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旅游及其作用课件
(2)旅游活动顺利进行,还需要哪些社会条件?(外部条件) ➢ 安定的社会条件 ➢ 经济的发展 ➢ 科技的进步 ➢ 便捷的交通条件
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进步。(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 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 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
二、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 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 组成。
❖ 行——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 食、宿——旅游饭店是向旅游者提供住宿和
餐饮等服务的多功能场所。 ❖ 游——旅游的核心,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 购、娱——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一、拉动经济发展 ① 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 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
教材研读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3. 发展
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发展国内 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带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④ 社会文化 繁荣 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大量就业机 会;促进文化交流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思考: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 展的一大原动力?
旅游途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放松的心情、鼓鼓的行囊、有趣的照片、浪漫的感受
旅途归来,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
好吃的、纪念品、照片、视频、奇闻异事、 文化知识、省钱攻略、惊险遭遇……
出游距离延 长
休闲型旅游 占绝对优势
旅游空间扩 大化
3、旅游活动
(1)定义: 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娱乐、
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 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人们在社会文化 生活中的一种休闲性活动。 (2)旅游活动的三要素(组成)
①旅游的主体——旅游者 ②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③旅游的中介体——旅游服务业
关于现代旅游及 其作用
第一节 现代旅游
一、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
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的 旅行家和商人。
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 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 称为"千古奇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
汉代 张骞
东晋 法显
唐朝 玄奘
明朝 郑和
1.古代旅行的特点
(1)事务性出游为主
(3)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按旅游区域分 国内旅游: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全国性旅游 国际旅游: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谈谈现 代旅游的特点?
4.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1)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具备哪些个人条件?(个人条件) ➢ 经济条件 ➢ 闲暇时间 ➢ 动机(即旅游的愿望)
影响区域环境
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 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 ,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 3.(2015·山东文综) 阅读材料,完成问 题。
❖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 主的四川省某景区 平均海拔4 800多米, 景区游客数量季节 差异明显。下图为 该景区某年各月游 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 马可波罗——商人 ➢ 徐霞客——学者 ➢ 张骞、郑和——大臣 ➢ 法显、玄奘——僧人
(3)距离较短 (4)没有专业化的旅游服务
2.旅游的发展
1841年7月5日 托马斯·库克 通济隆旅行社 标志着近代旅
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商业性旅游的鼻祖 20世纪50年代
新科技革命→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 日趋稳定→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强
一个重要途径。 ③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 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 促进文化交流
三、影响区域环境
1. 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2. 如果旅游和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
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的特点
交通条件的改善(超音速大型客机)→世界 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现代旅游快速发展
历史阶段 时间 旅游需求 旅游目的
旅游空间
旅游活动的发展阶段
古代旅游 近代旅游 现代旅游
1841年以前 1841-1950 1950年以后
个体需求 群体需求 大众需求
事务性的出 游占绝大多 数
出游距离较 短
消遣性、娱 乐性旅游明 显增多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 月份的原因。
❖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 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 解析:
❖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7、8月份游客数量 众多。其原因从题干“平均海拔4 800多米” 可以看出,7、8月天气凉爽,再加上该季节 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明显,风景优美;从客 源市场来说,正值暑假,客流量大。
❖ 第(2)题,游客数量的季节分布不均会产生旺 季的环境压力、淡季的收入差异,不利于对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答案:
❖ (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 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 (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 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 区环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
· ➢ 马可 波罗——经商
➢ 徐霞客——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不贵空谈而贵实行,所谓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最后确定了“探江河发源、寻三大龙脉”的目标。
➢ 张骞、郑和——出使西域,七下西洋,乃出于社会政治文化的需要,社 会意义分量超重。
➢ 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研习佛法
(2)局限于一定的社会阶层的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