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每周工作日志

每周工作日志

每周工作日志2012年8月15日第一版印数:1000本本周工作目标:请在上个周末填写(以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为目标,必须做到数字化和精准化。

)收入目标:成本目标:具体措施和方法:(必须做到数字化和精准化)提高收入措施和方法:消减成本措施和方法:姓名:工作部门:职位:直接上属: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备注:本表格每周为一个周期,本表格可以用于绩效评分参考,丢失本表者记小过一次,一年内连续两次丢失或累计三次丢失本表者记大过一次。

绩效评分及评语:(公司必须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图并做好权责利分配,必须把公司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上级必须本周末检查和批阅本周直接下属本周工作日志内容,并检查下周工作日志目标内容。

)上级考核:时间:年月日总经理确认:时间:年月日科目态度品质执行效率本职总分当事人自我简评及签名: 时间: 年月日分值企业行为标准:打造孺子牛精神,奖励15%高业绩孺子牛精英,维护80%孺子牛团体利益,劝退5%低业绩孺子牛成员,孺子牛精神具体行为标准如下:(1)感恩、谨信、坦诚。

感恩、谨信、坦诚的意义是:以开诚布公为基础,怀着感恩和谨信心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把公司做好,坦诚是企业精神核心之一。

如何做到感恩和谨信:做到感恩首先做到孝道,学习《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读到了很高学历的姐弟俩,他们整整一年没有回家,有一次姐弟俩回到家里,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回到家里让他们看到的是非常惊讶的一幕,他们发现他们的母亲走了,他们的父亲只自己一个人在过。

他们父亲那间房子简直乱得像仓库一样,像垃圾堆一样,姐弟俩非常自责,然后利用了一个大礼拜,周六周日两天的时间,才把房子打扫得像点样,才见亮了。

就在他们打扫房间时候,在他们爸爸的写字台里发现了一封想投还没有投出去的一封信。

那封信其实写得很简单,主要内容是:“当我们老的时候,我们都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们,请你们做儿女的理解我们,对我们要有一点耐心,不要嫌弃我们终日唠唠叨叨,前言不搭后语,其实还不都是为你们好。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我们吃饭漏嘴,把饭菜流在衣服上的时候,千万不要责怪我们,请你想一想,当初我们是如何手把手给你们喂饭的;当我们大小便失禁的时候,弄脏了衣服,不要埋怨我们迟钝,请你们想一想你们小的时候,我们是如何为你们擦屎擦尿的;当我们说话忘了主题,请给我们一点回想的时间,让我们想一想再说,其实说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你们在旁边听我们说下去,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孝敬并不一定是物质和金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时常牵挂着我们就行了,饭后,给我们老俩口端杯热茶,阳光灿烂的日子,陪我们出去散散心和邻居聊聊天。

等你们结了婚生了孩子,带回家常让我们看看就开心,当看着我们渐渐地变老,直到弯腰驼背,老眼昏花的时候,不要悲伤,这是自然规律使然,要理解我们,支持我们。

当初,我们引领你们走上了人生之路。

如今,也请你们陪伴我们走完最后的路,多给我们一点爱心吧,我们会感激,回馈你感激的微笑,在微笑中凝聚着我们对你们无限的爱。

我们必须有感恩一切的心态,生活和工作中的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感恩,我们首先要对我们的父母感恩,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一个不感恩父母和孝敬父母的人肯定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公司、领导和同事感恩,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众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举,它超过应尽的义务范围和程度;感恩是一种智慧,懂得感恩的人,不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

感恩还是一种“投资”,是播种善因,感恩者主观不图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赠人玫瑰,满手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感恩是一种高素质的表现,不懂得感恩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有爱心的人必生和气,有和气的人必生愉色,有愉色的人必生婉容。

一个对父母都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团队沟通好;一个和兄弟姐妹都处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团队带好,怎么能得到大家的关心,一个不关爱自己孩子的人,怎么会关爱他的下属。

一个人必须做到:修身、齐家、治国(企)、平天下。

谨:字面解释,左面是言字旁,小心说话。

右边的堇是一种黄色的土,很密。

看上去也好像一个人恭恭敬敬地垂手站着,不乱动,謹言慎行,平时的日常生活,一点一滴,都需要谨慎的态度。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这些话的意思是,你碰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慌乱。

为什么呢?忙者多错。

你急急忙忙的,容易惹出一些麻烦,把好事做成坏事。

以谨慎的心态重复做事能减少犯错频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你碰到一件事情,先要存一点畏惧之心,你要非常认真,非常踏实、仔细地做好准备,去处理某件事情。

如果太畏难,或是太轻略,那么结果都不会理想,这样的故事在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某一年,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开始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洪水最终淹灭了整个村庄。

(谨字总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

)一根铁钉失去一个王朝的故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

此役将决定谁将继承的英国国王的王位。

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

铁匠因为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国王军队的军马掌,铁片已用尽,因此铁匠请求去找一些铁片打造一套新的马掌。

但是马夫不耐烦地催促道:“国王要打头阵,等不及了!”铁匠只好将一根铁条截为四份加工成马掌。

当钉完第三个马掌时,铁匠又发现铁钉不够了。

请求去找铁钉。

马夫道:“上帝,我已经听见军号了,我等不及了。

”铁匠说:“缺少一根铁钉,马掌也会不牢固的。

”“那就将就吧,不然,国王会降罪于我的。

”马夫答道。

结果,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就少了颗铁钉。

战斗开始,国王率军冲锋陷阵。

战斗中,意外的不幸发生了,他的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国王栽倒在地,惊恐的战马脱缰而去。

国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气大衰,纷纷调头逃窜,溃不成军。

伯爵的军队围住了国王。

绝望中,国王挥剑长叹:“上帝,我的国家就毁在了这匹马上!”战后,民间传出一首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以上故事告诫我们每一个人做事情必须细心,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一个巨大的损失,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到:重复检查和再三思考。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是《弟子规》“信”部分的开篇十二个字,从字面意思看:说话要讲信用,不能巧言欺骗或者胡言乱语,更不能夸大其词。

也就是说要讲实话、不撒谎,做个实诚人。

古人认为,就诚信而言,天底下的人应该是心同此心,心同此理的。

伟大的德行会感动一切,如果以诚待人,以信待人,也会感动一切。

一个人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真正打动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季布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狼来了的故事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

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狼:形状与狗相似,面部长,耳朵直立,尾巴下垂,性情残忍,吃兔、羊、鹿等。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如何做到坦诚:(坦诚就是真诚的坦白,就是敢于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注意说话方法,不恶语。

)直到自己从GE退休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坦诚精神”的罕见程度。

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

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个问题。

缺乏坦诚精神会从根本上扼杀敏锐创意、阻挠快速行动、妨碍优秀的人们贡献出自己的所有才华。

它简直是一个杀手。

相反,假如你做到了坦诚——尽管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坦诚——你就能发现,一切都运转得更快、更好。

我在这里所说的“缺乏坦诚”,并不是指那种恶意的欺诈,而是指有太多的人、在太多的时候不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不愿意直截了当地同你交流,或者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以激起真正的争论。

他们不喜欢开诚布公。

相反,他们把自己的意见或者评论保留起来,他们闭上嘴巴,让别人感到舒服,或者避免发生冲突;他们甚至粉饰坏消息。

以维护自己的体面。

他们把事情放到自己的背后,隐瞒了真实的信息。

所有这些都是缺乏坦诚的表现,其影响绝对是毁灭性的。

最终,你会认识到们们之所以不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便利。

如果实话实说,你很容易制造混乱的局面——人们会为真相感到愤怒、痛苦、糊涂、悲伤或憎恨。

事情弄糟之后,你可能会不得不自己去平息这场混乱,而这可是件可怕、艰难和费时费力的事情。

南希说,古典哲学家伊纽尔·康德早就曾雄辩地证明过,缺乏坦诚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是为了让你“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

现在我要说一条真正的坏消息。

那就是坦诚精神虽然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但要给任何一个组织灌输这种精神,无论该组织的规模如何,都是一项艰难而费时的工作。

说艰难,是因为你要同为人类的本性做斗争,同公司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战斗;说费时,是因为需要年复一年地紧持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