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管理细则(住宅部分正式版)2014年6月车库精细化设计技术细则第一章:总则1前期总图规划时,上部建筑的布置应结合车库、地形地貌、消防扑救以及运营节奏等方面综合考虑。
2面积控制原则:在规划控制(如人防车库、微型车位、机械车位、地面停车、非机动车)、车库设计技术标准(如车位、车道尺寸、柱网柱距)、设备用房布置等方面减少车库无效面积,提高车库使用率。
3层高控制原则:在车库分层控制、设备管网、景观设计、柱网柱距梁高、地形、基础形式等方面降低车库层高,优化车库成本。
4综合成本考虑结构的高切坡、高挡墙,不同的地质情况对车库设计及成本的影响。
5如何在有效的车库范围内提升车位价值:如利用无效空间、异形柱小转换提高车位数、优化剪力墙成本,使用高强钢筋等。
6车库单车位指标标准建议参考值:别墅:非人防车库36㎡/个;人防车库39㎡/个。
(独栋别墅不在此列)洋房:非人防车库35㎡/个;人防车库38㎡/个。
高层、小高层:非人防车库33㎡/个;人防车库36㎡/个。
第二章:细则一、成本控制项1总图规划项1.1.1总图建筑的布置尽量顺应车库的走向,减少扭转,即可减少无效车位数,减少车库面积。
1.1.2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车库总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利用低洼区域做多层车库。
1.1.3尽量整合消防扑救面和消防车道,缩小车库顶板消防荷载区域,减少含钢量。
1.1.4仔细推敲地下室外轮廓线,避免笼统的直接偏移红线确定地下室外边线的做法,车库设计范围尽量规整,减少地下室转角及车位后部无效空间的面积。
1.1.5确定销售和开发节奏是否分期。
当整个小区要做分期开发时,地库的设计也要考虑分期建设,否则会对下一期的建设和前一期的销售带来麻烦,分期建设就要设缝,带来部分建设成本的增加。
2建筑面积控制项2.1人防车库的设置2.1.1合理理解当地规范,减少人防车库的面积。
2.1.2人防车库和防火分区的出入口尽量合用,并选着对车位影响较小的区域做人防出入口。
2.1.3人防主要出口尽量利用汽车库坡道、自行车库坡道,当利用汽车库坡道时,两防护分区出入口可合用一个汽车库坡道,按两出入口总宽度计算疏散宽度。
2.1.4人防地库一般要求的层高要比普通地下车库高,不能做半地库,也不能在地库上随意开洞进行采光或通风,所以可以考虑做双层机械停车库或设置夹层做非机动车库,提高单位面积的停车效率。
2.2在当地规划局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微型车位。
2.2.1采用小型车+ 微型车的组合(详附图一),在不增加面积的情况下,有效利用了边角空间和各种柱网的组合,增加车位数。
附图一:小型车+微型车组合示意图2.3尽量增加地上停车位或合理选用机械停车位。
2.3.1尽可能多的布置地上停车位,减少地下车位的数量和面积。
2.3.2在车位不够的情况下,在多增加一层地下车库面积和局部采用机械停车位2种方案进行经济、成本的对比,如果机械停车位更经济,即采用机械停车位。
2.4非机动车位2.4.1注意各地规划掌握的审批尺度,能不设独立非机动车库的尽量少做,需做独立非机动车库的请注意选址。
2.4.2非机动车尽量布置在地面、车库夹层区域、主体结构下等不好利用的区域,减少车库非机动车位的使用面积。
2.4.3单个非机动车位应计面积按当地政府审批可通过的最小值取值。
2.5机动车位标准2.5.1协信集团车位配置标准:微型车位:2200*4000,小型车位:2400*5300,豪华车位:2800*6000,3000*6000。
豪华车位的设置必须根据公司、营销定位一事一议,专项讨论。
2.5.2车道配置标准:标准车道尺寸:5500;豪华车道尺寸:6000。
2.6应根据项目的实际定位和不同业态对车位的需求,合理选择地下车库设计标准。
2.6.1尊享系住宅的地下车库配置,从车位数量、车道尺寸,施工材料等可适当提高标准,根据项目成本和收益情况确定设计选型,车位和车道设计可参考豪华配置标准。
2.6.2安定、成长、优享系住宅的车库设置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配置。
2.6.3项目有条件做非地下车库的优先选择,车位配比除满足规范要求外,也可根据定位和销售预期参考如下配置(前提为车位售价能平衡成本):别墅1房配置2个车位;花园洋房1房配置1~1.5个车位;高层:按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配置。
2.7车道的设置2.7.1不出现单边车道,必须双排车布置,提高车道的使用率。
2.7.2大于500辆车3个出入口的超大型车库,不需要全部设置为双车道出入口,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车库层数配置为2双1单或者2单1双。
2.7.3有条件时尽量采用直行车道,尽量避免环形车道,减少中间无效空间的面积。
2.7.4少设置车行支道。
2.8布置经济合理的柱网、柱距、梁高。
2.8.1尽量减小柱截面,并做顺向车位方向的矩形柱,增加停车宽度。
例如600*600的柱网改为500*700的柱网,最大化的布置车位。
2.8.2柱网布置尽量布置成符合车位模数的柱网。
2.8.3对每个地下车库停车区域的柱距应单独分析,合理排布停车区域和车道,经济型车库产品选用最经济的非正方形柱网,如7800*8100或7800*(5000+5000+6300)。
(详见附图二和附图三,经济型车库柱网标准尺寸)(后附CAD图纸)附图二:7800*8100经济型车库柱网:7800*8100经济型车库柱网标准单元放大图附图三:7800*(5000+5000+6300)经济型车库柱网:7800*(5000+5000+6300)经济型车库柱网标准单元放大图2.8.43000*6000豪华型车库可选择柱距为9600*(9900+8100)的布置形式。
(详见附图四,豪华型车库柱网标准尺寸)(后附CAD图纸)附图四:9600*(9900+8100)豪华型车库柱网:(2800*6000豪华车位的柱网布置可参考此柱网布置,尽量节约车库面积)9600*(9900+8100)豪华型车库柱网标准单元放大图(2800*6000豪华车位的柱网布置可参考此柱网布置,尽量节约车库面积)2.8.5住宅主体、底商或销售型商业在设计时,柱网尺寸应考虑下部停车效率。
2.9多业态项目,住宅车位按规范最低标准配置,持有商业车位配比应一事一议。
2.10设备房布置原则2.10.1用房尽量布置在不能设备停车的边角地带和住宅楼下方2.10.2设备房不允许挤占行车道两边的停车位2.10.3设备用房面积够用即可,不可有多余空间2.10.4设备用房可采取局部升降板,满足设备房对层高的需求2.10.5电信、网络、有线电视机房面积应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尽量面积做到最小2.10.6变配电房应在供电半径250米范围内,靠近柴发机房和水泵房为宜。
根据场地条件和当地规定综合考虑配电房的数量和面积。
2.10.7变配电房和泵房不应设在住宅楼底层,应考虑水泵房及变压器的低频噪音对住户的影响,上部有水房间对配电房的影响2.10.8住宅楼底·层为架空层时,水泵房可布置在住宅楼的下方2.10.9在进深较深的区域,在前方布置车位后,后方布置设备机房2.10.10尽量将转角区域布置为设备机房2.10.11用主体塔楼下部无法停车的位置布置设备机房2.11设备房面积控制2.11.1一般一个10万平米规模的住宅小区,考虑将设备主要设置在塔楼下方,设备房面积约700平米2.11.2各设备房标准面积(10万平米住宅小区):专变房80平米,水泵房120㎡,公变房120㎡,生活水池100㎡,消防水池150㎡,柴发机房60㎡。
2.11.3小区规模每增加10万平米,设备房约会增大30%。
分设设备房应根据项目投资、开发进度以及实际项目情况具体分析。
2.11.4设备房不包含车库进排风机房、消防控制室(50㎡)2.11.5变配电房净高宜在3米左右,具体根据当地供电局要求执行。
2.12全封闭地库机械排烟补风机房设置2.12.1地库内防火、防烟分区宜划分合理,防烟分区宜按2000 ㎡划分,一个防火分区(4000㎡)宜划分为两个排烟分区,设置一个排烟机房;一个补风机房。
排烟机房宜布置在两个防烟分区中间,避免主风管横穿防烟分区,影响层高2.12.2机械排烟和平时排风合用系统,消防补风和平时送风合用系统2.13地库开口面积对通风和排烟的影响2.13.1当地库大于2000平米,应采用机械排烟排风,机械补风,机械排烟排风宜合用系统,机械补风量应大于排烟量50%,有直接对外出口防火分区采用自然补风。
2.13.2地下单排车位≤30辆的汽车库,当可开启门窗≥2m2/辆且分布较均匀时,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2.13.3当汽车库可开启门窗的面积≥0.3m2/辆且分布较均匀时,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形式。
2.13.4当汽车库不具备自然进风条件时,应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
2.14设备用房的位置布置:2.14.1禁止设备用房占用停车道旁边的停车位。
3层高控制项3.1地下车库设计净高要求:车位及车道设计净高为2200,坡道设计净高2300,此净高指扣除所有结构、管线、饰面做法后的高度(包含施工误差的预留)。
3.2地库层高确定:3.2.1车库层高H=梁高LH+设备净高h2+2200+楼面找坡层h3。
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地下室底板构造,优化设备管线,减少管线交叉,合理确定车库层高。
(详见附图五和附表一、二。
)h1详附表一、二中的覆土厚度;LH详附表一、二中普通主梁截面高度。
设备净高h2含风管高度和风管下方喷淋高度,其中风管高度320mm,喷淋高度200mm,设备净高h2应控制在600mm以内(含施工误差、安装高度)。
楼面找坡层h3的找坡坡度不超过1%(后附CAD图纸)附图五:经济型全埋地下车库剖面详图附表一:1000mm覆土最高梁截面附表二:1200mm覆土最高梁截面3.2.2机房周围管线密集区域和管道交叉位置应详细分析对车位和车道的影响,确有困难时也应保障车道的净高。
3.3合理利用采光通风井,使车库部分变为自然通风车库,减少机械排风管,降低层高。
3.3.1在景观可以遮蔽的地方做采光通风井。
3.3.2在建筑物边上设立与建筑物融合成一体的采光通风井,在不破坏建筑外立面的情况下为车库送风。
3.3.3利用吊层车库,在露出地面以上的部分侧墙开窗,顶板吊装风机。
3.4为控制地库梁高,减少层高,景观控制覆土厚度需参考以下建议:3.4.1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应结合景观方案精细化设计,不同种植区域覆土厚度应不同。
可采用树池或堆土来种植,目的是尽量减少覆土荷载优化成本。
如采用覆土种植,应尽量减少覆土厚度,建议平均厚度考虑为1米覆土,结构荷载考虑1.2米覆土的荷载要求。
种植大树处覆土局部1200mm高,普通乔木处800mm,草坪一般300~400mm高。
同时,方案阶段,给排水专业应给出排水方案,根据水管布置长度及上方有无行车情况确定所需覆土厚度,进行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