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
科技兴农: 新产品、新技术、无土栽培等
食民 以以 农食 为为 先天
农业
目录
01 农业分类及其重要性 02 农业的地区分布 0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分类及重要性: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 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种植业 渔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林业
衣、食、住、工业生产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小组合作活动:在地形图贴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
课外拓展:
新型农业
“外向型农业”是指以出口创汇为主体的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 面向国际市场。
“旅游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 动。旅游活动的内容除浏览田园风光外,还有灌溉面积垂钓、采摘果实等 农事活动。
“精确农业”是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它的特 点是“精确”,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做到精确作业、精确施 肥和精确估产。
劳动力
交通
课堂练习: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 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A地距城市近,交通便利,适宜发展花卉,发展肉、乳、 禽、蛋等;B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距城 市较远,适宜发展种植业;C为山地,地形崎岖,适宜 发展林果业;D为河流,适宜发展渔业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蛋生产,你 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课堂总结:
种植业
分类
畜牧业 林业
———国民经济基础
农业
渔业
东耕
东西差异: 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 西牧
地区分布不均
南:水田 水稻、甘蔗、油菜、一年两熟/三熟
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 北:旱地 小麦、大豆、花生 一年一熟/一年
两熟/两年三熟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然因素: 光、热、水、土 社会经济因素:技术、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
新疆牧区
中国四大牧区之一
四大牧区
西藏牧区
中国四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牧区
中国四大牧区之一
青海牧区
中国四大牧区之一
春小麦、 一年一熟 大豆、甜菜
冬小麦、 一年两熟
东北
花生、棉花 两年三熟
旱地
北方
主导因素 降水 秦岭-淮河 热量/气温
水田
南方
水稻、棉花 油菜、甘蔗 一年两熟
华北
种
植
业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 主要农业部门并说明理由(结合地形、气候、土
地利用类型等)5min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降水差异→东耕西牧
农业 类型
东部
西部
种植业
东部湿润、半湿润
林业
东北、西南、东南
渔业
沿海、长江中下游
畜牧业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西部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东部 林地
林地
耕地 淡水渔业
耕地 林地
√1.右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林业
√2.下列地区与其农作物熟制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B.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关中平原一年一熟
D.海南岛一年两熟
3.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地区分布不明显 B.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C.我国西部地区以林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水稻、甘蔗 一年三熟
春小麦 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 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冬小麦 纬度低地区,冬季温度较高,能 进行播种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棉花生长条件:降水少,光照强(大陆性、沙漠气候)
新疆南部
黄河流域 新疆南部
黄河流长江域流域
长江流域
课堂练习:
可行。A地距城市近,城市对蔬菜、花卉、鱼、肉、 乳、蛋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且效益高;
四、科技兴农: 无土栽培、机械化耕作、温室种植、改良品种等
课外拓展: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 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还 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
2017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 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 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 心在全国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 亩;9月下旬,10万亩海水稻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 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 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D.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以长江为界,南北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等方面差异较大
如果你是一名农户,以下这片区域你会发展哪些农业部门?原因是? 因地制宜
林业 地形陡峭,保持水土
畜牧业 牧草多,较为平坦,宜放牧
种植业 地形平坦,临近水源
渔业 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三、影响农业发展因素:
光照 市场
热量
水分
地形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