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车站总长178m标准段宽18.9m,车站总建筑面积9200m2其中车站主体建筑面积6950m2附属建筑面积2250m2车站中心里程YCK42+606.000,车站设计起点YCK42+530.000,设计终点为YCK42+708.100 为10m岛式站台。

二、主体结构设计1、结构形式本站的明挖主体结构为两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明挖顺作法施工,见2-1图。

2、结构尺寸主体结构尺寸必须满足结构受力、变形要求,满足主体结构的抗倾覆和稳定要求,满足车站功能和净空要求。

主体结构主要尺寸见表2-1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断面尺寸三、主体结构施工1、主要施工方法车站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顺做法施工,施工时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下至上”的施工顺序。

为增加车站整体刚度、减少变形,车站主体结构内不设变形缝,仅在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之间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宽度为20mm主体结构按纵向每段开挖长度设施工缝。

分段位置根据结构位置设在纵向柱距的1/4〜1/3跨范围内剪力、弯矩较小处,各层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侧墙上通道位置尽量错开。

初步拟定全站分为8段.主体结构(不计垫层)根据支撑位置竖向分为三层,即:底板及0.5m左右侧墙;站台层侧墙及中板;站厅层侧墙、顶板及顶板。

见图3-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层图。

图3-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层图混凝土工程的模板以18mm竹胶板。

模板支架采用装卸方便灵活的WDJ 碗扣脚手架。

混凝土工程采用优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砼输送泵浇筑混凝土。

顶板外防水层,回填土方及其它附属工程随主体进展平行施作。

车站施工分段表在和〜处设置两道后浇带,宽0.8m,采用C35补偿收缩砼浇注。

待顶部施工2个月后浇注2、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3-2主体结构工艺流程图3、钢筋工程本工程车站钢筋具有数量多、规格多、直径粗等特点。

特别是梁、柱、板交接处的钢筋相当密,施工要求高。

为保证钢筋分项工程一次成优,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隐蔽验收一次通过。

本分项工程施工控制要点和施工方法有以下要求:3.1 钢筋的试验和储存3.1.1 钢材进场后施工前必须按照施工条件进行原材料及试焊取样,并将检验结果上报监理,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正式施作。

3.1.2 进场钢筋除有见证送检外,还要按规定配合质检站抽检复核,确保原材质量控制。

3.1.3 钢筋采用接驳器,接驳器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认可合格产品,且经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1.3 钢筋进场后按平面图指定位置堆码整齐,并做好标示,注明钢筋的规格及验收状态。

3.2 钢筋保护层321顶板主筋保护层:顶板顶面为50mm顶板底面为40mm3.2.2 中板主筋保护层:中板顶及底面均为30mm。

3.2.3侧墙主筋保护层:侧墙外侧为50mm侧墙内侧40mm3.2.4 立柱主筋保护层:四面保护层均为40mm3.2.5底板主筋保护层:底板顶面40mm底板底面50mn,集水坑内外侧50mm。

3.2.6 箍筋、分布筋和构造筋等其它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3.2.7 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保护层垫块用抗侵蚀能力和强度高于构建本体的细石砼制作。

3.3 钢筋制作331调制除锈:对于盘园钢筋,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同时也达到除锈的目的,对于粗钢筋,采用电动钢丝刷除锈。

3.3.2钢筋切断: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切断,确保钢筋的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以便于连接或焊接。

3.3.3弯曲成形:先划弯曲点位置线,再用机器成型,下料中应细致耐心。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弯曲部位不得有裂纹。

所用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油渍、漆污和铁锈,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将死弯切除。

3.3.4钢筋锚固长度:钢筋直径d小于①25钢筋锚固长度》32d, 钢筋直径d大于①25钢筋锚固长度》35d。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详见表3-1 “钢筋制作允许偏差表”。

3-1钢筋制作允许偏差表工程将根据钢筋的部位、直径用下表3-2钢筋连接形式表所示连接形式341 Q235级钢板和HPB235级钢筋焊接时采用E43焊条,HRB335级钢筋焊接采用E50型焊条。

3.5 钢筋绑扎结构钢筋施工的顺序为:按照从底板到墙柱再到顶板的顺序进行。

3.5.1 底板钢筋绑扎底板钢筋在垫层做好后进行。

绑扎时,先扎底层钢筋,后扎上层钢筋,上下两层之用①25的钢筋做支架,其间距2000X2000mm以确保两层钢筋网片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下层钢筋的垫块按设计的混凝土等级制作,架立钢筋不得直接放置在防水卷材上。

在绑扎底板钢筋后,在地板上预留侧墙及柱插筋,侧墙钢筋超出底板面50cm后留接头,钢筋接头形式按设计要求留设,并错开布置。

侧墙及柱钢筋用拉筋支撑加固,避免歪斜。

底板钢筋焊接时,钢筋下方设置一垫板,防止焊渣烧伤卷材,应保护好底层防水卷材。

3.5.2 侧墙钢筋的绑扎侧墙双层钢筋之间用钢筋作支撑以固定间距,以防钢筋向内变形,并且可以作为支设模板时固定截面尺寸。

墙钢筋外垫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做保护层,保护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3.5.3 顶板钢筋绑扎顶板钢筋在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进行安装。

板底钢筋:短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下,长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上。

板面钢筋:短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上,长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下。

3.5.4 接地钢筋的安装杂散电流防护工程中的钢筋应与主体结构钢筋安装同步进行,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主体结构钢筋不受杂散电流的腐蚀,主体结构纵向钢筋必须按搭接焊处理,搭接长度大于6倍D双面焊接,焊缝高度不小于6mm焊缝长度不小于160mm在结构伸缩缝两端1m内及测排端子引出处将纵、横钢筋焊接,测排端子在两侧伸缩缝处应引出结构表面靠近伸缩缝处在5m 范围内上下层纵横向钢筋采用梅花状焊接,其余部分纵横向钢筋焊点不少于四点,并在轨道下方选一根纵向筋与横向筋全部焊接形成排流条,梁柱纵向结构钢筋在交叉处要焊接可靠,每隔1.5m将柱的纵向钢筋与箍筋焊接不少于四点。

测排端子的制作安装应由专业机电施工队伍承担,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杂散电流具备良好的传输性能。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和钢筋安装允许偏差,按下表3-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规定执行。

表3-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接驳头处钢筋的连接本工程不少部位需预留钢筋接驳头,接驳头均采用直螺纹接驳器,接头内塞聚苯板,接头外端紧靠墙板外侧及端头,要求定位准确、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灌时偏位。

需要接驳的时候,将表层混凝土凿去,露出螺纹钢筋接头,剔除接头内聚苯板,即可进行钢筋连接。

3.5.6 预埋钢筋注意事项预埋钢筋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在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全站仪在钢筋网片上放出预埋钢筋位置。

②预埋钢筋与结构钢筋网片点焊接,锚固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③预埋钢筋露出结构部分接头要相互错开。

④砼浇筑过程中,避免砼输送管或振捣器碰撞预埋钢筋,一旦碰撞,重新固定于原来位置。

(5 )钢筋工程的验收钢筋成型后封模前需进行隐蔽验收。

报验检查程序首先施工队及现场领工员自检合格后,报现场技术及质检复查合格后提前通知监理,然后由监理监理及相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模板及支撑系统模板工程在主体框架施工中占着相当的比重,模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外观质量、整体结构尺寸、平面位置高程是否正确,混凝土浇筑质量及混凝土的抗渗功能。

模板的设计应满足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条件,同时满足构造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接缝严密,不漏浆等工艺要求。

模板采用18mm勺竹胶板。

模板支架采用装卸方便灵活的WD碗扣脚手架。

4.1 模板的设计要求模板设计见4-1中、顶模板及支撑加固体系结构示意图。

4.2侧模4.2.1侧墙模板后背采用间距300mm勺竖向10*10mm方木做侧模次愣,间距600mm [12.6槽钢水平布置做主愣。

4.2.2主愣通过可调式顶托与横向碗扣式脚手架连接牢固,底部并设斜撑。

支撑在底板预埋件上。

4.2.3由于侧墙模板压力与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同时保证同步对称分层浇筑,以达到支撑反力的平衡。

4.3中、顶板底模板车站顶板厚度800mm中板厚400mm争空为6.54〜7.18m。

按最不利因素顶板进行考虑。

车站框架顶板(中板)采用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平面井字排列为600X 600 mm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 竖向900 mm图4-1中、顶模板及支撑加固体系结构示意图削込初14.4立柱模板车站立柱尺寸为800 x 1000mm柱高4150〜5650mm,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以P3015和P2015模板组合,钢愣采用[12.6槽钢组成钢愣柱箍,每300mm—道。

长边钢愣用①16mm对拉螺栓拉紧,见图4-2立柱模板设计图所示。

(图需改正)图4-2立柱模板设计图[11晦栄§4.5支模方法及质量标准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砼浇筑施工,对模板工程的质量尤其是防漏浆、防跑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模板安装施工及质量标准要求如下:4.5.1支模前应先根据设计图纸弹出模板边线及模板的控制线,电梯井的内墙面不但要弹出模板边线和模板的控制线,而且要在上下设多个控制点,上下两相对应控制点连线的垂直度应通过测量仪器检查,墙面模板检查和验收通过这些相对应控制点的连线。

4.5.2模板安装采用人力配合吊机安装,人工倒链调整、加固。

4.5.3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见表4-1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表。

4.5.4柱模下部预留一个小洞,模内垃圾采用水冲,吸尘器通过小孔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柱模下脚外侧采用水泥砂浆护壁,防止漏浆。

表4-1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表1)模板拆除时间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非承重模板拆除时,其结构强度不低于2.5Mpa,承重模板拆除时,跨度在8m以上的结构, 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B方可进行。

站台层支架需等顶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2)拆模按照配模设计规定进行,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3)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应及时运走、并清理干净,板面刷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

5、混凝土工程施工5.1混凝土浇筑顺序在混凝土浇筑前应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先对钢筋、模板以及与老混凝土接触面进行清洗,确保要浇筑的施工区清洁无杂物结构板体混凝土采取分层、分段浇筑。

结构砼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施工方法来缩小混凝土暴露面,以及加大浇筑强度以缩短浇注时间等措施防止产生浇注冷缝,提高结构混凝土的防裂抗渗能力。

5.1.1 底、顶板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混凝土泵车分层浇筑,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阶梯式推进,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