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微机室的标准性:微机室是校园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承载着在校
学生的多媒体教学任务,是校园网络建设一个重要分支。

我们在在微机
室网络建设中,将采用100BASET的布线标准,实现学生机到交换机
100M带宽,交换机到将来的校园网络中心将采用光纤链接,达到
1000M带宽。

微机室交换机采用带SMNP及VLAN的可网管交换机,
以便方便地设置学生机的使用权限,达到有效管理,并采用TCP/IP协
议并入将来的远程教育网络,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

✧微机室设备的先进性:
选用国内知名品牌计算机,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售后服务
选用专门针对教学设计的机型,在配置较高的情况下又不多花钱
优秀的微机室设计方案,轻松无缝并入校园网及远程教育网络
2.5设备选型
2.5.1教师机
2.5.2学生机
能优异性:具备超强扩展性、最佳性价比、适用于应用广泛的教师及学生用机
具备人性化设计

预留资产管理铭牌位置 参数名称处理器
商用机常被作为公司/学校公有资产,以前资产管理铭牌无处可贴,随处乱贴影响美观甚至散热。

专门的贴标签位置,使得所有计算机整齐划一,便于管理。

2.5.3交换机
千兆网管交换机,专为满足部门级交
换需求而设计,它提供了24个10/100M
端口,并可选择千兆光纤/铜缆模块。

支持
IEEE802.1X认证协议、端口带宽管理、
优先级队列(IEEE802.1p)、组播应用等
多种功能。

KN-S10-3226S千兆网管交换机还提供多方面的管理功能,可对系统信息、端口信息,网络参数、Spanning Tree协议、IEEE802.1X协议、IGMP Snooping、VLAN和Trunk、SNMP参数、网络优先级、安全控制等进行管理,同时具有多种管理方式:SNMP管理方式,Web浏览器管理方式,Telnet 管理方式以及通过RS232串口实现的带外(out-of-band)管理方式。

KN-S10-3226S交换机集高度的灵活性和完善的网管功能于一体,标准机架式结构设计,为建立小型、中型、大型网络尤其是智能小区宽带接入提供理想的组网解决方案。

主要特性:
符合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标准
●流控方式:全双工采用IEEE 802.3x标准,半双工采用Backpressure标准●提供24个10/100M自适应RJ45端口,支持端口自动翻转(Auto
MDI/MDIX)
●提供2个独立扩展插槽,可插千兆光纤模块、千兆电模块、100BaseFX模

●支持支持Port VLAN和256个IEEE 802.1Q Tag VLAN
●组VLAN注册协议(GVRP):允许VLAN的自动获悉和动态分配
●支持端口汇聚(Trunk)功能
●支持IEEE 802.1X认证协议,及与RADIUS的对接功能
●支持静态MAC地址表的管理及静态MAC地址绑定功能
●提供端口带宽管理功能,颗粒度100Kbps
●端口镜像(Port Mirror)
●支持IEEE 802.1p优先级协议模式和二级静态端口优先级模式
●具有IGMP Snooping功能
●支持IEEE 802.1D及802.1ad生成树协议
●提供端口安全控制、广播风暴控制、端口监控、地址老化时间等设置功能●支持SNMPv1,SNMPv2c
●支持RMON Statistics、History、Alarm与Event组管理
●UTP端口支持自动协商功能,自动调整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支持MAC地址自学习
●提供SNMP管理、Web管理、Telnet/带外管理●内置通用电源,19英吋标准机架钢壳结构设计
2.6综合布线
2.6.1依据标准
✓中国工程假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功臣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O8-47-95)
✓国际布线标准IEC/ISO IS 11801
✓美国布线标准TIA/EIA568A
✓欧洲布线标准EN50173
✓电磁兼容标准(EMC)55022-B
2.6.2工程规范
1)双绞线
✓工作站到Hub的双绞线最长距离为100米,超过100米的可用双绞线连接器连接加长;
✓双绞线在机房内走线要捆成线札,走线要有一定的规则,不可乱放;
✓双绞线两端要标明编号,便于了解结点与Hub接口的对应关系;
✓双绞线应牢靠地插入Hub和工作站的网卡上;
✓结点不用时,不必拔下双绞线,它不影响其它结点工作;
✓选用八芯双绞线,自己安装接头时,八根线都应安装好,不要只安装四根线、剪断另外四根线。

2)水平线槽的敷设
线槽采用PVC线槽外露的方式,水平主干PVC线槽沿走廊顶部的下沿20cm 处固定在墙面上,室内线槽沿房门顶部靠近墙角2cm处位置向下敷设,到墙裙地脚线位置再水平敷设到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地方,并连接信息插座,如果对安装信息地盒的位置没有要求,一般按房间深度的一半对待,如果有具体的要求则严格按要求处理。

其高度为距室内水平地面35cm安装。

具体施工操作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但以保持走线美观为原则。

3)线缆的敷设
✓电源线与网络线等其它弱电线缆分离布放,大约有20cm的间隔;
✓布线线缆留有一定的冗余,在工作区有10cm的冗余;
✓非屏蔽4对双绞电缆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4倍,在施工过程中为8倍;
✓干线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布放电缆时,在牵引过程吊挂电缆的指点相隔间距为1.5米;
✓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理和扭曲,制作合理的牵引端头;
✓线缆在线两端贴上标签,以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

标签书写清洗端正;
2.6.3工作区子系统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可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子系统有
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的用户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选用4对8芯超五类非屏蔽设备线(RJ45-RJ45)与非屏蔽模块化超五类信息插座模块,配标准86×86型英式双口及单口面板进行安装连接。

第三章项目系统功能特点简介
3.1计算机教室系统综述
计算机网络教室是用于学校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专用网。

它能综合图像、声音、文字、计算机软件和各种电化教学设备于一身,全方位地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普通学校和专门学校的辅助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网络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可以实现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新的教学手段,所以一问世就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欢迎。

计算机网络教室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依靠交换快速的100M以太网技术,建立起多媒体教学网络,为贵校实现教学的多媒体、远程教育(Internet 网上教育)、校园网及教育现代化打下较好基础。

3.1.1计算机教室系统特点:
标准化,规范化:系统设计以国家教委,省教委多媒体教室建设的相关文件或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实际使用情况(中、小学生用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建设的要求进行网络教室的建设。

可靠性、稳定性:考虑到网络教室学生上机较多,机器利用率较高需经常使用的特点,网络系统必须可靠稳定的运行,采用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网络设备,使系
统可靠与稳定的有利硬件保证。

同时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的分配也是保证系统稳定的实现方法。

灵活性、可扩展性:网络采用星型连接,可满足学校以后方便硬件(学生机)扩充,同时高效的硬件配置,及100M的网络连接,为以后使全体学生实现INTELNET网上浏览及教学有了良好的硬件保证。

3.1.2计算机教室系统布局、布线图(以标准教室尺寸、50台机子为
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