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北京求医难通宵挂号队伍排到二环路边(图) 10-12-24新华网我要评论(1596)上图(从右至左):12月22日清晨,北京儿童医院的挂号长队从门诊大楼里的挂号处一直排到门诊大楼门口、医院广场,直至急救中心楼前。
下图:12月22日清晨,北京儿童医院内等待挂号的队伍在院内拐了几个弯,排到了二环边上。
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1/12)进入新闻图片站12月22日,冬至凌晨,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外露宿的几位患儿家长,瑟瑟地从冰冷的地铺爬起来,准备排队挂号。
五点半左右,等待挂号的队伍已经在院内拐了几个弯,队尾排到了二环边上。
一位已经排了一个通宵的小伙子跺着脚说,“我的脚趾快要冻掉了”。
他来自河北,孩子得了肾炎,在当地医院花了几千元无法治愈,只好来北京求医。
据了解,很多通宵排队的外地家长,都是孩子的病在当地无法诊治,出于无奈才来北京求医。
为了挂上知名专家的号,无论酷暑严冬,都有家长和患儿在北京儿童医院的空地上“露宿”。
有的家长支起帐篷为孩子遮挡风雨;有的家长在地铺的周围摆上一圈纸箱,来遮挡直窜入孩子被窝儿的寒风;还有的一家三口紧紧地挤在一起,大人们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
医院附近的小区里,有些居民把单元房用木板分隔成小间,租给外地前来求医的家长及患儿。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两居室被分隔成了8个隔间,去掉公共面积,每个隔间只有三四平方米,进门就要上床。
来自甘肃的一对农民夫妇就住在这样的隔间里,他们3岁的孩子得了肾衰。
为了把钱尽量花在孩子的治疗上,在等待诊治期间,他们每天除了支付30元的“房”租,只舍得买几个烧饼充饥。
几天来,3岁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啃烧饼,基本没吃过菜。
据统计,12月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多次突破8000人次,逼近历史最高值。
另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一年“专家号”约有178万个,但北京去年的医疗总人次是1.38亿,其中大多数人都希望找专家看病。
“看个病像打仗,挂个号如春运”,患儿扎堆造成挂号难、住院难、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过大、人员床位过于紧张,一系列的矛盾让医患双方都疲惫不堪。
对此,一家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儿科,但专业人才有限。
另外,由于儿童大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理特征,且器官还在发育期,比成人脆弱,让很多医生产生畏难情绪,拒绝接诊或手术,这直接造成患儿看病集中在几家大的专科医院,使医患供求严重失衡。
只有建立和落实合理的“分级医疗”制度,尽快完善儿童医疗体系,才能缓解矛盾。
今年以来,全国16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均已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区域卫生规划、大医院支持基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医疗改革的三个重要文件,对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产生“破冰之效”,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相关阅读:·视频:上海医院号贩子扎堆通宵排队倒号 2010.11.30∙视频:上海号贩子把持专家门诊患者彻夜难挂号∙6'59"视频:实拍号贩子趁人之危高价兜售专家号∙2'43"“号贩子”日渐猖獗 14元专家号炒到400元∙15'25"视频:《生活大调查》直击“号贩子”·视频:医院检查项目过多患者排队猝死 2010.11.17·患者排队等待时猝死医院家属质疑检查项目过多 2010.11.11·北京气温“一日入冬” 医院挂号排队挨冻(图) 2010.10.18协和医院挂特需号的人,在特需大楼外打地铺排队摄/记者付丁实习记者浦长廷近几天,北京的气温骤降,这两天,夜里的气温都在5℃左右,大有“一日入冬”的势头。
今晨,记者多路探访发现,为了挂上好号甚至为了挂上号,不少患者和家属只得挨冻,彻夜在挂号(或门诊)大厅外的露天地儿苦挨。
10元一晚的军大衣遭挂号者狂抢。
面对今年可能提前来临的冬天,供暖部门将在11月启动“看天供暖”。
但可惜的是,本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昼夜开放挂号(或门诊)大厅,多数医院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能“看天开门”。
协和医院棉被大衣10元一晚被抢空“椅子、棉被,各10块钱一晚啊!”今天凌晨不到1点,一名蹬着三轮车、操北京口音的老人在协和医院挂号大厅外吆喝着。
不大的三轮车上,堆着10件军大衣、10床棉被和6张打开后可以当床用的便携椅,足有一米多高。
不到3点,除了折叠床还剩下三张外,车上的棉被、军大衣已被等着挂号的人租赁一空。
短短两个小时,老人就有200多块钱“进账”。
“出来前没看天气预报,哪知道这么冷啊,幸好这儿有租棉大衣的!”裹着刚花了10块钱从老人那里租来的军大衣,来给家人挂号的王女士说。
北大医院花盆占位躲到急诊暖和暖和凌晨两点,北大医院挂号大厅外来了第一位挂号人。
半个小时后,挂号的队伍已排出30多人。
此时,挂号大厅里黑漆漆一片,看不到开门“迎客”的迹象。
“我常挂神经科袁云主任的号,这医院一般5点半才开门呢。
”排在第二位的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说。
凌晨3点,温度计显示气温只有5℃,排队人中开始有人提议到急诊去暖和一会儿。
“大家轮流去,留下点东西占个位子,再留俩人看着。
”一位排队人提议。
很快,这排挂号队伍就由人变成了饮料瓶子、公文包,一位两手空空来的老太太,从身上实在找不到可以占位的东西,急中生智从医院的花坛中搬来了一盆花来替自己站队。
和露天相比,急诊室里虽然有一些医院特有的异味,但温度却接近20℃,明显暖和很多,挂号的人们纷纷在空着的输液椅上坐下歇一会儿。
中医医院 3点进屋心情却因号贩子“哇凉”在各大医院中,北京中医医院挂号大厅算是开门比较早的,大门在3点40分打开,一排排的挂号队伍按顺序进入大厅,人数已有近200人。
大厅里的温度在15℃上下。
但挂号人的心情却没因此好起来。
原来,挂号队伍前面的好位置,都已被号贩子占据。
和其它医院相比,北京中医医院的号贩子是最多的,有20多人。
采访中,不断有人来威胁要“砸你相机”,而维持秩序的保安则要求记者出示记者证,对号贩子威胁、辱骂记者却不闻不问。
各医院挂号大厅开放情况医院名称开门时间排队者情况北京中医医院3:40露天排队,由于号贩子占位、插队,无人敢离开队伍,只能按顺序站队北京儿童医院6:00采用发预约号的办法,因此当天号无人排队,但有30多位挂周二号的露宿排队北大医院 5:30露天排队,天气太冷,挂号人自发用物品占位、轮流看管,其它人到急诊避寒积水潭医院 6时左右露天排队,由于老病号多、有经验,挂号人多在大厅前的树林里搭帐篷露营人民医院 6时左右大厅回廊排队,温度18℃,来得早的人可在此支床取暖,但后来人只能排到室外。
广安门医院 6时左右露天排队,大厅外摆满纸壳、马扎,挂号人多披着棉被、大衣协和医院 6时左右分两处排队,挂号大厅内18℃、北门外露天只有8℃,租大衣、棉被生意火北医三院 5时左右露天排队,最早的周日9时即已到达,多数人穿着棉大衣、羽绒服,只能席地而坐安贞医院昼夜开放室内挂号,并摆设了座椅供挂号人休息中日友好医院 5时左右预约号多,挂号人很少,3时前只有一人露天排队北京妇产医院昼夜开放大厅内不准打地铺,部分挂号人坐着等待,另一部分人为了睡觉搬到了室外同仁医院 6时左右露天排队,但挂号大厅窗户未关,不少挂号人从窗子跳进大厅内取暖●记者追访挂号大厅何时开卫生局没硬性规定面对这些为挂号而“苦哈哈”挨冻、熬夜的患者(家属),医院能否也跟“看天供暖”的供热部门一样“看天开门”呢?记者了解到,由于各医院的人力及门诊大厅面积等客观条件不同,卫生局对何时开放挂号(或门诊)大厅未做出统一规定。
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医院24小时开放挂号(或门诊)大厅。
多数医院都是遵行“提前一小时开门”的“惯例”。
而“不开门”的各医院,也多是由于晚上人手少,怕秩序乱而关门的。
记者张珊倪塑实习记者浦长廷谢璐·北京一医院网络故障致千人排队候诊(图) 2008.04.08 10-10-09京华时报商西我要评论(0)门诊系统瘫痪了一个多小时,楼上楼下排队的人接踵摩肩。
◎事发广安门中医院◎近千人多等一小时本报讯(记者商西)昨天上午8点,广安门中医院门诊系统突然瘫痪,挂号、办卡、交费等20个窗口无法正常办理业务,近千人排队等候。
医院启动紧急预案,1个多小时后恢复工作。
院方称,故障原因是节后就诊量大,服务器至峰值导致无法正常运转。
昨天早晨6点,赵女士带70多岁的父亲到广安门中医院看病。
上午7点半,她到门诊大厅,排队挂骨科专家号。
“节后第一天,看病的人真不少。
”赵女士说,8点左右,她前面还有20来人,窗口却突然停止工作。
“刚开始以为在交班,就耐心等,可过了一刻钟,还不见动静,大家就骚动起来。
”有人到窗口询问,得知电脑死机,无法操作。
“一个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人群里转了一圈,说系统坏了,但没多解释。
”当时,一层门诊大厅挤了数百人,加上2至4层在收费窗口前排队的人,一共有近千人在等候。
赵女士说,上午9点,系统仍未恢复,有人给卫生局、市民热线打电话反映,还有一小部分人因等不及而离开。
保安在人群中走来走去,用对讲机大声喊话维持秩序。
又过了20分钟左右,系统终于恢复工作。
昨天上午10点,广安门中医院内依旧排着长队,一层挂号和收费窗口的队伍甚至拐了个弯,排到了大门口。
正在排队交费的焦先生说,老伴有高血压,一早起来就头晕,“哪晓得上医院还得站着干等半天”。
大厅里的几十张椅子已被坐满,一些老人只能靠在墙角休息。
直至昨天中午12点,焦先生才和老伴回家,“两小时就能看完的病,花了一上午”。
广安门中医院院办工作人员解释说,因昨天是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专家号也最全,就诊者剧增,服务器在高峰值时运转突然变慢,“就像节后返程高峰,堵车了,开不动”。
宣传科负责人关玲介绍,事发后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换备用服务器,急诊、手术、住院等系统未受影响。
“目前我们院的日就诊量达七八千人次,比两年前多了两倍,尽管已陆续增添新的服务器,但就诊高峰时,系统仍不堪重负”。
院长领头的应急小组已开会研究,将重点加强医院的系统运行安全。
(本报实习记者赵恩泽摄) 本版图片!昨天,上海市信息委与上海移动签署了《2008年持续推进上海市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着力打造包括无线上网、数字世博在内的“无线城市”建设。
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10年内融化,“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成都醉驾案疑犯被改判为无期[孙伟铭父亲称判决不公拟上诉][更多]·新疆发布公告依法打击针刺犯罪活动·加拿大部长称希望赖昌星能考虑自愿返华·印媒再次宣称中国士兵"入侵印度领土"·山西致277人死溃坝事故现场将建警示广场·河南平顶山矿难已造成44人死35人失踪·推广 | 注意!资金正在流向以下板块!独家:历史学家眼中60年中国[日军国主义不会复活][中国民族自信心重建]·深度 | “快女”粉丝江湖的“无间道”·军事 | 美军将解放军列为假想敌·博客 | “砖家”点评快女赌城结婚的明星·互动 | 真实记录一个农民工的北漂生活·推广 | 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即获QQ会员其中,通过短信排队、叫号的“队信通”服务将于近期首先在上海红房子医院推行,困扰市民多年的银行、医院排队难问题将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