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权法概述(一)调整对象调整对象* 物的归属和利用关系注意:物的利用关系并不都属于物权法调整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二)物权法定种类和内容(三)物权公示原则1、概念物权公示的作用不公示的法律后果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物权变动都得公示?2、物权公示的方法不动产——登记动产——占有、交付3、物权公示的效力(1)决定物权变动是否发生或是否能够对抗第三人(2)物权的公信力公信力只在存在第三人的场合有效,在当事人之间法律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四)一物一权原则一个所有权; 一个物的部分不能成立所有权(例外?)不能存在两个不相容的物权: 所有权和抵押权;抵押权和抵押权;动产抵押和动产质权例:2005年3月14日,索先生与张女士协议离婚,针对双方共同所有的登记在张女士名下的一套两居室住房,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南侧一间归索先生所有,北侧一间归张女士所有。
2007年1月,张女士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离婚协议中有关离婚夫妻各占一房的约定无效,请求依法分割。
问:张女士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一物一权原则,约定无效三、物权的效力(一)排他效力(二)优先效力(三)追及效力优先效力:(1)先设定的物权优先于后设定的; 例外:法定担保物权优先于意定(2)物权优先于债权; 例外:债权优先于物权——买卖不破租赁四、物权变动(一)物权的取得原始取得继受取得例:1、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2008/三/10)A.甲通过遗嘱继承其兄房屋一间B.乙的3万元存款得利息1000元C.丙购来木材后制成椅子一把D.丁拾得他人搬家时丢弃的旧电扇一台(二)物权变动的模式A、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国外:(1)债权意思主义(法日):债权行为=物权变动+交付/登记>第三人(2)物权形式主义(德):(买卖合同)+物权合同+交付/登记=物权变动(3)债权形式主义(奥地利瑞士韩国):债权行为+交付/登记=物权变动我国:(1)一般:债权形式主义:不动产:有效债权行为+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动产:有效债权行为+交付=动产物权变动特殊动产——船舶、飞行器、机动车有效债权行为+交付=特殊交通工具物权变动+登记>第三人(2)特殊:债权意思主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地役权的设立;动产抵押的设立;浮动抵押例:1、乙买甲一套房屋,已经支付1/3 价款,双方约定余款待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付清。
后甲反悔,要求解除合同,乙不同意,起诉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A.合同尚未生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B.合同无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C.合同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D.合同有效,法院应当判决解除合同、甲赔偿乙的损失2、郑某开办公司资金不足,其父将3间祖屋以25万元卖给即将回国定居的郭某,但其父还未来得及办理过户手续即去世。
郑某不知其父卖房一事,继承了这笔房款及房屋,并办理了登记手续。
随后,郑某以3间祖屋作抵押向陈某借款10万元,将房产证交给了陈某,但没有办理抵押登记。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CD(A) 郑某的父亲与郭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B) 郑某享有房屋的所有权(C) 郑某在其父亲去世后,有义务协助郭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D) 陈某对房屋不享有抵押权(三)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不动产——登记错误登记更正登记:证据;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的同意异议登记:效力:异议人15日内起诉可以对抗第三人,不得主张善意取得预告登记:效力:未经预告登记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不发生物权效力。
消灭:债权消灭或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例:1、甲出售房屋给乙,订立合同,邻居丙想扩大店面,于是向甲高价收购,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1)甲乙的合同是否有效?(2)乙向谁主张权利?(3)如果甲在出售给丙之前,交付给乙,丙是否可以请求返还?(4)乙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2、甲向乙购买了一套住房,因甲委托乙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致使甲持有的房屋产权证书与房管部门的登记簿上的权属记载不一致,该登记簿上记载该套房屋为丙享有,为此引起纠纷。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A.该套房屋的所有权为甲所有,因为甲持有该房屋的产权证书B.该套房屋的所有权为丙所有,因为登记簿上记载为丙所有C.甲欲主张对该套房屋的所有权,其应证明登记簿记载有错误D.丙欲主张对该套房屋的所有权,其应证明甲持有的产权证书有错误3、[08司考真题延考区卷三第59题]:某房屋登记的所有人为甲,乙认为自己是共有人,于是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甲不同意,乙又于3月15日进行了异议登记。
3月20日,丙打算买甲的房屋,但是到登记机构查询发现甲的房屋存有异议登记,遂放弃购买。
乙申请异议登记后,发现自己的证据不足,遂对此事置之不理。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A.异议登记后,未经乙同意,处分该房屋的,不发生物权效力B.异议登记于3月31日失效C.甲有权向乙请求赔偿损失D.甲有权向登记机构请求赔偿损失4、2007年4月2日,王某与丁某约定:王某将一栋房屋出售给丁某,房价20万元。
丁某支付房屋价款后,王某交付了房屋,但没有办理产权移转登记。
丁某接收房屋作了装修,于2007年5月20日出租给叶某,租期为2年。
2007年5月29日,王某因病去世,全部遗产由其子小王继承。
小王于2007年6月将该房屋卖给杜某,并办理了所有权移转登记。
请回答1-3题。
1、如王某生前或王某死后其继承人小王欲出卖房屋前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 )A.王某无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B.王某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C.小王无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D.小王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2、如杜某向丁某、叶某请求返还房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杜某无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B.杜某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C.杜某无权请求叶某返还房屋D.杜某有权请求叶某返还房屋3、关于小王和杜某间的房屋买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DA.交付标的物是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要件B.小王须将所继承的房屋登记在自己的名下,才能将其所有权转移给杜某C.房屋所有权转移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时发生效力D.该房屋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该房屋登记资料动产——占有、交付(有交付的意思,不是简单的占有移转)现实交付:双方在约定的地点,基于合意移转直接占有,使受让人取得直接占有,让与人放弃全部占有地位。
例:1、甲、乙约定,甲购买乙祖传的一个手镯,价款30万元,甲已经预先支付了全部价款。
一日,甲到乙家串门,乙拿出该手镯放在茶几上对甲说:“现在给你”,甲对曰:“先放这,我走时带走”。
茶毕,甲忘了带走手镯。
问现手镯的所有权归谁?甲始终没有碰这个手镯一下,但依照一般社会观念,甲、乙已经合意完成了手镯的现实交付。
故手镯所有权归甲。
2、甲将汽车出卖给乙,由甲的司机丙交给乙的司机丁。
汽车的所有权属于谁?①现实交付,称为为经由占有辅助人为交付。
②丁辅助占有之时,乙取得汽车所有权。
3、甲出售汽车给乙,乙转售给丙。
乙请求甲直接将汽车交付给丙,甲允诺而为之。
交付什么时候完成?汽车的所有权属于谁?①现实交付,经由被指令人为交付。
②丙从谁那里、自何时取得所有权? 甲将汽车交付给丙时,乙自甲处取得所有权,并在一个“法学上的瞬间”(好短、好短),丙又从乙处取得所有权。
观念交付(1)拟制交付(2)简易交付:即受让人已经占有动产,物权变动的合意成立时,视为交付。
例:甲的汽车被乙窃取。
破案了!但与乙见面后,甲颇受震撼。
乙家徒四壁,但酷爱汽车,为车消得人憔悴。
甲又念汽车被乙动过了,沾了穷气,而自己后院汽车三千,佳车颇丰。
甲于是向正被公安带走的乙表示赠与给汽车,乙感激涕零。
乙是否获得汽车的所有权?①乙为汽车的非法占有人,亦可采用交易交付的方式交付。
②甲、乙赠与合同生效时,即完成了简易交付,乙于此时取得汽车所有权。
(3)指示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4)占有改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例:1、[10司考真题卷三第53题]:某房屋登记簿上所有权人为甲,但乙认为该房屋应当归己所有,遂申请仲裁。
仲裁裁决争议房屋归乙所有,但裁决书生效后甲、乙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一月后,乙将该房屋抵押给丙银行,签订了书面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A) 房屋应归甲所有(B) 房屋应归乙所有(C) 抵押合同有效(D) 抵押权未成立2、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
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摄像机,宾馆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同意。
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
摄像机所有权何时转移?(2004/三/10)CA.8月7日B.8月8日C.8月9日D.8月15日五、所有权(一)所有权的取得1、先占对象:无主物;标的物是动产不适宜先占的动产:尸体;宣布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他人享有独占权利的物要以所有的意思占有2、添附:附和;加工;混合3、善意取得——所有权的静的保护和财产交易的动的保护A、概念:无权处分人在不法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物转让给受让人的,如受让人取得该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
B、价值C、构成要件D、善意取得的对象——所有权他物权a客体:标的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遗失物,盗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b转让人无处分权c基于有偿法律行为而受让d受让人受让财产时是善意注意:第三人合理的注意义务e转让的财产已经完成交付或登记E、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拾得遗失物A、遗失物:他人之物;动产;所有和占有的脱离非基于所有权人的意思;不是隐藏物B、拾得遗失物拾得人?C、拾得遗失物的法律后果(1)拾金不昧:拾得人的义务;损害赔偿责任;必要管理费用;报酬(2)拾金就昧D、拾得遗失物的善意取得例:甲有一块价值万元的玉石,甲与乙订立了买卖玉石的合同,约定价值为11000元,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玉石支付于乙,约定3日后,乙到甲处付钱取走玉石,随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隔天,知情人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玉石,甲同意并当场交玉石于丙,丙在回家的途中,遇见债权人丁,向丙借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与丁折债,后丁将玉石丢失,被戊拾得,将其转卖给己。
(1)案例中有多少法律关系。
(2)结合每一个法律关系,具体分析玉石的归属.①指示交付是为了两全其美。
②甲对乙让与的是基于租赁合同的返还请求权,因为此时甲对丙不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丙还是有权占有人)。
③甲、乙让与债权性返还请求权的合意达成时,甲同时将对相机的间接占有移转给乙,完成了指示交付,乙取得相机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