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北京理科),两组各有7位病人,他们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康复时间(单位:天)记录如下:组:10,11,12,13,14,15,16组:12,13,15,16,17,14,假设所有病人的康复时间互相独立,从,两组随机各选1人,组选出的人记为甲,组选出的人记为乙.(Ⅰ) 求甲的康复时间不少于14天的概率;(Ⅱ) 如果25a=,求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的概率;(Ⅲ) 当为何值时,,两组病人康复时间的方差相等?(结论不要求证明)【答案】(1)37,(2)1049,(3)11a=或2.(15北京文科)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A.B.100C.180D.30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总体中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比例为1600169009=;设样本中老年教师的人数为x,由分层抽样的性质可得总体与样本中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的比例相等,即320169x=,解得180x=.考点:分层抽样.3.(15北京文科)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下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A.升 B.升 C.升D.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第一次邮箱加满,所以第二次的加油量即为该段时间内的耗油量,故耗油量48V=升. 而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里程数3560035000600S=-=千米. 所以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481008600⨯=升,故选B.考点:平均耗油量.4.(15北京文科)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中的排名情况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从这次考试成绩看,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②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答案】乙、数学【解析】试题分析:①由图可知,甲的语文成绩排名比总成绩排名靠后;而乙的语文成绩排名比总成绩排名靠前,故填乙.②由图可知,比丙的数学成绩排名还靠后的人比较多;而总成绩的排名中比丙排名靠后的人数比较少,所以丙的数学成绩的排名更靠前,故填数学.考点:散点图.5.(15北京文科)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Ⅱ)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中商品的概率;(Ⅲ)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那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答案】(1)0.2;(2)0.3;(3)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统计表、概率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能力、计算能力.第一问,由统计表读出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人数200,计算出概率;第二问,先由统计表读出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中商品的人数100+200,再计算概率;第三问,由统计表读出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人数为200,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人数为100+200+300,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人数为100,分别计算出概率,再通过比较大小得出结论.试题解析:(Ⅰ)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0.21000=. (Ⅱ)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在这1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0.31000+=.(Ⅲ)与(Ⅰ)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0.21000=, 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0.61000++=,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0.11000=,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考点:统计表、概率.6.(15年广东理科)已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n p B ,若()30E X =,()D 20X =,则p =. 【答案】13. 【解析】依题可得()30E X np ==且()()120D X np p =-=,解得13p =,故应填入13.【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二项分布的性质,属于容易题. 7.(15年广东理科)某工厂36名工人的年龄数据如下表。
(1)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2)计算(1)中样本的平均值和方差;(3)36名工人中年龄在s x -与s x +之间有多少人?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答案】(1),,,,,,,,;(2)40x =,21009s =;(3),约占63.89%.【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系统抽样、样本的均值与方差、样本数据统计等知识,属于中档题.8.(15年广东文科)已知件产品中有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现从这件产品中任取件,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件产品中有件次品,记为,,有件合格品,记为,,,从这件产品中任取件,有种,分别是(),a b ,(),a c ,(),a d ,(),a e ,(),b c ,(),b d ,(),b e ,(),c d ,(),c e ,(),d e ,恰有一件次品,有种,分别是(),a c ,(),a d ,(),a e ,(),b c ,(),b d ,(),b e ,设事件A =“恰有一件次品”,则()60.610P A ==,故选B . 考点:古典概型.9.(15年广东文科)已知样本数据,,,的均值5x =,则样本数据121x +,221x +,,21n x +的均值为. 【答案】考点:均值的性质.10.(15年广东文科)某城市100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以[)160,180,[)180,200,[)200,220,[)220,240,[)240,260,[)260,280,[]280,300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求直方图中的值;()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3在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的四组用户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户居民,则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多少户?【答案】(1)0.0075;(2)230,224;(3). 【解析】试题解析:(1)由()0.0020.00950.0110.01250.0050.0025201x ++++++⨯=得:0.0075x =,所以直方图中的值是0.0075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2、样本的数字特征(众数、中位数);3、分层抽样.11.(15年安徽理科)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检测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果.(1)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2)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12.(15年安徽文科)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60],,[80,90],[90,100](1)求频率分布图中的值;(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答案】(1)0.006(2)25(3)110(Ⅲ)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40,50)内的人数为0.004×40×50=2(人) 在[50,60)内的人数为0.006×10×50=3(人)设[40,50)内的两人分别为21,a a ;[50,60)内的三人为32,1,A A A ,则从[40,60)的受伤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基本事件有(21,a a ),(11,A a ),(21,A a ),(31,A a ),(12,A a ),(22,A a ),(32,A a ),(21,A A ),(31,A A ), (32,A A )共10种;其中2人评分都在[40,50)内的概率为101. 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2.古典概型.13.(15年福建理科)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所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ˆˆˆybx a =+,其中ˆˆˆ0.76,b a y bx ==-,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入为15万元家庭年支出为( )A .11.4万元B .11.8万元C .12.0万元D .12.2万元 【答案】B考点:线性回归方程.14.(15年福建理科)如图,点的坐标为()1,0,点的坐标为()2,4,函数()2f x x =,若在矩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答案】51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21754433x dx -=-=⎰.所以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553412=.考点:几何概型.15.(15年福建理科)某银行规定,一张银行卡若在一天内出现3次密码尝试错误,该银行卡将被锁定,小王到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忘记了银行卡的密码,但是可以确定该银行卡的正确密码是他常用的6个密码之一,小王决定从中不重复地随机选择1个进行尝试.若密码正确,则结束尝试;否则继续尝试,直至该银行卡被锁定. (Ⅰ)求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概率;(Ⅱ)设当天小王用该银行卡尝试密码次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答案】(Ⅰ)12;(Ⅱ)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52. 【解析】试题分析:(Ⅰ)首先记事件“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事件为.则银行卡被锁死相当于三次尝试密码都错,基本事件总数为36654A =⨯⨯,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35543A =⨯⨯,代入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求解;(Ⅱ)列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分别求取相应值的概率,写出分布列求期望即可. 试题解析:(Ⅰ)设“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事件为A , 则5431(A)=6542P =创(Ⅱ)依题意得,X 所有可能的取值是1,2,3 又1511542(X=1),(X=2),(X=3)1=.6656653P P P ==?=创 所以X 的分布列为所以1125E(X)1236632=???. 考点:1、古典概型;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16.(15年福建文科)如图,矩形ABCD 中,点在轴上,点的坐标为(1,0).且点与点在函数1,0()11,02x x f x x x +≥⎧⎪=⎨-+<⎪⎩的图像上.若在矩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 )A .16 B .14 C .38 D .12【答案】B考点:古典概型.17.(15年福建文科)某校高一年级有900名学生,其中女生400名,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则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抽样比例为45190020=,故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15002520⨯=. 考点:分层抽样.18.(15年福建文科)全网传播的融合指数是衡量电视媒体在中国网民中影响了的综合指标.根据相关报道提供的全网传播2015年某全国性大型活动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融合指数的数据,对名列前20名的“省级卫视新闻台”的融合指数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Ⅰ)现从融合指数在[4,5)和[]7,8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中随机抽取2家进行调研,求至少有1家的融合指数在[]7,8的概率;(Ⅱ)根据分组统计表求这20家“省级卫视新闻台”的融合指数的平均数. 【答案】(Ⅰ)910;(Ⅱ)6.05.解法一:(I )融合指数在[]7,8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记为,,;融合指数在[)4,5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记为,.从融合指数在[)4,5和[]7,8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中随机抽取家的所有基本事件是:{}12,A A ,{}13,A A ,{}23,A A ,{}11,A B ,{}12,A B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 ,共个.其中,至少有家融合指数在[]7,8内的基本事件是:{}12,A A ,{}13,A A ,{}23,A A ,{}11,A B ,{}12,A B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共个.所以所求的概率910P =. (II )这家“省级卫视新闻台”的融合指数平均数等于28734.5 5.5 6.57.5 6.0520202020⨯+⨯+⨯+⨯=. 解法二:(I )融合指数在[]7,8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记为,,;融合指数在[)4,5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记为,.从融合指数在[)4,5和[]7,8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中随机抽取家的所有基本事件是:{}12,A A ,{}13,A A ,{}23,A A ,{}11,A B ,{}12,A B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 ,共个.其中,没有家融合指数在[]7,8内的基本事件是:{}12,B B ,共个. 所以所求的概率1911010P =-=. (II )同解法一.考点:1、古典概型;2、平均值.19,(15年新课标1理科)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