那里不仅有着许多乡村小学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还面临民语教学、学生年龄差距大、寄宿学生多等问题。
这里的乡村教师又当老师又当父母,既当汉语老师也负责民语教学,既负责日常上课学习也负责学生们的生活起居。
她们是皎洁了天山的雪莲,是牧民们心中最美的“达芳汗”,她们带着一群又一群孩子向山外飞翔。
素的外表,朴素的话语,更为朴素的是那颗心灵。
这就是记者见到达芳时的感觉。
19岁登上讲台时,她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
什么数学课、语文课、音乐课、体育课她都敢教。
不会怎么办?自己一个人偷偷在房里学,找各种画报上的图片剪下来贴在备课本上,给孩子们看,教他们认识什么是飞机,什么是香蕉。
“那时候一道数学题我可以找到四五种解题方法,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苦,一门心思就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
没想到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也变成老太婆了。
但我很知足。
一个高中生,国家给了我许多荣誉,我知足了,很幸福。
”这就是达芳。
一个心直口快,却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干则已,一干必须使出全身力气的人。
而她生活的环境一般人无法想象:昆仑山下的牧场,偏僻、荒凉、少数民族学生占到了96%以上。
最美乡村教师任影:不放弃就有希望再苦我也能忍受一个正常的人,很难想象高位截瘫的任影,是如何进行教学辅导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板书。
粉笔太短,轮椅太低,参加“社区医学函授班”的任影想到注射器跟圆珠笔筒不是一样能够前后拉伸吗,于是,可以在轮椅上书写的板书工具诞生了:在一根带有凹槽的细木棍一端套上一个注射器外壳,再在注射器外壳里装入粉笔,这样就做成了推拉自如的“加长粉笔”。
有了笔,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
为了驾驭这支特殊的粉笔,任影刻苦练习,常常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
“只要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再苦我也能忍受。
”任影对关心她的父母和乡亲们说。
一年很快过去了,第一届学前班毕业了,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长进,家长们纷纷找上门,恳求她无论如何继续办一年级。
看到家长们的信任,任影的父亲又赶紧盖了两间教室。
第二个新学年,不但学前班又招了26个孩子,一年级还增加了邻村的11名学生。
任影还给学校起了个名字叫“任庄希望小学”。
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百个孩子的最美“妈妈”1997年4月,张桂梅忽然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特别地黑,肚子却越来越大,疼痛难忍。
去医院检查,吓了她一跳,肚子里长了个像五个月娃娃那么大的一个肿瘤。
医生要求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此时,张桂梅承担着四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参加全省中考。
她整整哭了一夜。
“老天啊!你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怎么把那么多的不幸都集中到我一个人身上?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就不能允许我有一个健康之躯,为教育事业多作点贡献吗?”痛哭之后,张桂梅决定,不能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扔下!她默默地把医生检验的结果揣入怀里,赶回学校。
张桂梅将自己所获得的国家以及各种奖励的奖金,社会各界支援她治病的资金和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达70多万元。
张桂梅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教师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母亲的伟大,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
孩子们已经一个个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有了工作,还有的已经结了婚。
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乡村教师杜顺:血液里没了学生,心脏就不会跳动“以前的杜顺是个身体健康、意气风发的硬汉,和学生们打球、跳绳,和我一起操持教务、哄儿子开心。
”倪春香说。
1994年3月,杜顺突然感觉右腿麻木且越来越重,两年后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胸椎和颈椎共有三处患病。
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医生告诉他最多只能活5年。
从一瘸一拐到双拐行走再到瘫痪在家,在经历了11年挣扎和等待后,国内终于有了针对性治疗方法,2005年杜顺接受了手术。
躺在病床上的杜顺顿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对家人说:“病魔夺去我一双腿,却留给我清醒的头脑。
就算趴在课堂上,我也要给学生讲课!”“病不怕、疼不怕,我最怕被学生问倒,最怕误人子弟。
”为提高专业水平,杜顺努力自学,他撰写的论文曾在省市获奖。
他还坐在轮椅上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的自学考试。
他创造的尝试测试法、儿歌法、自我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均已在全县推广。
可谁会想到这些工作都是杜顺在炕上跪着完成的?由于下肢完全瘫痪,萎缩的肌肉上腐洞丛生,他根本坐不起来,只能双膝跪坐着,双肘趴在炕上写字。
这种长期跪姿导致他双脚背骨变形,右胳膊肘被磨破感染化脓,最后连骨头都露了出来。
“十几年里,我最熟悉、最感动的就是每晚星空下他虔诚的跪姿。
”倪春香说。
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三尺讲台给她战胜癌症的力量“肠癌,最多活不过一年”,面对医生这样的宣判,她唯一的心愿是在讲台上多站一会儿。
化疗结束,她说服了家人,毅然选择回到讲台。
“三尺讲台,成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脸,就是驱散她心里阴影的阳光。
”今天,让我们为您介绍在光明日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中获奖的福建乡村女教师庄巧真。
“会吸烟,经常打架”,然而就这样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却在短短一学期后,语文、数学都考了90多分,一跃成为中等生,还改掉了坏习惯。
这样大的转变得益于他的老师——庄巧真,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奎洋中心上洋小学的一名女教师。
在这个边远山区的小学,她已经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25年。
见到庄巧真,记者很难将这位阳光灿烂的女教师与癌症患者联系在一起。
也许因为心里被学生占得满满的,即使在患病最痛苦的时候,她也乐观地挺了过来。
25年来,庄巧真老师始终守在最偏远的山区小学任教,无怨无悔。
即使突如其来的癌症,也未能使她退缩。
三尺讲台,成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脸,就是驱散她心里阴影的阳光。
她就是“让教育的阳光照亮边远山村”的使者,就是“播撒爱的天使”。
最美乡村教师李修雄:一个人坚守18年“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坎……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7月29日,琅琅的读书声从海南屯昌茅石铺的民族教学点传出,在教学点中唯一一间石板房里,端坐着二十几个“大”学生,只见他们眼里闪烁着泪花,饱含深情地反复朗读着这段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文。
原来,趁暑假,这些从教学点走出去的学生,他们相约要以重温小学课堂的形式来感谢自己的恩师――在这里坚守18年的李修雄老师。
在外人看来,李修雄的这份坚守,也许是为了有朝一日转成在编教师,其实不然,由于“硬件”不够,他永远无缘于“正式编制”。
这一点他心如明镜。
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责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09年,乡镇教育局相继派了两名大学生到茅石铺教学点任教。
谁想,他们没干几个月就熬不住了,全走了。
有关领导找到李修雄问他还能不能坚持,他毫不犹豫地说:“这副担子,我挑到底了。
”和黎苗族同胞欢聚在一起,让李修雄激动不已,他在心里悄悄地念着:能让黎苗族同胞认可,我就知足了!最美乡村教师薛跃娥:山村教书25年的“傻姑娘”你能想到吗?这首充满趣味的小诗,出自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之手,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陵江路第一小学这所乡村小学,有着这样才情的小诗人,还不少呢。
一首首小小的童诗,让我们看到乡村孩子一颗颗美丽快乐的心灵。
是什么,让乡村的孩子如此诗意?对大自然如此敏感,对生命如此热爱?当你走进这些乡村孩子最最喜爱的老师——薛跃娥的心灵,你就会找到答案。
采访薛跃娥老师,没有像采访其他乡村教师那样让记者泪水涟涟。
薛老师也有许多感人事迹:扎根山区小学25年,代课15年才转为公办教师,从教的最初3年不仅没有一分工资,还倒贴家里100元钱,欠下100多元的账单,在破烂不堪的教室里一个人教6个年级……但是,相比较这些苦难的经历,薛跃娥老师身上展现出的“知性”之美更引人注目,正是这份充满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的“知性”,照亮了一代代乡村孩子的童年,让他们获得了可能连城市孩子都得不到的良好启蒙。
薛跃娥的博客起名“麦穗青青”,她说,寓意永远年轻,在教育的道路上永远有激情。
她说,她这辈子最想做的就是老师,博客的卷首写着:走近我走近阳光做个阳光的女人把快乐幸福带给你,我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最美乡村教师徐其军:愿做吹笛人把牧童引向山外最美乡村教师徐其军:徐其军在日记中写道,“山道弯弯,崎岖狭窄,它从山里通向山外,连接山里山外两个世界。
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然而,老天在徐其军的人生道路上设了一个不小的障碍。
2002年,满心欢喜准备结婚的徐其军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因长期劳累过度,他患上了肾衰竭,加上未能及时治疗,已并发尿毒症,需要做换肾手术。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先天基因特殊,要找到匹配的肾源难上加难。
当记者问起徐其军现在的愿望,他这样回答,“我想快点好起来,尽早回去给孩子们上课。
”朴实的话语却充满浓浓的感情,“毕业那会儿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能改变很多事,现在看来,我能真正做好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就不错了。
”听了他的话,记者不由眼圈儿一热:“徐老师您做到这样不仅仅是‘合格’,更应该是‘优秀’。
” 徐其军摇摇头,特别强调了“合格”两个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只能倾我所能做到最好。
像我们这边山里的孩子,父母大都在外打工,本身学习条件就不如城里的孩子,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呵护,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徐其军用生命谱写出一曲感人肺腑的教师之歌。
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26年“摆渡”人生26年,这撑篙划船的动作,他已做了近4万次,经他摆渡上学的乡村孩子有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