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肱骨干骨折 ppt课件

肱骨干骨折 ppt课件

纠正重叠移位
维持牵引,术者用两拇指抵住骨折近端外侧挤按 向内,其余四肢环抱远端内侧向外端提,纠正移 位后术者捏住骨折部,助手徐徐放松牵引,使断 端互相接触,微微摇摆骨折远端或从前后内外以
两手掌相对挤压骨折处,直到骨擦音消失。
肱骨干中1/3骨折手法整复(2)
纠正旋转移位
用推挤旋转手法
肱骨干中1/3骨折手法整复(3)
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如棍棒打击、重物挤压等 ,多为横断或粉碎性骨折。
上1/3骨折(三角肌止点以上)时,近端因胸 大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前、向内移位 ;
远端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 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外移位。
上1/3骨折移位情况
三 角 肌 牵 拉
骨折远端 :向上向 外移位
肱骨干骨折
胸 大 肌 牵 拉
肱骨干骨折
钢 板 螺 丝 钉 内 固 定
肱骨干骨折
交 锁 髓 内 钉 内 固 定
钢板内固定是肱骨干骨折固定的“金标准”,平均 愈合率可达96.7%,
加压钢板与髓内钉比较:加压钢板稳定性优于髓内 钉,髓内钉技术要求高,髓内钉二次手术的发生率
高,但是对组织的破坏少
固定后的治疗方法
可引发螺形骨折。
2.骨折的移位可导致桡神经损伤,但多为挫伤。
3.影响滋养动脉,使骨折远端供血减少,影响骨 折愈合。
下1/3骨折移位情况
骨折多呈 斜形、螺旋 形,近端向 前成角内旋 移位
肱骨干骨折
桡 神 经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 伤后有明显的肿胀、疼 痛、环形压痛和纵轴叩 击痛,上臂功能活动障

二、
自然铜、骨碎补
肱骨干骨折固定
















固定垫放置示意图
96%——100%的愈合率 ,骨折发生后的7—— 10天待疼痛肿胀消失
后使用支具。
手法整复过程
肱骨干骨折

适应症:1、开放性骨折
肱骨干骨折

2、合并神经血管的损伤

3、手法不成功

4、骨折端分离较大
方式:1、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2、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绝大多数有移位骨折,上 臂有短缩或成角畸形,并
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诊断要点
• 症状 • 畸形 • 并发症 • X线照片

肱骨干骨折
并发症
桡 神 经 损 伤 示 意 图
骨折端压迫N
肱骨干骨折
桡神经
1.腕下垂
并发症
肱骨干骨折
2.伸拇受限
桡 神 3.伸掌受限 经 损 伤 体 征
4.手背第1、2掌骨间皮肤障碍(虎口区)
上1/3骨折X线
肱骨干骨折
中1/3骨折X线
骨 折 线
下1/3骨折X线
肱骨干骨折
骨 折 线
手法治疗介绍
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上1/3骨折手法整复 •肱骨干中1/3骨折手法整复
•肱骨干下1/3骨折手法整复
肱骨干骨折手法整复
纵 轴 对 抗 牵 引
肱骨干骨折
纠正重叠移位
肱骨干上1/3骨折手法整复(1)
肱骨干骨折
桡 神





肱 骨





返固定
病因病机
肱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为粉碎或横型 间接暴力---多发生于肱骨干下部,为斜形 或螺旋型骨折。 旋转暴力---多发生于肱骨中下1/3,为螺旋 骨折。
骨折后骨折段的移位方向与肩部及上臂周围肌 肉牵拉有关:
上1/3
中1/3
下1/3
肱骨干上、 1/3骨折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
教学目的:
掌握肱骨干骨折的闭合整复和外固定方法 了解肱骨的解剖、病因病理和诊断要点。
外 科 颈
肱 骨 干
肱骨干骨折
•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内 外髁上2-3cm处的骨折。
• 多见于青壮年, 好发于肱骨干中部 和中下1/3交界处
肱骨髁上
肱骨干骨折在全部骨折中占到3%左右
“肱骨干骨折在主要的长骨骨折中也许是最容易 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坎贝尔
解剖特点
肱骨干上 1/3
1.胸大肌:起于锁骨内存半、胸骨 、第1-6肋软骨,止于肱骨大 结节嵴
2.背阔肌: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髂嵴,止于肱 骨小结节嵴
3.大圆肌肉: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4.其它内收肌
肱骨中上 1/3
喙肱肌:起于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内侧(肩关节屈和内 收)
维持牵引状态下,用两 拇指抵住骨折远端外侧 ,其余四指环抱近端内 侧,将近端托起向外, 使断端微向外成角,继 而拇指由外推远端向内
,即可复位。
对抗牵引纠正重叠移位
肱骨干上1/3骨折手法整复(2)
用 提 按 手 法
纠正成角畸形
肱骨干上1/3骨折手法整复(3)
用 折 顶 手 法
纠正侧方移位
肱骨干中1/3骨折手法整复(1) 对抗牵引
三角肌:起于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肩关节外展、前屈、旋内,后伸和旋外)
肱三头肌肉:起于肩胛骨关节盂下方和肱骨干中1/3后侧,止于 尺骨鹰嘴(肩关节伸及内收)
肱骨干中 下1/3
肱骨干中下1/3交界处后外侧有一桡神经沟,有 桡神经紧贴骨干通过,故此处骨折容易并发神
经损伤
肱骨干的滋养动脉在中1/3偏下内方处,从滋 养孔进入骨内下行。
纠正侧方移位
用捏挤手法
肱骨干中1/3骨折手法整复(4)
纠正前后移位
用提按手法
肱骨干下1/3骨折手法整复(1)
纠正重叠移位
多为螺旋形或斜形骨折,仅 需轻微力量牵引,矫正成角 畸形,将两斜面挤紧捺正
对抗牵引
肱骨干下1/3骨折手法整复(2)
纠正旋转移位
用旋转手法
肱骨干下1/3骨折手法整复(3)
纠正远端内侧移位
骨折近端 :向前向 内移位
肱骨干中1/3 骨折
(三角肌止点以下)近端因三角肌及喙肱肌的牵拉 而向外、向前移位;
远端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移位
中1/3骨折移位情况
骨 折 近 端 向 外 向 前 移 位
肱骨干骨折
骨折远端向上移位
肱骨干下 1/3骨折
1.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多为斜形、螺旋形骨折。 如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传达至肱骨下1/3 骨折;如猛力投掷(手榴弹、标枪等);掰手腕时
用提按手法
肱骨干下1/3骨折手法整复(4)
纠正远端背移位
用推挤手法
肱骨干骨折固定
固定原 则
1.上1/3骨折要超肩关节固定 2.下1/3骨折要超过肘关节固定 3.中1/3骨折不超过上下关节固定
固定时 间
成人6—8周 儿童3—5周 中1/3骨折需要时间较长
• 骨牵引 •外展石膏托夹板 •功能支具“金标准” •四夹板固定 • 利用固定垫纠正残余移位 • 桡神经沟处不放垫 •下1/3骨折固定时间要长些 • 注意早期练功 • 中药内服重用接骨药:土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