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三方检测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第三方检测万亿级市场,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5)
二、国内检测机构快速发展,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 (8)
三、第三方检测的行业特性:公信立本、高度分散、资本密集、先发优势 (12)
1、公信力是第三方检测立足之本 (12)
2、客户和下游市场高度分散 (13)
3、第三方检测为资金密集型行业 (14)
4、先发优势明显 (16)
5、内生+外延是重要发展路径 (16)
6、资产质量普遍较为优异 (17)
四、从SGS、Intertek、BV等国际检测巨头看国内机构成长路径 (18)
1、全球化的视野、全覆盖专业服务 (22)
2、公正、诚信、权威的品牌声誉 (22)
3、持续推进服务、技术创新 (22)
4、研发能力 (23)
5、技术及人才的投入 (23)
6、本土化的经营策略 (23)
五、国内第三方检测未来趋势:上帝的归上帝,市场的归市场 (23)
1、华测检测:提质增效效果显著,投资收益增厚业绩 (27)
(1)单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显著复苏 (27)
(2)非经常因素增厚公司业绩,公司具备国内检测龙头潜质 (27)
2、国检集团:期权激励计划推出,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28)
(1)期权计划有望提振核心团队积极性,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28)
(2)坚持“跨地域、跨领域”发展战略,远期空间打开 (28)
3、康斯特:高研发投入力促产品迭代,国内订单饱满 (29)
(1)高研发投入赋能发展,产品迭代持续推进 (29)
(2)校准、测试、传感器生态体系建设推进 (29)
检验检测作为生产性服务行业,主要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支持的服务,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
掌握了检测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质量和标准的定价权,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目前全球检测、检验与认证市场规模在2300亿美元左右,其中45%的份额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
SGS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市占率约6%。
全球市占率前20位检测机构占第三方检测市场比重约40%。
检验检测和认证市场具备明显的消费和产业升级属性,成熟经济体对于检验检测和认证的市场需求更大。
目前全球检测市场中,主要被欧洲(占比30.20%)、北美(32.10%)和亚洲(25.20%)占据,剩余地区合计占有检测市场的12.50%。
第三方检测具备公信立本、高度分散、资本密集、先发优势、资产质量优异的行业特性。
随着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扩张,国内相关检测认证机构快速增长。
国内检测实验室基本保持了13%左右的年均增幅,与行业需求增长程度较为匹配,总体而言,我国检测认证机构数量众多,行业整体竞争充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与外资检测机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8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5051家,营业收入达到2148.8亿元。
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5%,头部效应较为明显。
我国检测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但“小、散、弱”基本面
貌仍未改变。
从机构规模上看,2018年,从业人数在100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38023家,占机构总数的96.3%,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规模偏小。
从人均产值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均营业收入23.93万元,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作为对比,2018年外资机构人均产出达到54.69万元。
从国际市场拓展来看,能在国境外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机构仅273家,国际影响力较为薄弱。
与外资检测龙头相比,中国第三方检测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检测机构在全球化布局、实验室和人员投入、检测领域等方面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从SGS的成长路径来看,长期的信誉积淀、持续的研发和人才投入、推进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是成长为世界级检测龙头的必由之路。
看好第三方检测行业的长期成长空间,检测行业的发展顺应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发展要求,具备较强的长期增长确定性。
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结构十分零散,头部检测机构与外资机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国内检测行业整合推进,以及头部机构持续扩张,国内有望出现若干家比肩SGS级别的检测机构,潜在成长空间巨大。
一、第三方检测万亿级市场,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第三方检测行业归属于质检技术服务行业,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动植物、工业产品、商品、专项技术、成果及其他需要鉴定的物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能力等所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