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期末复习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期末复习资料

16.平衡扭转:若结构的扭矩是由荷载产生的,其扭矩课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协调扭矩:另一类是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的协调使截面产生的扭转。
17.偏心受压构件分为:单向偏心受压构件,双向偏受压构件。
当ξ<=ξb,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压碎,肯定为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反之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7.结构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因素。按时间的变异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8.结构抗力R是指整个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即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承载能力、刚度等。
9.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齐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即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所达到呃使用年限。
14.T形截面受弯构件按受压区的高度不同分:第一类T形截面,中和轴在翼缘内。第二类T形截面,中和轴在梁肋内。
15.剪切破坏的形态:斜拉破坏(整个破坏过程急速而突然,破坏荷载与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相当接近,破坏前梁的变形很少,并且往往只有一条斜裂缝。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剪压破坏(这种破坏有一定的预兆,破坏荷载较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过高。但与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相比,减压破坏仍属于脆性破坏),斜压破坏(破坏荷载很高,但变形很小,亦属于脆性破坏)。
12.基本假定:截面应变保持平面。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规定取用。
13.双筋矩形截面适用情况:1.结构或构件承受某种交变的作用,使截面上的弯矩改变方向。2.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大于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而截面尺寸的材料品种等由于某些原因又不能改变。3.结构或构件的截面由于某种原因,在截面的受压区预先已经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受力钢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期末复习资料
———————————————————————————————— 作者:
———————————————————————————————— 日期:
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点:就地取材,节约钢材,耐久、耐火,可模性好,整体性好,刚度大,变形小。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性质较脆。
10.轴心受拉(压)构件:纵向拉(压)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
轴心受力构件中配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纵向钢筋的作用是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箍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纵向钢筋,使其在构件制作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错位。
11.受弯构件的破坏特征:少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开裂,裂缝便急速开展,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坏),适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由于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呗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特定的值时,构件的破坏特征又发生质的变化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压区的混凝土呗压碎而引起,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不屈服)。
18.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结构构件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大盛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耐久性(在正常的维护下,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不发生锈蚀和风化现象)。
2.钢筋塑性性能:伸长率,冷弯性能。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3.规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3)度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以N/mm2计)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
膨胀:混凝土在水中或处于饱和和湿度情况下结硬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骨料的级配好、弹性模量大,收缩小。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大,收缩小。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400MPa以上钢筋,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承受重复荷载的,不应低于C30。
6.粘结力的影响因素:化学胶结力(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短角钢等方法来提供锚固力)。
19.裂缝的控制等级分为三级::正常使用阶段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正常使用阶段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正常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
第1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