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形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技术审查意见编稿时间:2007-12-29 来源:市规划局作者:市规划局字体:大中小郴规委专[2007]16号郴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关于龙形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技术审查意见2007年12月22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对“龙形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修规)进行了技术审查。
会议由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元生主持,规划、建筑、园林、道路交通、给排水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听取了市规划设计院关于龙形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汇报,认真审阅了图件,进行了质疑与审查,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技术审查意见如下:一、规划的基本评价(一)关于规划项目的基本概况龙形居住小区位于青年大道以北相对独立地段,是由几块分散的不同的项目组成,基地北面靠山,呈西高东低走势,山体背景绿化条件很好。
小区总用地28.8公顷,实际建设用地22.8公顷,城市道路占地面积6公顷,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居住小区。
(二)关于规划布局结构规划布局由三个居住组团构成,中间宽窄相间的带状绿地将三个组团串联起来,形成一“链”串多“珠”的形态。
规划一条龙形水系与绿地穿插布置,绿地与水系共同组成了全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体系。
(三)关于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将各个地块的机动车出入口进行了整合,以尽量减少对青年大道的交通干扰。
各地块内部道路3~5米,以保证交通与消防要求,停车方式以集中式停车库为主,地面停车位为辅,基本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小区停车率65%。
(四)关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绿地系统形似树叶的“经脉”,“经”作为小区的绿地主轴,贯穿全区,宽窄不一,收放有致,既是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又是主要的景观视线通廊,为保证绿地的延续性,规划磨心塘路南侧10米宽的绿化带,保证了绿轴的完整性;“脉”作为绿地主轴向宅间绿地延伸,集中带状绿地空间向楼间延伸,从而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更为开敞的空间环境,将远山为借景,有效丰富了小区的景观效果。
(五)关于公共建筑及配套设施布置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结合两处各具特点的商业街设置,其中位于华宁翠园中部的商业休闲步行街宽度30米,两侧布置底商住宅,主要是以咖啡吧、书店、酒吧、主题餐饮和文化活动等休闲设施为主。
沿磨心塘路设置生活商业配套设施,菜市场布置在香雪桥下面。
小学单独布置在小区的东面,主入口设于磨心塘路。
(六)关于住宅群体组合与住宅单体设计住宅采用组团行列式与塔式布局,多高层结合,局部形成围合的小庭院,基本满足交通、停车和居民交往等需求。
住宅单体设计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形式,体现地域文化与“以人为本”的思想。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龙形居住小区修规成果的内容、深度基本达到了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与《郴州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总平面设计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原则通过《龙形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专家组建议(一)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布局应结合地形及自然环境,根据开发商的使用功能有机整合,香雪桥两侧过于集中封闭,容量过大;隧道两侧建筑高低悬殊,比例失调;临青年大道街道店门过长且封闭;缺乏小区中心绿地。
(二)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小区中心道路应作为磨心塘路的延伸,近期作小区道路,远期为城市道路,以减轻青年大道的交通压力;高层建筑的宅前小路过于曲折,应满足消防的扑救的需要;小学东侧道路坡度过大,可改为步行路,紧急情况下可通行车辆;同时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标注公交停靠站的位置。
(三)要突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小区中心应增加公共绿地,包括西部的两块弧形绿地,东部的带型绿地,保证人平公共绿地面积不得小于1平方米。
植物配置以地方树种为主,乔木与灌木搭配、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针叶与阔叶树搭配,各组团绿地应有不同的特色。
香雪桥两侧的建筑应进行控制与引导,以保证与南塔有较好视廊空间。
(四)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应根据情况合理推算小学规模,小学布置不宜采用过高的台地;应增设邮政信报箱群与收发室;住宅区内入口处应适当增设非机动车棚;垃圾站及公共厕所应留足防护距离,按组团设置二个压缩式垃圾站;临青年大道公寓楼可设集中的商业超市,并设独立的幼儿园。
(五)创造居住小区良好的建筑形象与文化品质要将建筑与小区环境融合到城市环境中去,与城市的历史发展文脉相联系,利用东部带形绿地将九十里大道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作为古城的结尾。
建筑风格由东自西可采用传统—传统与现代结合—现代的形式。
(六)完善防灾规划与设计小区北面环山,且山势较陡,要做好地质灾害评估,山体的截、排沟应分设,并提出截、排洪及加强山体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措施。
(七)完善竖向设计基地为北面环山,地形较为复杂,应进行土方平衡,合理确定建筑基地标高,节约投资,除道路竖向设计满足国家规范以外,住宅采取局部小台地处理,台地之间以低挡墙斜坡草地过渡,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尽量保持与周边道路、台地的衔接。
(八)要完善管线工程布置与综合小区内水体采用循环用水需进一步论证。
排水管径偏小,应根据汇水面积进行计算,区内应采用雨污分流。
(九)技术经济指标与户型结构技术经济指标应综合分析论证,住宅户型结构90平方米以下不得小于30%。
应增加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十)村民拆迁安置要补充调查规划的小学用地范围内的村民拆迁安置的数量,落实具体的安置位置与实施的可能性。
(十一)完善规划说明书说明书进行精练、优化,文表图结合,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删,按《郴州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总平面设计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编写,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建设业主和设计单位应对上述问题及建议进行认真地斟酌,修改完善后报市规划局审查,再报市政府审批。
参会人员名单:徐延波市规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元生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新林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永辉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邓晓泉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洪南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亚敏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蒋蔚玲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康祥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建全市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卢典埙市规划局胡文辉市建设局徐汝茜市消防支队胡扬国市农业局刘玛兰市规划局曾庆武市振兴房地产开发公司李卫平市振兴房地产开发公司邓丽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列席人员名单:周海林市政协经科委(规划行风监督员)涂尧山市工商业联合会(规划行风监督员)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主题词: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审查意见抄送:陈社招副市长,张扬平副秘书长郴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12月25印发湛江“金域雅轩商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评审会召开2009-12-22 下午03:53:57 来源:点击数:10122009年12月16日上午, 湛江市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金域雅轩商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评审会,会议由湛江市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张湛鸿主持,市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市城市规划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共29人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和有关部门代表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认为规划方案基本符合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要求,要求规划设计单位在方案一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方案还需作如下修改:一是优化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宜简洁明快,增加建筑灯光夜景设计;二是用地竖向设计应统筹周边竖向标高、市政管网的布局;三是减少小区出入口数量,调整1号商住楼出入口位置,以满足人车分流、安全通畅的要求;四是地下室出入口的设置及停车位应满足相关规划条件和规范要求;五是根据消防部门、人防部门、供电部门的要求,分别完善消防、人防、供电设计。
湛江“金域雅轩”项目简介:“金域雅轩”位于湛江市赤坎区海滨七路二横路(南桥南路)东侧,东面为半球集团公司,南临杂优公司宿舍,西临南桥河,北临市包装材料公司宿舍。
本项目用地呈斜梯形,根据地形和周边建筑物的特点,规划一栋29层塔式住宅楼和一栋23层塔式住宅楼,两栋建筑的主楼和商业裙楼房均退缩道路红线为20米。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808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649.12平方米,建筑密度24.5%,容积率3.5,绿地率35.19%。
天津市万科花园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时间:2007-07-0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作者:佚名于立:生态城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规划总平面及鸟瞰图大全谁该为交通拥堵埋单?世界遗产资料大集合(权威版)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万科花园新城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地处外环线内、临近津京高速公路,距离市中心约20分钟车程,属城市边缘地区。
地界南部新宜白大道是连接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周边城市道路多已形成,交通极为便捷。
该区依托天津市北辰科技产业园区,供热、燃气、邮电、电力、给水等市政设施完备。
人流、车流密集。
规划区占地57.9万平方米,地势平坦,基本为荒地和弃置地。
一、规划构思为提高竞争力和产品质量,营造一个“天津最好的生活环境”是本项目开发最重要的构思。
以低层自由式住宅取代多层单元式住宅,创造舒适而有新意的居住小区,把有旋律节奏的绿地景观、极富特色的社区中心、高低错落的建筑空间、井然有序而又不呆板的各区级道路有机地结合到居住区的设计中去。
从空间组织、交通组织、环境创造到邻里设计,都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主题,创造出都市里的田园生活。
二、规划布局1、住宅小区及邻里组团结合分期发展模式,将本用地分成2个住宅小区,在小区内部再划人邻里组团,共规划成6个邻里组团。
组团由内庭园式的邻里组织构成。
其构成序列由宅前路连接两面住宅邻里,再由组团路将多个邻里组合,连接构成组团,多个组团结合构成小区。
如此形成有组织的空间序列构架,并在多个组团的结合处设置公建配套网点。
2、居住区内公建配套设计居住区内公建配套设施按居住区比例安排,除位于用地南侧的主商业中心外,遵循交通分区组织系统及人们的日常行为轨迹,按照公建项目自身的性质,综合布置,在居住区主路——兴中路两侧布置社区活动中心、小购物街、聚会广场以及幼儿园、托儿所等,这样既方便上下班人流,又避免对居民居住造成影响。
居住区中心地势开阔,结合绿化设计成为全区的心脏地带。
3、交通道路系统规划道路分级组织,避免交通噪声和过境车辆的穿行对居住环境和居民安全的影响。
规划以兴中路为居住区内主要干道,进入居住区的南北两个主要入口设在兴中路两端。
次一级的小区道路以环路形式开口至兴中路,再次一级的组团路或宅前路则分别开向小区级路。
兴中路避免笔直穿行,在路的南端稍作弯曲,既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特色,又迫使进入车辆减速缓行。
小区级路也采用曲折变化的设计手法,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
公交车总站设于兴中路与新宜白大道交结处,另有停车站设于兴中路与宜北路交结处,便于居民上下班及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