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施工专项技术方案1防水措施(1)主要防水设计综合管廊主体防渗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主要通过采用防水混凝土配合多层防水材料,合理的结构分缝、科学的细部设计来解决综合管廊钢筋混凝土主体的防渗。

1)底板:100m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20mm厚1:2.5水泥砂浆—15mm厚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50mm厚C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P8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混凝土C4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侧壁:6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墙—15mm聚脲涂料防水—15mm厚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2mm厚水泥砂浆—P8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C4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顶板:70mm厚C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5mm厚聚乙烯涂料防水—15mm厚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20mm1:2.5水泥砂浆找平—P8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C4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细部防水设计在节与节之间按30m一段设置变形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并用低发泡塑料板和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处理,此外在缝间设置剪力键,以减少相对沉降,保证沉降差不大于30mm,确保变形缝的水密性。

在变形缝、施工缝、通风口、投料口、出入口、预留口等部位,是渗漏设防的重点部位。

1)变形缝变形缝的设计要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

变形缝防水采用复合防水构造措施,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

2)施工缝由于综合管廊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箱涵结构,在浇筑混凝土时分两层施工,即在管廊底板以上300~500mm处设置水平施工缝,该水平施工缝采用埋设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渗。

3)穿墙管因为有各种规格的电缆需要从综合管廊内进出,根据以往地下工程建设的教训,该部位的电缆进出孔是渗漏最严重的部位。

根据预埋穿墙管的不同形式,分为预埋墙管和预埋套管。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本工程预留口采用标准预制件预埋来解决渗漏的技术难题。

4)孔口在综合管廊中,设有通风口、投料口、出入口等多种形式的孔口,孔口高出地面不小于500mm,以防地面水倒灌。

此外,在各类孔口还设有细钢丝网,以防小动物爬入综合管廊。

2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施工(1)基层处理清除基层表面杂物、油污、砂子,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修补平整表面。

尤其铲除排水口、烟囱、管壁上的水泥砂浆等附着物;阴阳角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角,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

基面若有明水,扫除即可施工。

(2)配置水泥素浆按水泥:水=2:1(重量比)。

先按比例将水倒入原已备好的拌浆桶,再将水泥放入水中,浸泡15~20分钟并充分浸透后,把桶面多余的水倒掉;然后加入水泥用量的5%~8%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5分钟以上。

(3)弹基准线试铺根据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卷材铺贴方向,在基层上弹好卷材控制线,依循流水方向从低往高进行卷材试铺。

(4)撕开卷材底部隔离纸卷材试铺后,先将要铺贴的卷材剪好,反铺于基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撕剥去卷材隔离纸。

撕剥时,已剥开的隔离纸宜与粘结面保持45~60度的锐角,防止拉断隔离纸,尽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状态,但不要有皱折。

(5)卷材铺贴滚铺法:将卷材对准基准线试铺,在约5m长处用裁纸刀将隔离纸轻轻划开,注意不要划伤卷材,将未铺开卷材隔离纸从背面缓缓撕开,同时将未铺开卷材沿基准线慢慢向前推铺。

边撕隔离纸边铺贴。

铺贴好后再将前面试铺剩余的约5m长卷材卷回,依上述方法粘贴在基层上。

抬铺法: 把已剪好的卷材反铺于基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待剥去卷材全部隔离纸后,再将水泥素浆刮涂在卷材粘结面和基面待铺位置,然后分别由两人从卷材的两端配合抬起,翻转和铺贴在待铺位置上。

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搭接,待长、短边搭接施工时再揭除上下卷材搭接隔离膜。

(6)辊压排气待卷材铺贴完成后,用软橡胶板或辊筒等从中间向卷材搭接方向另一侧刮压并排出空气,使卷材充分满粘于基面上。

搭接铺贴下一幅卷材时,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纸揭起,将上层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平整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刮压排出空气,充分满粘。

(7)搭接封边、收头密封单面粘卷材搭接边施工:短边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搭接,用HNP 胶粘带盖条加温粘结(屋面胶粘带盖条宽度100㎜,地下室胶粘带盖条宽度160㎜)。

长边为加温自粘搭接,搭接宽带不小于80mm。

大面积铺贴完成后24小时再进行搭接边施工,施工时清理干净搭接边部位的泥浆及灰尘,再揭除上下卷材搭接隔离膜(短边不用撕隔离膜),用热风枪边加温边粘结。

(8)成品养护及保护晾放24小时至48小时(具体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高温天气下,防水层应防止暴晒,可用遮阳布或其他物品遮盖。

3聚脲涂料防水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基层→细部打磨、修补→基层验收→喷涂底漆(6-8小时)→喷涂聚脲→自检→验收(2)施工工艺1)清理基层及细部打磨、修补:基层表面残留的砂浆、硬块及突出部分,用铲子铲干净;阴阳角、管子根部等部位抹成圆弧,并将基层上的明水、油脂及其他异物用抹布清理干净。

对基层表面孔洞和局部不平整部位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然后用砂轮磨砂基层表面凸凹不平整处,让其误差不超过2mm,。

开裂部位采用专用腻子填平封堵,并打磨至与周围平整度一致。

2)底漆施工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干燥,清洁、平整。

使用机械喷涂,喷涂时时刻保持机械的压力及温度,掌握好喷枪与池壁的100mm~200mm距离,确保均匀、无漏点。

底漆喷涂时应先水平后竖直喷涂,喷涂时保证无漏喷、流挂现象。

无论是底漆的喷涂还是后续工作的聚脲喷涂施工人员都应站在上风口施工,以减少有害气体对身体的伤害,如遇恶劣的天气情况发生(风力四级及以上),停止施工。

底漆的喷涂量为8-10 m2/Kg,干燥后进行聚脲喷涂。

3)聚脲施工①施工前,将底材上的渣子和杂物清理干净,施工时,下一枪覆盖上一枪的50mm,俗称“压枪”,同时下一道喷涂的方向垂直于上一道,保证涂层均匀且无漏点。

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人进行施工,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聚脲喷涂设备进行操作,保证聚脲涂层的厚度达到1.5mm且厚薄均匀。

因为多元醇组份中可能有色浆沉淀,所以将喷涂机器的抽料泵分别插入聚脲原料桶之前,将盛装多元醇组份的桶通过滚动方式来使其物料混合均匀,确保喷涂聚脲层颜色均匀。

②开始正式喷涂作业前,在施工现场喷涂一块500×500大小、1.5mm厚样片,在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外观评定检查合格后,进行喷涂施工。

喷涂施工以10m大小的长度进行分区域施工。

喷涂作业时,喷枪垂直于待喷基层,保持与基层100~200mm距离匀速移动。

按照先细部构造后整体顺序连续施工,一次多遍、交叉喷涂至1.5mm厚度,不出现漏涂点或一次喷涂太厚。

如有异常情况的发生,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施工技术人员,待施工技术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作业。

由于喷涂施工无法一天完成,按其规定1.5mm厚度,当天完成一部分面积,剩余部分次日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搭接长度150mm。

③细部构造阴、阳角:由于阴阳角处聚脲喷涂层容易发生开裂现象,所以在阴阳角处设置加强层。

聚脲喷涂层收头:在涂层边缘采取斜边逐步减薄的处理,减薄长度100mm。

变形缝:变形缝位置是出现病变的多发部位,在施工时必须谨慎、仔细处理,避免由于喷涂质量问题造成二次补喷。

在施工时变形缝两侧用隔离材料设置300mm宽空铺层,并设置600mm宽加强层。

如果涂层施工不合格(涂层表面存在漏点、漏喷、流挂、起鼓、气泡、针眼等),需要进一步修补,主要处理步骤如下:将问题涂层及边缘100mm宽范围内用小刀清理干净,将基层打毛清理干净。

将问题部位以外的区域使用条纹布遮挡防护,防止聚脲喷涂雾气飞溅污染其它部位。

将清理的基层重新喷涂底涂料。

重新修补问题涂层,新修补涂层与原有涂层厚度一致,搭接200mm 宽。

涂层修补时,如果单个修补面积小于或等于250cm2时,可用涂层修补材料修补,如果单个修补面积大于250cm2,喷涂与原涂层相同的聚脲防水材料进行修补。

④厚度的检查用厚度检测仪检测喷涂聚脲层厚度,如有达不到厚度的情况发生,进行二次补喷,补喷原材料与原涂层喷涂材料相同,并在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复涂时间内完成。

⑤施工保护层喷涂聚脲层施工完毕后,由总包工程师通知项目公司、监理单位检验、验收合格,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施工条件1)不能在雨中施工,以免SJ-30防水涂料中的有效成分流失。

2)环境温度为5℃--30℃时施工较合适。

环境温度不能太高、湿度不能太低,否则涂层是水份蒸发太快,影响SJ-30防水涂料中有效成分的渗入。

3)施工前基体砂浆混凝土要求充分潮湿。

(2)施工工具清理基面工具:凿子、锤子、钢丝刷、扫帚、抹布。

涂覆工具:辊子、刮刀、刷子。

取料配料工具:台秤、搅拌桶、搅拌器。

养护工具:盛水盘、喷雾器。

(3)施工工艺1)基面处理①基面要求牢固,干净。

对于有明显裂缝(一般指缝宽大于0.2mm)的地方,需要修补。

渗漏部位应予以堵漏处理。

②对基面上的油污、脱模剂、乳胶漆、油漆等妨碍渗透的物质必须清理干净。

③在施工面基体砂浆混凝土上洒水,充分润湿施工面,但不得有明水。

2)配料①配料配比:施工时严格控制水灰比,涂刷时按粉:水=1:0.35---0.4(重量比),批刮涂抹按粉:水=1:0.3—0.35混合搅拌均匀。

最好是用机械搅拌,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②在加水范围内,平面施工可多加些,立面或斜面少加些,以免料流淌。

③一次配料不要过多,以20分钟左右用完为宜。

使用过程中,若涂料变稠,可加适量水调节,继续使用。

但是若涂料硬化,则不能使用。

3)涂刷①涂刷前要求基面砂浆混凝土充分润湿。

②可用辊子,刮刀或刷子涂刷,要求两遍施工,每遍用料可以相等。

第二遍涂刷在第一遍涂层表干固化后即可进行。

涂刷第二遍时,需洒水,使第一遍保持润湿、无明水,每遍涂刷尽量方向一致,厚度尽量均匀,应避免漏刷。

第二遍涂刷方向与第一遍相垂直。

④干撒法施工应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初凝未干时将表面泌水清除后进行干洒施工,施工进必须喷撒均匀,并同时用抹刀将防水涂料批抹密实和平整。

4)后期养护①后期养护是十分重要的。

在涂层初凝后即可进行喷雾式养护。

一般情况下,每天喷雾三次,连续2-3天,每次喷雾都要使涂层足够的潮湿。

在天热或干燥的天气中多喷几次,必要时可在涂层上盖草袋或薄膜养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