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尼采哲学的意义生存模式

尼采哲学的意义生存模式

2007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Nov12007第6期(总162期)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16 尼采哲学的意义生存模式3马 毅【提 要】尼采的生存论哲学提供了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生存模式,即生命—创造—生成—超人—永恒轮回。

其中权力意志是生命存在价值的内在动力,它激活生命,不断能动地为生命创造、生成各种可能性的意义存在。

生命的本质内涵是自我创造,不断生成和毁灭,这一过程永恒轮回,在永恒轮回中有可能生成为最高的意义存在即超人。

这一生存模式由于夸大感性和意志而忽视了人存在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尼采哲学 生命意义 意义生存模式〔中图分类号〕B516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52(2007)06-0038-05 西方哲学经过古代的客观本体论、近代的主观知识论到现代的意义生存论三次转向,终于使哲学由关注外在的世界返回到生活世界而关注人本身。

尼采是意义生存论哲学的确立者和代表。

雅斯贝尔斯曾断定:“在尼采的生存性阐释中,有一个健康的观念是标准的,它不可在生理与医学上得以论证,而是以人在自身完整的生存意义上的价值为取向。

”①尼采面对传统哲学设定的虚无存在和现代人平庸颓废的生存状况,以权力意志、超人、永恒轮回等思想,力图要为人的生存和未来发展确认和植入一种真实的生活意义,使人生活在自己建构的意义世界中。

尼采从批判、克服传统形上学的虚无主义哲学出发,肯定现实感性的生活世界和人的肉体生命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这一存在的本质内涵是:肉体生命所表征的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体;权力意志不断扩充人的内在生命力,赋予人的生命以最大的力感和创造性本能;它促使人在各种可能性的生成中自由地按照自己的个性成为自己所是的,并在永恒轮回的生死中走向超人境域。

这是尼采试图为人的意义生存所建立的基本模式。

一 权力意志的生命存在之“力”尼采在他的意义生存模式中首先以权力意志表征生命意义。

生命与权力意志是两个不可分开的概念。

海德格尔曾认为,尼采的权力意志表明形而上学的终结。

其实它是一种新形而上学的标志,其根本点在于以权力意志的生命观与传统哲学否弃生命的意志观和叔本华否弃意志的生命观相抗衡。

尤其是叔本华用生存意志说明世界的恐怖与生命的痛苦和死亡的本质,其目的是宣布万事万物皆无意义。

尼采通过透视主义的方法,发现了“激励自身追寻新价值的激情”,而“世界比我们认为的更有价值。

”②“世3 本文为200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L06DZX020)。

① 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②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03页。

・83・界犹如一件自我生育的艺术品。

”①现实的感性生活世界和人的生命丰富多样,如同光彩迷人的艺术世界,并非是单一、不变的。

这个艺术般的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意志的内涵则为“权力”,现在“重新确立对‘生命’的概念也就是权力意志。

”作为新世界的个体生命和作为自身价值的创造者的程度———“也就是说,能把‘意义’植入历史的程度。

”权力意志与生命价值的创造、生成融为一体,而且生命作为权力意志的表现其目的是获得更强、更大的势力来保存和提高自身、取得支配自然和自身的权力,特别是取得评价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权力,因而权力表征着生命的质量和意义的界限。

如果“权力”象征着生命的追求、趋向之力,“意志”则是生命的内在潜力,是生命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不断积蓄的、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力,因此意志是创造。

“作为我们熟知的存在形式的生命,仅仅是积蓄力量的意志;”即“最基本的和最内在的仍旧是这种意志。

”这一“意志”是生命自身的感性、物质之力,它不仅克服了传统哲学抽象的理性意志,而且超越了叔本华只是“生存”、追求欲望的“匮乏意志”,因为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否定生命力的“衰竭意志”、“虚无意志”。

尼采为了区别传统生命观,给感性生命植入了三种“力”的“意义”:第一,狄奥尼索斯式的“醉力”,即酒神之力。

它具有的“高度的力感”,代表着生命本能力量的过剩、充盈,是战胜人生悲苦的自然生命力量;第二,生命自身的创造潜力。

“意志”是一个创造者。

②意志即人,即是创造者又是评价者,而“评价就是创造”,“他最先给事物以意义,一种人类的意义因此他称自己为‘人’,即评价者。

”人凭借意志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第三,审美的艺术力。

具有审美关照的艺术之力超越一切宗教道德和科学理性,“无论抵抗何种否定生命的意志,艺术是唯一占优势的力量。

”③因为审美的艺术生存意义在于它是“生命的本来使命”和“形而上活动”。

二 生成与创造是生命意义的本质内涵 确立了权力意志的意义生命观后,尼采将他的意义生存模式的本质内涵界定为生成与创造。

尼采反对传统哲学所谓的“‘真实的’世界不是可变的和生成的世界,而是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终结了一切思维、一切变化,主张世界存在的永固性和终极目的性。

尼采断定,真正真实的世界是权力意志世界,即是生成的世界。

“权力意志不是存在,而是生成,而是激情———是产生生成、结果的最基本的事实。

”④这样的生成观和生命价值观被尼采视为“两种最伟大的哲学观点”。

首先,生命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生成与创造。

创造和生成是生命意义的本质内涵,生成的机制是创造,生成的内在动力是权力意志。

“生成的世界”意味着生命存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由于人的本性是“未定型性”,所以生成始终指向生命的多种选择:你可以是什么,也可以不是什么,可以是其所是,也可以不是其所是,总有一种生成代表着真实的存在。

生成还孕育着新的生命意义和创造意志,显示着旧东西的死亡和新东西的不断产生。

从生成论的视阈看,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终极存在和超验的既定目的,一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变化的,生成也是一种差异和偶然。

差异表现着生成的意义的不同,偶然表现着生成的机遇不同。

前者的生成“是在确定程度和力的比例关系,是斗争……”,后者是“创造冲动的互相撞击”。

总之,生成始终欲求着价值和意义的创造,因为“人类的得救不在于认识而在于创造”。

人凭借权力意志的力量创造出合理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如德勒兹所言:“肯定成为权力意志的唯一特性,行动成为力的唯一特性,能动的生成・93・马 毅:尼采哲学的意义生存模式①②④③ 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48、358页。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尼采1:《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36~547页。

成为权力意志的创造性认同。

”①其次,生成具有自我性与纯洁性的特性。

生成是人的自我的生成与实现。

因为“自我表现为某种生成的东西”。

尼采强调人生成意义的个体性、主体性。

不论何种情况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成及生成行为承担责任。

因为权力意志是内在的动因,“假如意志的人不是第一原因,那么人是没有责任的。

”②不能承担生成责任的人就会还原为传统哲学所塑造的“理想人”、“合意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丧失了生存的责任感,到外界去寻求个人生成及生成的行为原因,而且这种生成缺失纯洁性。

“一旦我们给自己虚构了某个对我们是如此如此(上帝、自然)等等负责的某人,也就是说,把我们的生存、我们的幸福和贫困作为意图托靠于他(它),我们也就丧失了纯洁的生成。

”③所以选择生成就是选择了责任,对自我的生成勇于负责任就保证了生成的纯洁性。

尼采之所以推崇个人是“全新的东西”,是因为只有认识到生成的责任感和纯洁性,才会真正创造出生命的意义。

最后,生成与时间不可分。

生成需要时间,离不开时间,时间是生成的条件与方式。

而时间就是永恒的循环。

个人的存在方式虽然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暂时性的特点,但它根植于生成与时间。

时间的确定性使个人生成为自我,时间的不确定性使个人生成为暂时性的存在。

但时间的绵延不断和永恒循环会带来生成的机遇,给生成以最大无限制的创造自由。

生成的存在和生成的不完善在一次次时间的循环中得到自足、成熟和发展,其目的是达到世界的自由和生命的返朴归真。

三 人的超越与超人的生成超人是尼采意义生存哲学设立的全新的生存模式和最高生存境界。

超越人的存在,创造和生成超人是尼采人学的目标和愿望。

超越意味着克服、否定。

欧洲几千年建立的关于“人”的理念和模式:从苏格拉底到康德的“人”都是知识概念和道德理性的承担者,真实的人则遭遇到“理性”与“道德”的压抑和贬斥;基督教世界里的人被塑造为彼岸世界的“神人”“圣人”,世俗世界的现实人则被鄙视、否定。

尼采指出这些“人”的生存模式是“人生之轻慢者,是自己毁坏和自己毒害的人们。

”尼采要超越这些人的生存模式,他要教人类以“超人”的样式存在。

超人否定、超越了生活在理性道德世界、彼岸世界的“人”,肯定人生活在现实感性世界而具有旺盛的权力意志的人。

所以,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即现实的意义,“大地的意义”是人类生存的新的模式与崇高意义。

超人的意义在于:首先,超人不断超越自我,生成发展为完整的人,它超越“末人”的生存模式。

超人的生存价值取向首先要超越自我,人必须肯定自己的生命肉体,但生命肉体迟早会消逝,因此要超越生命本身的存在,这是生命自身的奥秘使然。

“生命必须不断地使自己超越,”追求最大限度的权力意志,并使之进到生命之心底而“永远新生”。

“末人”则相反,追求已经既定存在的生存模式,满足现状而不能走向更高的目标。

尼采强调,人“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桥梁”,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个人,而在于他“未定型”的本性和生成的过程。

尼采用“绳索论”来突出在人生成过程中必须超越人、超越自我,能动地创新和持续不断地尝试创造新的自我,逐步发展为完整的人。

其次,超人是创造者,收获者和快乐者,它超越平庸流俗的生存模式。

尼采提出,超人“没有离开现实,他本身就是现实;在他身上可以找到现实的一切疑惑和恐惧;唯有如此,人才能具有伟大性。

”④超人是现实中的“创造者”,权力意志的生命本质决定人不可能等待,而是积极的创造者,创造的“意欲”,“创造的焦渴”,是人永久的命运。

创造并非一帆风顺,“必有许多次辛苦的死!”“要创造者出现,苦难・0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年第6期 ①②④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③ 尼采1:《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99、260~261页。

尼采:《瞧,这个人》,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和大变乱是必要的。

”①超人也是现实中的“收获者”,创造者“曾经过了一百个灵魂,和一百个摇篮,和一百次分娩之阵痛”,用他的铁锤与炸药击毁了平庸流俗的生活方式,创造出超人的意义世界,获得了新生和属于自己的个性与自由,超人由此成为现实中的“快乐者”,超越了肉体生命,在创造中又不断“长出一种更强的权力和一种更新的超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