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四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四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如果随着收入增加,某种物品的需求也增加,这种物品是
物品,如果随着收入增加而某种物品的需求减少,这种物品是物品。

2、如果需求增加,供给也增加,交易量必然,而均衡价
格。

3、当某种商品的消费是从2单位增加到3单位时,某个消费者所感受到的
总效用从7单位增加到9单位。

由此可知,消费第3个商品的边际效用
是。

4、消费者消费各种物品达到了效用最大化,也就是实现了。

5、在投入量的某个变化范围内,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那么平均产
量将趋于。

6、个人从消费物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好处称为,它取决于人
的。

7、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是增加1单位生产要素X可以取代3单位生产
要素Y,那么以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8、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它等于除
以。

9、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总收益变动量称
为。

如果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发现增加1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总收益大
于工资,企业就会劳动使用量
10、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很多,它们的商品之间________
差别,他们增减产量对价格影响。

11、消费函数表示和之间的函数关系。

12、。

因过度需求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称
为,厂商和工会按照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提高工资和
物价,从而造成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通货膨胀称为。

13. 不随着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投资称为,随着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投资称为。

14. 某个部门的增加值是与之差。

15.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减。

16. 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
相等时的国民收入,在图象上表现为
和相交时的国民收入。

17失业和通货膨胀交替关系的恶化,表现为菲利普斯曲线向
移动。

一、判断(将对号或错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 1、如果我们观察到面粉的价格上升了,我们就可以预期到面包的供给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2、不管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多高,当价格上升的时候,卖者的总收益一定增加。

()3、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4、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将不断地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6、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里得到的只能是正常利润。

()7、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8、收入分配越平均,洛伦斯曲线的弯度越小。

()9、厂商在边际收益产量大于边际资源成本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总利润,
要大于二者相等时的利润。

()10、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度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横轴相交。

()11、边际储蓄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12、在消费和投资支出不足的时候,为了避免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和鼓励出口。

()13、国民收入不仅有可能,而且往往是在失业的情况下形成均衡。

()14、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15、假如边际储蓄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小于1。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均衡价格
2、消费者均衡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货币政策
5、投资乘数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 供给函数为:Q s=-10
+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60-5P,求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已知某个经济社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4000亿美元,实际的均衡国民收入是3800亿美元。

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若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需增加多少亿美元的投资?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需求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2.分析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3.财政的内在稳定起作用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正常劣等
2.增加无法确定
3. 2
4. 消费者均衡
5. 上升
6.效用主观评价
7. 3
8.总收益收益增量产量增量
9. 边际收益产品增加
10. 没有没有
11. 消费收入
12.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3. 自发投资引致投资
14. 总产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
15.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16. 总供给总需求 45°线总支出曲线
17. 右上方
二、判断题
1.T
2.F
3.F
4.F
5.T
6.T
7.F
8.T
9.F 10.T
11.F 12.T 13.T 14.T 15.F
三、名词解释
1.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达到一致时的市场价格。

2.消费者均衡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物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一定要使其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付的价格成比例,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这时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也就是效用最大化。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凡是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能够改变的生产函数,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如果其它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则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迟早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简称收益递减规律。

4.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行为实施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体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

5.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某种影响因素如投资的单位变化,将会引起国民收入改变的幅度,即K I=ΔY/ΔI。

K I通常为大于1的数,故乘数原理也称为倍数原理。

四、问答题
1.影响需求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还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消费者嗜好的变动,
♦社会人口的数量及其组成,
♦消费者对未来的看法;
♦其他商品的价格
♦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地域,等等。

2.分析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答: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分析:
如果是MR>MC,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所以,厂商必然增加生产。

如果是MR<MC,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有亏损,厂商进行生产是不利的。

所以,厂商必然减少生产。

只有在MR=MC时,厂商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这是才是企业利润最大的时候。

3.财政的内在稳定起作用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这种灵活作用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起到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
(1)个人所得税:具有一定的起征点和固定税率(累进税率),所以具有稳定器作用。

经济热时,个人收入高,国家的税收也高;经济萧条时,个人收入下降,国家税收也减少,这样就自动调节了个人消费需求。

(2)公司所得税:具有一定的起征点和固定税率(累进税率),所以具
有稳定器作用。

经济热时,企业收入高,国家的税收也高;经济萧条时,企业收入下降,国家税收也减少,这样就自动调节了企业的投资需求。

3.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的人数。

在萧条阶段,失业人数增加,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减少。

在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是转移支付的减少,这样有利于消费的增加。

4、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

在萧条时期,就业减少,个人收入减少,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增加了,从而作为转移支付之一福利支出增加,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减少。

反之,在膨胀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减少了,所以,福利支出减少,抑制个人消费的增加。

5、农产品维持价格:政府按照农产品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一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

在萧条时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就会增加农民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与消费水平。

在膨胀时期,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政府抛出农产品,既可抑制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又可抑制物价,防止通货膨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