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第四章1. 设H1、H2、H3、H4分别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体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若在同一设防烈度下,均采用现浇结构,下式正确的是( A )A.H1<H2<H3<H4 B.H1<H3<H2<H4C.H1<H4<H3<H2 D.H1<H2=H3<H42. 关于框架、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框架的变形曲线呈剪切型B.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C.当λ在1-6之间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剪型D.当λ≤1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接近于剪切型3. 在确定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所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时,房屋高度是指( A )A.室外地面至房屋檐口的高度B.基础顶面至房屋檐口的高度C.室外地面至房屋最高点的高度D.基础顶面至房屋最高点的高度4. 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建立的依据是( D )A.斜拉破坏B.斜压破坏C.剪拉破坏D.剪压破坏5. 在水平力作用下,单榀壁式框架的变形曲线是( B )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剪弯型6. 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C )A.结构类型B.设防烈度C.结构最大层高D.屋面高度7.在确定剪力墙有效翼缘宽度时,除考虑至洞口边缘的距离及墙间距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D)A.腹板厚度、总高B.腹板厚度、层高C.翼缘厚度、层高D.翼缘厚度、总高8.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根据协同工作分析结果,综合框架柱的剪力最小值(C)A.最顶层B.中部附近C.最底层D.顶部附近9. 计算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时,不需要...考虑( D )A.建筑体型B.建筑总高度C.地面粗糙度D.基础形式10. 对于需要考虑风振的高层建筑( A )A.建筑物刚度越小,自振周期越长,风振系数越大B.建筑物刚度越小,自振周期越短,风振系数越小C.建筑物刚度越大,自振周期越长,风振系数越小D.建筑物刚度越大,自振周期越短,风振系数越大11. 与壁式框架相比,双肢墙( A )A.整体性较弱,墙肢一般不出现反弯点B.整体性较弱,墙肢一般会出现反弯点C.整体性较强,墙肢一般会出现反弯点D.整体性较强,墙肢一般不出现反弯点12.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当采用天然地基时,基础埋置深度最小值为建筑高度的( D )A.1/8 B.1/12C.1/14 D.1/1513. 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肢截面设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如墙肢是小偏心受压,则需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B.如墙肢是大偏心受压,则需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C.如墙肢是大偏心受拉,则需要按轴心受拉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D.如墙肢是小偏心受拉,则需要按轴心受拉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14. 为建立双肢墙连梁未知竖向剪力q(x)的微分方程,需要分析连梁跨中切口处的竖向变形协调条件,切口处的竖向相对位移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不包括...( A )A.连梁的轴向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B.墙肢弯曲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C.墙肢的轴向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D.连梁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15. 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顶部的水平位移一般与建筑总高度H成( D )A.线性关系B.平方关系C.三次方关系D.四次方关系16.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下列关于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 )A.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同一温度区段的两端B.剪力墙的最大间距应按规定予以限制C.剪力墙的合理数量既要保证承载力和刚度要求,又要让框架发挥应有作用D.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布置17. 在用力法求解双肢墙连梁切口处的竖向剪力时,引入了一些基本假定,下列四条中不正确...的是(B)A.各层连梁简化为沿高度连续分布的等厚度弹性薄片B.假定墙肢承受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总弯矩的15%C.两墙肢在同一水平标高处的水平侧移和转角是相等的D.假定连梁的反弯点在其跨度中央18. 在下列提高双肢剪力墙延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减小墙肢的轴压比B.在墙肢截面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并按要求配筋C.设置跨高比l0/h<2.0的连梁D.在连梁中加配交叉斜筋19. 高层建筑对风的动力作用比较敏感( A )A.建筑物越柔,自振周期越长,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B.建筑物越柔,自振周期越短,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C.建筑物越刚,自振周期越长,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D.建筑物越刚,自振周期越短,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20. 下列关于整体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洞口总立面面积不大于总墙面立面面积的15%B.洞口间的净距要大于洞口的长边尺寸C.洞口对结构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D.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21. 我国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某值的建筑物为高层建筑,此值为( B )A.26m B.28m C.30m D.35m22.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λ越大,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于框架的侧移曲线B.λ越大,剪力墙承担的层间剪力越多C.λ越小,结构侧移越呈现剪切型的特点D.λ越小,框架承担的层间剪力越多23. 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曲线为( A )A.弯曲型B.剪切型 C.弯剪型 D.剪弯型24. 用力法分析双肢墙连梁切口处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 (x)时,下列各项变形中不产生竖向相对位移的是( A )A.连梁的轴向变形B.连梁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C.墙肢的轴向变形D.墙肢的弯曲变形25. 下列有关小开口剪力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洞口立面面积大于墙总立面面积的15%B.各层墙肢大部分出现反弯点c.墙肢承受的整体弯矩不低于总弯矩的85%D.墙肢承受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总弯矩的15%26. 剪力墙一般不允许...发生( D ) A .小偏心受压破坏 B .大偏心受压破坏C .大偏心受拉破坏D .小偏心受拉破坏27. .以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应设置转换层楼盖的是( )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支剪力墙结构D .框架—剪力墙结构28. 以下墙体中不属于...剪力墙的是( D ) A .整体墙 B .小开口墙C .联肢墙D .填充墙29. 关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框架的侧向变形曲线呈剪切型B .框架柱子一般不出现反弯点C .剪力墙的侧向变形曲线呈弯曲型D .剪力墙的连梁会出现反弯点30. 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满足舒适度要求,对住宅和办公楼,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分别不应..大于( A ) A .0.15m/s 2和0.25m/s 2B .0.05m/s 2和0.01m/s 2C .0.25m/s 2和0.15m/s 2D .0.01m/s 2和0.05m/s 2 31. 整体小开口墙的判别条件是(注:为肢强系数限值为整体系数][,ζα)( C )A .10],[<≤αζζB .10],[≥>αζζC .10],[≥≤αζζD .10],[<>αζζ32. 关于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腹板框架中,角柱轴力大于中柱轴力B .腹板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C .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直线分布D .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33. 对大偏心受压剪力墙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达到屈服强度并参加工作的竖向分布钢筋是(注:x 为名义受压区高度)( D )A .受压区围的全部竖向分布钢筋B .受拉区围的全部竖向分布钢筋C .距受压区边缘1.5x 围以的竖向分布钢筋D .距受压区边缘1.5x 围以外的竖向分布钢筋34. 采用桩基础时,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可取房屋高度的( C )A .1/5B .1/10C .1/18D .1/2035.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适用高度最大的结构体系是( D )A .框架B .框架-剪力墙C .剪力墙D .筒中筒36. 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h u /∆的最大限值为( B )A .1/800B .1/550C .1/500D .1/45037. 墙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是基于防止( A )A .剪压破坏B .斜压破坏C .剪拉破坏D .斜拉破坏38.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判定为联肢剪力墙(α为整体系数,[]ζ为肢强系数限值)( A )A .[]10,<αζ≤ζB .[]10,≥αζ>ζC .[]10,<αζ>ζD .[]10,≥αζ≤ζ3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框架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B .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剪切型C .当λ在l~6之间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剪型D .当λ≤1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接近于剪切型40. 高度不超过150m 的一般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为( C )A .底部两层的高度B .墙肢总高度的1/8C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的较大值D .墙肢总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41. .剪力墙的分布钢筋不应..采用( A ) A .单排配筋B .双排配筋C .三排配筋D .四排配筋 42.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是( D )A .8层以上建筑物B .8层及8层以上建筑物C .10层以上建筑物D .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 的建筑物43. 高度不大于150m 的剪力墙结构,其层间弹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 的限值为( D ) A.5501 B.8001 C.9001 D.1000144. 有关壁式框架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计算时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B.可采用D 值法进行近似计算C.比双肢墙的整体系数大D.其受力特点基本上与一般框架相似45. 若要降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系数λ,可采取的措施是( C )A.增加框架的数量B.增加剪力墙的数量C.增加剪力墙的配筋D.增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46. 剪力墙墙肢截面设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墙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受拉屈服竖向分布筋的作用B.一般不允许发生小偏心受拉破坏C.如墙肢是大偏心受压,则需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其平面外承载力D.验算平面外承载力时,不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47.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λ越大,剪力墙数量越多B.λ越小,框架数量越少C.λ越大,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剪切形D.λ越小,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弯曲形48. 框架—剪力墙结构铰接体系中,C f 是综台框架的侧向刚度,即框架产生单位剪切角所需要的剪力,EI e0为综合剪力墙等效抗弯刚度,p f 为作用于综合框架的分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