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分类
化学反应
单质、氧化物、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盐
江苏南通第一中学张小平
江苏南通第一中学张小平
属 + 盐
金
盐 碱性 氧化物 碱
碱 盐
酸性 氧化物
盐
酸
酸 盐
盐
盐
盐
江 苏 南 通 第 一 中 学 张 小 平
金属
非金属
盐 + 氢 气
金属活动性顺序意义及运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1、水溶液中,金属失电子能力: 水溶液中,金属失电子能力: 强 弱 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Ag+ > Cu2+ > Fe2+ 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 2、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 硝酸及浓硫酸有很强的氧化性, (硝酸及浓硫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它们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 而生成H 成H2而生成H2O) 3、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元素从其盐的溶 液中置换出来( Na除外 除外) 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除外)
硫酸盐 碳酸盐
小结: 小结: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产 生不同 分 类结果 会 产生 不同 的 分类结果 。 2.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和再分类。 .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和再分类。 3.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 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 多种分类方法 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树状分类法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树状分类法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交叉分类法有利于发现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交叉分类法有利于发现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H2O H2O2 H2SO4
写出该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NaHSO3 + NaHSO4 = Na2SO4 +SO2 ↑+ H2O
四种元素中任选几种组成纯净物, 从Na、H、O、N四种元素中任选几种组成纯净物, 、 、 、 四种元素中任选几种组成纯净物 请按类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请按类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按电离程度分: 电离程度分 碱
按电离出OH-数目分 电离出OH 数目分
能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铵根)和酸根离子的一类电解质。 盐: 能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铵根)和酸根离子的一类电解质。 正盐(NaCl) 正盐(NaCl) 酸式盐( 酸式盐(NaHSO4) 按组成分 组成分 盐 碱式盐[ 碱式盐[Cu2(OH)2CO3]、 复盐[ 复盐[K2SO4·Al2(SO4)3·24H2O或KAl(SO4)2·12H2O] Al 24H 12H 络盐( 络盐(Na3AlF6) 按水溶液酸碱性分: 水溶液酸碱性分 中性盐、酸性盐、 中性盐、酸性盐、碱性盐
中心元素 尽可能说出下列物质可能属于的类别, 尽可能说出下列物质可能属于的类别, 化合价相 同 并列举它尽可能多的性质。 并列举它尽可能多的性质。 Fe、氧气、Xe 、氧气、 含氧酸 ∆ 酸酐 + 水
CO2、CaO、H2O、A12O3、硫酐、硫化氢 硫酐、 、 、 烧碱、纯碱、亚硫酸、 烧碱、纯碱、亚硫酸、盐酸 胆矾、小苏打、 胆矾、小苏打、Cu(OH)2·CuCO3 Cu2(OH)2CO3
挥发性酸(HCl、 挥发性酸(HCl、HNO3) 不挥发性酸(高沸点酸)( )(H 不挥发性酸(高沸点酸)(H2SO4、H3PO4)
不稳定性酸(HNO3、H2CO3) 不稳定性酸( 稳定性分 按稳定性分 稳定性酸( 稳定性酸(H3PO4、H2SO4) 一元酸(HCl) 一元酸(HCl) 电离出H 数目分 二元酸( 按电离出H+数目分 二元酸(H2SO4) 三元酸( 三元酸(H3PO4)
只有难溶性碱受热才分解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如何实现下列变化 ? Cu → Cu(OH)2 SiO2 → H2SiO3
盐的溶解性规律 全部可溶 大部分可溶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 钾盐、钠盐、铵盐、 盐酸盐(AgC1难溶) 盐酸盐(AgC1难溶) 难溶 硫酸盐( 硫酸盐(BaSO4难溶 微溶) CaSO4、Ag2SO4微溶)
大部分不可溶
碳酸盐、 碳酸盐、磷酸盐 (钾盐、钠盐、铵盐可溶) 钾盐、钠盐、铵盐可溶)
---难溶性碱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水直接化合成碱 ---难溶性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可溶性碱所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变化
人类已经发现和合成了两千多万种化学物质, 人类已经发现和合成了两千多万种化学物质, 如何认识和研究如此众多化学物质 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 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人类已经发现和合成了七千多万种化学物质, 人类已经发现和合成了七千多万种化学物质, 如何认识和研究如此众多化学物质 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 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
Na H2 O2 O3 N2 N2O4 N2O5 NaH
Na2O Na2O2 H2O H2O2 NO NO2 NH3 NaOH Na3N NaNO3 NaN3 NaNO2 NH4NO3 N2H4 HNO2 HNO3
NH4NO3
可以用H、 、 三种元素组成盐吗 三种元素组成盐吗? 可以用 、O、N三种元素组成盐吗?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质:交换成分(离子) 1.实质:交换成分(离子)生成新的微粒 实质 2.条件: 2.条件: 条件 反应物---是溶于水或溶于酸的化合物 反应物---是溶于水或溶于酸的化合物 --生成物---至少有“沉淀” 生成物---至少有“沉淀”、“气体”或“水”三者 ---至少有 气体” 之一 强酸制弱酸 2HC1 + Na2CO3 = 2NaC1 + CO2↑+ H2O 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 H2SO4 + NaC1 = NaHSO4 + HC1 ↑
想一想,NaOH( 无水) 想一想,NaOH(固)、P2O5(固)、CaCl2(无水)为什么可以 归为一类。据此肯定能与这三种物质可归为一类的是( 归为一类。据此肯定能与这三种物质可归为一类的是( D ) A H2SO4 B NaCl C 碱石灰 D CaO
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 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标准进行分类的 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 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置换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多少 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中物质得失氧 … …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一类电解质。 碱: 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一类电解质。 可溶性碱[NaOH、KOH、 可溶性碱[NaOH、KOH、Ba(OH)2] 按溶解性分 溶解性分 不溶性碱[ 不溶性碱[Fe(OH)3、Cu(OH)2] 微溶性碱[Ca(OH)2] 微溶性碱[ 强碱[NaOH、 强碱[NaOH、Ba(OH)2] 弱碱[ 弱碱[ NH3.H2O ] 一元碱[ 一元碱 NaOH ] 二元碱[Mg(OH)2] 二元碱 三元碱[Fe(OH)3] 三元碱
四种元素中任选几种组成纯净物, 从Na、H、O、S四种元素中任选几种组成纯净物, 、 、 、 四种元素中任选几种组成纯净物 请按类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请按类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Na H2 O2 Na2O Na2O2 H2S NaOH Na2S NaHS Na2SO3 NaHSO3 Na2SO4 NaHSO4 Na2S2O3 Na2Sx H2SO3 O3 S SO2 SO3 NaH
氢化物: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氢化物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非金属氢化物 共价型氢化物; 气态氢化物) 氢化物( HF、 非金属氢化物(共价型氢化物; 气态氢化物)如:HF、H2O、CH4等 金属氢化物 离子型氢化物)。 氢化物( )。如 金属氢化物(离子型氢化物)。如:NaH 、CuH等 等 酸: 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一类电解质。 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一类电解质。 按有无氧元素分: 有无氧元素分: 元素分 按电离程度分: 电离程度分 按挥发性分 挥发性分 无氧酸(HCl、 无氧酸(HCl、H2S) 含氧酸( 含氧酸(HNO3、H2SO4) 强酸、弱酸(中强酸) 强酸、弱酸(中强酸)
科学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
第一节
混 合 物 物 质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质 分 物
物质的分类
: : : : 物
分: 分 分 分
物 物 物
物
质 质 物 物
氧化物: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成 如:CO2、SiO2 盐 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氧 如:Na2O、BaO 化 两性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都生成 物 盐和水的氧化物) 盐和水的氧化物) ZnO等 如:Al2O3、ZnO等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既不能跟酸反应又不能跟碱反应都生成 ( 盐和水的氧化物) :NO、CO、 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O、CO、H2O等。 过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含有过氧根结构的氧化物) 含有过氧根结构的氧化物) 如:Na2O2、H2O2等 (中学阶段难于归为上述之中的氧化物) 中学阶段难于归为上述之中的氧化物) 如:MnO2、Fe3O4、 Pb3O4等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和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和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