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学试题汇总

民法学试题汇总

一、单项1.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权利是否存在的诉讼是(C )。

C.确认之诉2.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A )。

A.既得权和期待权3.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C )。

C.无限连带清偿责任4.法人机关成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行为所造成的违约和侵权损害,应承担责任的主体是(D )D.法人5.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B )。

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6•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某公民为失踪人须(B )。

B.该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7.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将其区分为(C)。

C特定物和种类物&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A )。

A.无效的民事行为9.某甲将一台彩电赠给某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C )。

C.单务法律行为10•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属于(A )。

A.国家11.宣告死亡的第一顺序利害关系人是(A )。

A.配偶1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依法有偿转让自己名称的社会组织是(A )°A.企业法人13.机车车辆厂的法定代表人是该厂的(B )。

B.厂长14.某甲生前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希望工程,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A )。

A.诺成性法律行为15.我国民法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C)。

” C.视为同意16.某不煩掉入路旁河道中,急忙呼救。

某经过,要求某付5千元人民币方救某,无奈同意付钱,某遂将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D )。

D.无效的民事行为17.民法规定,公民的住所是(A )。

A.他的户籍所在地18•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B )。

B.二年19.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起算(D )。

A.从合同签订时起B.从合同生效时起C.从财产约定交付时起D.从财产实际交付时起20•如果公民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其失踪的法定期间应起自(D )D.战争结束之日21•根据物权法原理,下列行为中属于财产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根据是(C )C.赠与22•在甲乙双方的买卖交易过程中,丁某既作为甲的代理人,又作为乙的代理人,这种代理行为属于(b)。

B.复代理23•在农村,农民的联营企业属于(B )。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24.以下不属于继受取得的是(A )。

A.没收25.民法通则,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B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二年26.不能作为标的物的是(B )。

B.知识产权27.法律规定(D )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D.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四年28•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B )。

B.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9.法人机关成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体现着(D )。

D.法人的意志•专二、多项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AC )。

A.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

A.不动产B.流通物•3.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D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重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4•对共有财产的分割可以采取的方式有(ABC )。

A.实物分割 B.变价分割C.作价分割5.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可以分为(ABCD )。

A.国有土地使用权B.国有林地使用权C.国有草原使用权D.国有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6.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CD)C.绝对权D.相对权7.合伙的终止原因主要有(ABCD )。

A.合作的存续期间届满B.合伙人全体一致同意终止合伙协议C.合伙事业已经完成或已确定无法完成D.合伙违反法律而被撤销& 土地、森林属于(BD )。

B.不动产D.限制流通物9.书面形式一般包括(ABCD )。

A.公证形式B.鉴证形式C.审核登记形式D.公告形式10.动产物权包括(ABCD )。

A.动产所有权B.留責权C.动产的抵押权D.动产质押11.根据民法规定,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ABD )o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D.无民事行为能力12.下列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BCD )。

A.股票B.债券C.支票D.提单1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ABC )。

A.公平合理B.兼顾各方,团结互助C.有利生产、方便生活14.根据共同共有的一般理论,共同共有的特点有(ABCD )oA.共有财产不分份额B.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C.共有人平等地享受权利D.共有人平等地承担义务15.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ABCD )。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16.下列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BC )oA.股票B.支票C.本票17.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

A.公平合理B.团结互助C.有利生产D.方便生活18•以下属于国家所有权客体的是(ABCD )oA O矿藏资源B.森林资源C.军事设施D.广播设施19.动产物权包括(ABCD )。

A.动产所有权B.留責权C.动产的抵押权D.以国库券作抵押20.民法通则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BC )o B.】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C.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21 •下列情况属于限制流通物的是(ABD )。

A. 土地B.金银D.武器、弹药22.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适于(AC )o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23.以下民法保护方法中适于财产所有权保护的是(AD )oA.请求排除妨害 D.请求遗还原物24.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BC)。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25•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ABCD )的权利。

A.占有B.使用C.收益D.处分26.根据共同共有的一般理论,共同共有的特点有(ABC )oA.共有财产不分份额B.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C.共有人平等地享受权利、承担义务27.法人终止的原因有(ABD )。

A.依法被撤销B.解散D.依法宣告破产28•某甲不习水性,不t直落水急忙呼救,某乙经过,要求某甲付】0万元人民币方救甲,某甲无奈同意付钱,某乙遂将某甲救上岸,甲乙约定的行为是(BD )oB.无效的民事行为D.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29.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ABCD )。

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容30.公民死亡后即丧失法律上的人格,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后果:(ABD )oA.遗嘱发生效力B.财产开始继承D.婚姻关系消灭31.在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作为行为的附屈要件,条件应符合的要求有(AD )。

A.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D.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容相矛盾三、填空1•民法通则规定,年满】6周岁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3.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4.收益在法律上又称为孳息,它分为天然華息与法定孳息两种。

5•物权分为所有权和其他物权。

6•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7•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主要有法人型联营、合伙型联营和合同型联营三种形式。

8•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相应分为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类。

9•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0•在我国共同共有基本形式有夫妻共有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两种。

11 •民法上的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

12.《民法通则》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第三人。

13.担保物权主要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責权。

14.我国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时,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登记手续。

15.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亭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叫做国有土地使用权16.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17.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力可以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18.《民法通则》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19.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20.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容、客体三个要素。

21.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形式、沉默形式22.物权分为所有权和其他物权。

23.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24.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不可抗力;(2)其他障碍。

25.财产的所有形式可以分为单独所有和共有两种。

2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两种。

27•民法上的期限,依确定根据,可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28.公民从岀生时到死亡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29•思格斯曾经指出;“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

”30.民法通则规定,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管理和使用31.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吿。

32.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33.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34.诉讼时效按其适用的围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35.民法对物权的保护,可以依据权利人是否通过诉讼程序而分为物权的自我保护和诉讼保护。

36.占有分为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两种情形。

37.在发生相邻房屋滴水纠纷后,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它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3&房屋典权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匹、名词解释1•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关系中互不隶属,地位平等,各自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2.宣吿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3.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围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