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建设集团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指南*******工程公司二〇一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篇质量行为与项目管理标准化 (5)第一章工程建设有关责任主体和机构质量行为标准化 (5)1.1建设单位质量行为 (5)1.2施工单位质量行为 (5)1.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 (7)第二章项目管理标准化 (7)2.1项目管理机构 (7)2.2项目管理制度 (8)2.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专项方案(措施) (8)2.4合同管理 (8)2.5施工许可 (8)2.6实名制工作开展 (8)2.7工程款支付 (9)2.8材料设备台账、证明 (9)第二篇工程质量标准化 (10)第一章道路和排水工程 (10)1.1挖方路基 (10)1.2填方路基 (26)1.3路基防护与支挡 (43)1.4路面基层 (60)1.5路面面层 (71)1.6路缘石、人行道及井盖 (80)第二章桥梁工程 (94)2.1下部结构施工 (94)2.2上部结构施工 (128)2.3支座系统施工 (143)2.4附属设施施工 (147)第三章地铁隧道工程 (157)3.4盾构施工 (157)第四章给排水管道工程 (158)4.1开槽管道施工 (158)4.2不开槽管道施工 (170)4.3综合管廊工程 (184)第三篇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 (191)第一章安全管理 (191)1.1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191)1.2安全标准化管理检查考评的主要内容 (191)第二章文明施工管理 (195)2.1《五矿二十三冶VIS视觉识别系统手册》电子版 (195)2.2文明施工管理具体要求 (195)第一篇质量行为与项目管理标准化第一章工程建设有关责任主体和机构质量行为标准化1.1建设单位质量行为1、“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签署情况。
2、施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情况:监督注册登记表。
3、施工图、专项设计、重大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经施工图审查合格。
4、施工图、专项设计、重大设计变更等现场使用的图纸已加盖审图专用章。
5、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工作情况:图纸会审纪要或记录,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
6、按规定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7、质量终身责任人员按要求参加验收,并留下相关资料。
8、出具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
9、出具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设计专篇并已进行施工图审查(由设计单位出具)。
1.2施工单位质量行为1、“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签署情况。
2、项目负责人资格和履责情况:工程备案合同、项目经理执业资格证书、监理例会会议记录、已形成的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项目部人员配备及到位情况:投标文件人员配备、项目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持证上岗人员资格证书和人员变更文件。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批及执行情况。
5、施工技术交底情况: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记录。
6、施工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图集的配置情况。
7、工程技术标准及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实施情况。
8、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情况: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方案。
9、现场施工的项目特别是抗震设防构造按经施工图审查合格的图纸和图集施工。
10、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建筑节能、室内环境等实体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检测数量符合要求且检测合格,结论明确。
11、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工程实体未发现存在严重结构安全隐患。
12、对专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情况。
13、质量监督部门、监理单位等提出的质量问题已进行整改,整改资料闭合。
14、质量终身责任人员按要求参加验收,并留下相关资料。
15、施工企业相关责任人按要求参加地基基础、主体、建筑节能、竣工等验收,并留下相关资料。
16、已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标牌内容满足相关要求。
17、有满足技术质量可视化交底的场所和设施。
18、施工样板验收及可视化交底满足相关要求。
19、施工样板及可视化交底符合性检查记录满足相关要求。
20、项目有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机构及责任人、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检验批划分与验收责任人计划、检测试验及责任人计划等。
21、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项目现场必须配备基本检测工具。
23、项目现场标准养护室(箱)设置符合相关要求。
24、现场试块已进行唯一性标示(二唯码、芯片或硬标示)。
25、检验批、分部工程按程序进行验收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6、隐蔽验收记录内容及资料(含主要节点钢筋抗震构造、抗裂和抗渗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构造、节能构造等)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27、检验批、隐蔽验收过程质量责任标识按相关要求实施。
28、对不合格项须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建立处理台账并留下相关资料。
1.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1、“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签署情况。
2、总监理工程师资格及履责情况:总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及相关施工管理文件。
3、项目监理部人员配备及到位情况:监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名单及其个人执业资格证书、工程例会会议记录。
4、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审批情况。
5、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情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审查记录。
6、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情况:材料、构配件、设备审查表。
7、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情况:分包单位资质核查记录表。
8、见证取样制度的执行情况:见证取样记录及台帐、见证取样试验报告和见证人员资格。
9、组织和审查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工程设计变更文件。
10、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情况:旁站方案和旁站监理记录。
11、对施工质量进行巡视、平行检验情况:巡视、平行检验和监理记录。
12、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13、质量问题通知单签发及质量问题整改结果的复查情况:质量问题通知单和质量问题整改结果回复单。
14、质量终身责任人员按要求参加验收,并留下相关资料。
15、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监理实施细则编审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项目管理标准化2.1项目管理机构1、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资料员、劳务员、标准员根据工程规模配备)等管理人员符合项目管理人员配备相关规定,与投标文件一致,具备相应岗位资格(配备有人员任命文件);项目管理人员不存在挂靠等违规行为。
2、人员变更程序合规、手续齐备(变更有符合相关规定的变更文件)。
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资料员、劳务员、标准员等管理人员的劳动合同、社保证明、工资发放单(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供)符合要求。
4、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照片上墙明示。
5、相关管理人员在岗,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履责,有交底记录、施工日志、质量日常检查记录等履职记录。
2.2项目管理制度岗位责任、质量安全管理、财务核算、内业管理、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制度健全,符合工程实际。
2.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专项方案(措施)1、工程概况、总体部署、施工准备、资源配置(材料、机械、人力等)、主要施工方法、分阶段施工总平面图、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关键工序工艺标准、文明施工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审批手续和签字(包括监理或建设单位意见)等齐全;不存在套用、与工程实际明显不符等情况。
2、各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及时、完善,需专家论证的方案已按规定进行论证,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4合同管理1、施工合同:内容真实、齐全,经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并且签订时间符合规定。
2、劳务分包合同:合同真实、签订规范,劳务队伍具备相应的建筑劳务资质。
3、材料设备采购租赁合同:合同齐全。
2.5施工许可施工许可证内容完整,发放时间合法,并摆放现场明显位置。
2.6实名制工作开展1、设置考勤系统:设置农民工实名制考勤机并应用。
2、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
3、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公示工人工资发放表并存档。
2.7工程款支付1、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向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支付工程款;不存在将工程款支付到个人账户等违规行为。
2、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支付工程款;不存在将工程款支付到个人账户等违规行为。
2.8材料设备台账、证明1、材料设备采购和租赁台账、支付凭证,自有机械设备、周转材料证明:相关凭证(证明)材料齐全、合法,购买主体单位符合合同约定。
2、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和设备已进行进场验收并建立台账。
3、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和设备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数量和方法符合规范要求。
4、不合格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和设备材料已建立处置台账。
第二篇工程质量标准化第一章施工技术及现场准备1.1施工技术准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准备的内容包括:(1)建设单位负责提供完整的通过审查的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相关技术资料,施工项目部收集整理,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件清单。
(2)图纸会审。
施工单位完成图纸自审,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并记录,设计单位对图纸内容及相关问题进行交底。
(3)工程开工前,完成相关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并交底,完成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引路实施计划等。
(4)分解和确定各阶段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5)确认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内容及标准等。
1.2施工现场准备(1)工程开工前,完成场地整平、施工路由通畅,并由建设单位提供给水水源、排水口位置、电源、通信等。
(2)做好设计、勘测的交桩和交线工作,建立施工控制网并测量放样。
(3)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要求的现场试验室(标养室)。
(4)按照交通疏导(行)方案修建临时施工便线、导行临时交通。
(5)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实际需要,搭建现场生产、生活、办公等临时设施。
第二章道路和排水工程本章节相关工艺均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要求执行2.1挖方路基2.1.1土质路堑开挖2.1.1.1施工工序2.1.1.2施工要点1测量放样(1)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路基施工前,应设置标识桩,对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清楚。
在横断面施测中还应反映地形、地物、地质的变化,标出相关水位、土石分界等。
控制桩加密横断面复测、红线桩及开挖桩放样测量2清除表土土方路堑开挖前,应作好现场伐树除根等清理工作,如果移挖作填时,还需将表层土壤单独掘弃。
挖掘机清表掘机配合推土机清表3开挖截水沟路堑开挖前,应做好相应的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排水系统应确保路基不受水的侵害。
路堑截水沟开挖及成型4逐层开挖(1)路堑、边坡开挖方法应根据地势、环境状况、路堑尺寸及土壤种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