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一中国古代建筑概述2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一中国古代建筑概述2

在建筑物左右两侧,由前屋顶和后屋顶的斜坡形成的三 角形部分,很像古体的山字,在古代营造术语中,称之为山。
8.山花 歇山屋顶两端博风板下的三角形部分,在明代以前多为透
空,仅用悬鱼、惹草等加以装饰。明代则多以砖和琉璃,清代 多以木板封闭透空部分,并施雕刻或花卉装饰于其上,谓之山 花。
9.推山
加长庑殿正脊,并向两山推出的做法,叫推山。因为 两山的坡度与前后的坡度如果相同,那么垂脊只能是一条 呆板的直线;而把正脊加长,使两山向两端外推,并使它 的坡度比前后的坡度陡一些,则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垂脊 都是曲线,推山的做法使屋顶的线条富有曲线美。推山只 适用于庑殿屋顶。
(6)退晕:彩画内同颜色逐渐由深变浅地晕出的画法,谓 之退晕。
(7)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找头内由三层 或两层漩涡状几何图案组成的大花团。因最外一层花瓣呈漩 涡状,故名旋花。
(8)旋眼:旋花的中心。
(9)旋瓣:旋子花图案由三层或两层漩涡状几何图案组成 的大花团,最外一层为一路花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花瓣。
3.琉璃瓦的颜色
在五行中,黄色居中,故黄色在我国是最尊 贵的色彩。自唐代始,黄色被定为皇室特用的色 彩。因此,黄色级别高于绿色,绿色又高于其他 颜色。
黄色
绿色
其他颜色
(二)台基
台基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台子,作为建筑物的 底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台基根据建 筑物的级别而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
第四节
一、有关术语
古代建筑的等级
1.正脊
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做正脊。
2.垂脊 庑殿屋顶正面与侧面相交的屋脊,歇山、悬山和硬山
前后两坡至正吻沿博风板下垂的屋脊都叫垂脊。
3.戗脊 歇山是悬山和庑殿结合而成,因此有九条脊。除正脊外,
上半是四条垂脊,下半自博风板到套兽间,就叫戗脊,它与 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
在建筑物的部位关系上,斗拱共有三种不同 的位置:一种在柱之上;一种在柱间额枋之上; 另一种在屋角柱头上。
斗拱在结构上主要有四种部件。略似弓形,位置与 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 垂直的叫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 做昂;在拱与翘的相交处,在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 层的拱间,有斗形立方块叫做升;在翘的两端,介于 上下两层的翘间的斗形方块叫做斗。升与斗的形状基 本相同,区别在于他们的位置不同。
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高。为保持建筑物正中 开门的特征,所以一般面阔间数为奇数。在间数中,往 往以“九五”象征帝王之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面 阔 五 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
(四)柱色
金色的级别最高, 其次为红色, 再次是黑色。
天坛祈年殿内

(五)门色及门钉
清朝规定:皇宫正殿门为红色。 一至三品官员府第门为红色。
(3)藻头:梁枋彩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叫藻头, 俗称找头。
(4)盒子:彩画箍头内,略似方形的部分,叫盒子。其 边线,可用金线或墨线。若枋木太长,则在箍头和藻头 之间做盒子,内画龙、凤、麒麟等。盒子也有菱形和其 他形状。
(5)包袱:苏式彩画枋心的一种形式。它从梁底沿梁的两 侧向上裹起,有如包袱,故名。包袱的形状有菱形和圆弧形 两种,轮廓框线青、绿色退晕。
(10)一整二破:旋子彩画的一种基本构图形式。即由 一个整圆旋子花、两个半圆旋子花组成,所以叫“一 整二破”。
(11)“勾丝咬”: 旋子彩画的布局方法之一,当找 头部分的长度小于一整二破的旋花长度时,即只用一 路互相勾连的旋花瓣组成的图案。也称“狗死咬”。
“官式”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中最光辉、灿烂的瑰 宝。它是被官方规范化了的建筑形式,是封建社会等级制 度在建筑上的体现。
(一)屋顶 1.屋顶形式
重 檐 歇 山
故宫角楼
想一想:角楼是由哪几种基本屋顶形式组成的?
隆兴寺摩尼殿鸱吻
戗脊吻兽
戗(垂)脊 兽 数 目 实 例
斗拱的构造
隆兴寺摩尼殿斗拱
北海如意斗拱牌楼
北京中山堂斗拱
(七)彩画
彩画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明代规定,庶民 居舍不许饰彩画。清代官式彩画是我国建筑彩画 发展最活跃、硕果最丰富的全盛时期。
1.有关术语
(1)枋心:梁枋彩画的中心部分叫枋心,占整个梁枋 的三分之一。
(2)箍头:梁枋彩画的左右两段的外端,叫箍头,箍 在枋的两头的意思。
4.博脊 歇山的山花板与下边山面屋面接缝处,按前后方
向平置的屋脊,叫做博脊。
5.角脊
垂脊的垂兽之前的三分之一部分,叫兽前,也叫角 脊、岔脊。此外,庑殿或歇山重檐的四角,亦称角脊, 脊饰同上檐。 6.元宝脊
卷棚顶的两坡相交处,不像通常那样做一条正脊,而 是做成弧线形曲面,叫元宝脊,也叫罗锅脊。 7.山
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
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 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 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 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 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 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
天坛长廊大门
(斗六拱)是斗我拱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有的构件,它 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我们从约3000年前的周 代青铜器图案中就可看到它的形象。
10.博风板
悬山和歇山屋顶,桁(檩)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 山墙之外;为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叫做博 风板。
11.重檐
在同一层高度内,有两重屋檐的建筑,叫做重檐建筑。
二、建筑物的等级
我国古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 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 肃、对称协调。各类建筑物不仅在方向、位置的设定上有 规矩,而且在建筑物的形式、尺度乃至色彩和彩绘的图案 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1.最高级台基 太和殿
2. 高级台基 乾清宫
3. 一 般 台 基 中山堂
(三)面阔间数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以“间”作为计数单位。在建 筑物的平面上,就是由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称为“间”; 一间的宽度,叫面阔。而整个建筑物正面若干间加起来的 宽度,叫通面阔,一般简称面阔。如10根柱子就是面阔9间, 6根柱子就是面阔5间。建筑物侧面间的深度叫进深。若干 间合起来的深度叫通进深,简称进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