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工笔记整理完整版

社工笔记整理完整版

1、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2、增能理论: 增能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 增能即针对社会中消权的个人和群体,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通过各种途径并运用各种技巧来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增强其能力,扩展并利用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来帮助他们. 3、本土化: 本土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更不是族群的对立,而是放眼国际,展望未来。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往来密切,旅游、参访,甚至移民风气普遍频繁。到了一个新地方,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就成为必要的条件。 4、社会工作督导: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5、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6、感受性需要: 7、社会权: 社会权又称生存权或受益权,它是指公民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主要包括经济权,受教育权和环境权三类。 8、复原力: 复原力(Resiliency)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有三点:(1)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2)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3)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9、社会赞许性: 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10、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 11、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先驱读物,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12、伊丽莎白法案: 13、睦邻组织运动: 起源于19世纪未期的睦邻组织运动,又被称为社会公社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 & neighborhood centers),总之是一个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14、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15、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6、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 17、社会建构论:社会建构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中一种新的思想潮流。它反对经验实证主义在解释心理现象时所持有的反映论观点,认为心理活动现象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主张知识是建构的,是处于特定文化历史中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 18、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女权主义)[1] 、妇女解放(女性解放)[2] 、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3] ,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sexism)、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视和性压迫(sexual oppression),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19、角色扮演理论:角色,本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中,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角色扮演理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从而来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范,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化。 20、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21、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22、行为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23、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24、个案:在情报学中,每一个资料集都是由一系列个别的资料所组成;它们汇集起来形成一个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证据的总体。为了便于使用,我们将其整理成个案,个案就是由某项目特定部分有关的信息的总和。 25、移情: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

小组: 26、小组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创始者和引导者,包括发起、 策划小组工作 ,介绍情况 ,挑选组员 ,引导、 启发组员进入角色 ,互动交流 ,深入探索等方面;协调者, 观察者,支持者 ,支持 ,对于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树立信心、 增强勇气意义极为重大。它常常表现为对成员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和支持; 讯息与意见的寻求者、 提供者 评估者、 记录者。 小组的类型有哪些(注意互助小组、自助小组、互助小组、支持小组、成长小组等常考概念) 27、社区的概念: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8、社区要素有:人口要素、地域因素、组织要素、文化要素、心理要素、物质要素 29、社区发展: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社区发展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 30、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1、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社区工作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社会福利功能。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以解决社区的问题,改善社区的生活,促进社区的进步。 (2)社会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是社区工作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社区工作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包含福利服务在内的社会服务以及管理服务。 (3)社会行动功能。社区工作的社会行动功能,在于达到合力解决社区问题,开展维权和增权,争取所需社会资源,改善社区环境及生活素质等目标。 (4)社会稳定功能。社区工作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32、社区工作的技巧: 1.社区团体和组织的建立(1)接触和组织居民①准备工作 a.社区工作者应对进行招募的社区团体和组织有全面的了解 b.社区工作者也应对作为招募对象的居民有所了解 ②注意事项 a.社会工作者应避免喧宾夺主b.避免让社区居民感觉压力太大 (2)界定团体和组织的目标①要尽量提供居民自决的机会②要为参与的居民提供发展的机会 (3)建立团体和组织的结构①建立团体和组织结构的时机、团体和组织的名称和实体②团体和组织的机构、组织结构的功能 ③团体和组织的管理 2.社区团体和组织的维持与发展(1)目标、策略及结构的调整 (2)内部沟通模式的建立(3)成员和骨干的训练(4)危机及问题成员的处理 33、如何分析社区需要 34、社区发展模式应注意的原则:1)社区为主体的原则,社区发展的主体是社区自身,这是任何外面的组织和个人不能替代的,只有社区自身才是发展的主体,所以一定要让社区明确主体地位,并发挥主体的作用; 2)问题解决的原则,也叫需求导向的原则,社区发展的目的是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促使社区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不能说一个外人带着什么真理过来就能够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外人只是帮忙的,帮助社区自己去解决问题,一定是社区需求导向的; 3)可持续的原则,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在于两方面:社区自主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和社区资源发展的可持续。社区自足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在于个人、组织和制度的成长和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