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必修1地理:1.3.1 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中必修1地理:1.3.1 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23°26´S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夏至(6.22)
春分 (3.21)
23 。26 ' N
秋分 (9.23)
春分 (3.21)
0。
冬至 (12.22)
23 。26 ' S
思考:
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具有其基本特征, 那么我们学习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在于哪 里呢? 2、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地球自转与公 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THANKS
“三个基本不变与两个变”
三个基本不变: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 地球的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的,
两个变: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
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公转轨道
P
P
E3
P
E2
E1
恒星日
太阳日
自转速度
速度
线速度:不等自赤道向 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 0)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 15°/h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南北
纬 60°处 ,为赤道的一半,到极点为零;同一
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两极外,其余 各地均相等;
南 极
俯 视 图
北 极
我们在做题中,
考试中,经常
遇到的是这样 90
的图……
° W
18
0
°
北 90
极
°E
0
° 18
0
°
90
南 90
°E
极°
W
0
记住四个字: 北逆南顺
°
2、自转周期: 同一恒星
参考点不同
1恒星日 1太阳日
自转转过角度 3600
360059′ S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自转真正周期 昼夜交替周期
29.3km/s
57’/d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赤道平面:过地 心并与地轴垂直 的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 的公转轨道面
黄赤交角:黄道 面与赤道面的夹 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3 第
节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课程目标
1、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 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北极星
自西向东 地轴
自转方向
侧 视 图
俯 视 图
太阳
方
速度
周期
向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西 向东
一个恒星 日(23h 56min 4s)
除南北两极 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外,其余地 赤道最快,1670km/s,
点均一样, 南北两极无线速度
约为15°
自西 向东
一个恒星 年(365d 6h 9min
10s)
平均约
1°/d,近 日点约
61’/d;远 日点约
平均约30km/s;近日 点30.3km/s,远日点
(3)南北两极点的线速度为0,角速度为0。
二、地球公转的一般特征
速远
度日
慢点
S3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S1 =S 2=S3
公转方向
太阳
S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S
公转方向
二、地球公转的一般特征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近日点最快(1月初) 远日点最慢(7月初)
周期: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运动 形式 自转
公转
旋转 中心 地轴
太阳高度角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为1回归年:365天5时48分 46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节气 春分
日期
太阳直射点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月21日前后 0°(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前后
23°26´N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0°(赤道)
冬至 12月22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