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摘要:本文就中国能源建设面临着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结合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及相关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对国内外煤炭储量、产量及市场现状进行了较详尽的调研,对煤化工技术进展及前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我公司未来发展提前寻找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产品,指出了煤化工产业将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可以预见,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将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必由之路,现代煤化工在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1 世界煤炭资源概况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统计,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可采年限为147年。
总体上看,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北半球北纬30°- 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
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
拥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大约70个,其中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波兰和南非地区,它们的储量总和占世界的88%。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个国家共占29%。
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以1570亿吨储量排第二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三、四位。
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和巴西占据第五到第十位。
图1:世界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目前,煤炭是世界重要的三大能源之一,并且所占比例最高,以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各占30%左右,其中,原油占36.8%,天然气占23.7%,煤炭占27.2%,水电占6.2%,核电占6.1%。
而在中国煤炭的地位更重要,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煤炭提供了70%左右的能源和60%以上的化工原料,以2004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为例,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占比重为67.7%,石油为22.7%,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为7%,天然气所占比重仅为2.6%,因为中国是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等相对贫乏的国家, 煤炭在以后数十年里仍将作为中国比较现实的和不可替代的能源基础。
图2: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目前中国煤炭产品的直接市场主要是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及生活服务和出口。
图3说明了2006 年在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
图3 2006 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2世界煤炭行业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2.1世界煤炭行业发展历程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
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
历史上主要年份世界煤炭产量(亿吨)及其与上一时期对比年份的相对增长率(%)见图4图4 历史上主要年份世界煤炭产量(亿吨)及其与上一时期对比年份的相对增长率(%)2.1.1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大度增加,伴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世界石油产量将逐年下降,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针对能源可能出现的紧缺局面,纷纷制定了本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以有效地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
为解决未来的能源问题,专家提出,必须调整能源政策,重视与保障煤炭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目前很多国家纷纷以进口煤替代当地煤炭,国际煤炭价格逐步攀升,随着煤价的大幅上涨,世界煤炭产量也较快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例如:2000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41.9亿吨,2006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56亿吨,2007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60亿吨。
2.2世界煤炭行业现状2.2.1世界煤炭产量分布目前世界前十大产煤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希腊,其产量是全球煤炭产量的87.1%。
表1:近年来世界十大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百万吨)2003 2004 2005 2006 2006年增幅(%)占世界煤炭产量(%)中国1722 1922 2205 2380 8.3 39.4美国972 1009 1026.5 1053 2.6 17.4印度375.4 407.7 428.4 447 4.5 7.4澳大利亚351.5 366 378.5 374 -1.6 6.2俄罗斯276.7 281.7 298.5 309 3.6 5.1南非237.9 243.4 244.4 257 5.1 4.3印度尼西亚114.3 132.4 146.9 195 32.7 3.2哈萨克斯坦84.9 86.9 86.6 96.3 11.3 1.6乌克兰80.2 81.3 78.7 80.5 2.2 1.3希腊71 71.6 70.6 70.6 -0.2 1.2根据BP能源数据统计,2006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62亿吨,其中中国煤炭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煤炭产量的比例为38.4%。
尽管俄罗斯煤炭储量居全球第二位,但其煤炭产量仅为3亿吨,煤炭在其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很小。
美国煤炭生产量占全球第二位,但美国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逐年下降。
2006年的世界前五大产美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煤炭产量占世界的比例分别为:中国38.4%、美国17%、印度7.2%、澳大利亚6%、俄罗斯5%。
目前(2006年)世界前5大产煤国(产量单位:百万吨)见图6。
图6 2006年世界前5大产煤国(产量单位:百万吨)2.2.2世界煤炭贸易情况世界煤炭贸易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而亚太地区的贸易量是最大的,2006年亚太地区的煤炭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是5.11和4.45亿吨,分别占全球煤炭出口量和进口量的61.5%和53.5%(见表2)。
澳大利亚最近多年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其出口量占据全球煤炭出口量的30%左右,占亚太地区的出口量的50%左右。
同时,由于运输距离的限制,因此出口相对比较稳定。
比如,澳大利亚出口的80%是亚洲,而亚洲出口大国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出口的80%以上是亚洲内部。
所以,澳大利亚的煤炭价格可以作为国际上一个重要地区煤炭价格走势的一个风向标。
表2 2006年世界煤炭市场贸易情况(亿吨、%)亚太地区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北美地区中南美地区非洲和中东地区出口量 5.11 1.12 0.72 0.67 0.69进口量 4.45 2.74 0.61 0.25 0.27出口占世界比重61.5 13.5 8.7 8.1 8.3进口占世界比重53.5 33.0 7.3 3.0 3.2 2.2.3 炭重要性再次凸显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各国都将调整能源使用结构,降低石油消费比例,转而提高煤炭比重。
国际能源署在2007年11月发布报告称,2005年到2030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73%,其中,中国煤炭净进口量将提高到其总需求量的3%,达到年进口9200万吨。
而印度在同期煤炭消费将增长3倍。
中国今年已经由煤炭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
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大的蒸汽煤和焦煤出口国,也将不断提高对中印煤炭出口金额。
《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指出,未来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将更多的依赖煤炭。
因为,世界范围内原油和天然气比煤炭更为稀缺。
从全球范围看,由于石油资源储量相对有限,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随着煤炭利用技术进步,未来国际市场对煤炭需求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62年。
煤炭价格的相对涨幅也较小,例如,1991年—2006年,原油价格涨幅为246%,天然气涨幅为97%,煤炭为43%。
有限的石油资源将使煤炭在未来全球能源供给中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将呈现上升趋势。
2.3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1、世界煤炭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
2、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
生产趋向集中化,带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导致煤炭企业大型化。
3、煤炭资源利用趋向综合化。
由于经营范围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综合利用等联合生产经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趋势。
4、拥有世界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的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集中高效生产。
德国矿井平均生产规模达到280万吨,波兰200万吨,英国180万吨。
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煤炭工业的面貌,发达国家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煤炭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转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倍。
5、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受到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先后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欧洲的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政府采取关闭经济效益差的煤矿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措施,导致煤炭产量下降。
6、煤炭资源与石油资源价值差距将趋于缩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产量逐渐接近高峰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创新高,有关发展替代能源的呼声不断提高。
以“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为核心的现代煤炭转化技术正在受到世界各主要煤炭生产国和大型煤炭公司的广泛重视。
主要国家和企业正在投入大量资本和人员进行煤炭转化技术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
并在现代煤炭转化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石油化工进行替代的现代煤化工产业。
其中,以大型煤气化为龙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产业。
可以预期随着煤炭转化进步的进步、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煤炭代替石油的程度有加深的趋势,随着煤炭“气化和液化”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运用,可以预期煤炭资源与石油资源价值差距将趋于缩小。
煤炭可能成为未来20年内需求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7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假设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1%,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比2004年增长57.1%,年均增长1.8%。
煤炭消费年均增长2.2%,2030年绝对消费量将比目前增长73%,达到100亿/吨年以上。
2006年全世界煤炭消费量为3090百万吨原油当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8.4%,仅次于石油35.7%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