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系统的自动控制部分主要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步进电机、传感器、继电器等硬件来完成本单元的动作。
软件部分主要运用了CAD、PLC和组态王等软件工具。
在这次设计中利用PLC 编程来完成机械手单元整个动作。
其中对单元操作进行了分步:如,绘制硬件连线、整个单元的流程图、用CAD软件绘制平面图、用组态王来描述机械手动作的整个过程。
本单元只是现场总线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它完全体现出了现场总线的优点。
第一章是概述,第二章是在这次设计中所用到的工具软件,第四、五章就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通过这次设计,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老师批评指正,给予多多指导。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 机械手; 工作原理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及其意义 (2)1.2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优点及其应用 (3)第二章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软件 (6)2.1 PLC软件 (6)2.2 CAD软件 (7)2.3 组态王软件 (7)第三章硬件部分 (10)第四章软件部分 (16)第五章组态部分 (18)第六章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绪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已在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编程、性能优越、可靠性高、灵活通用和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气动技术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并且已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在机械产品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气压传动的介质来自于空气,环境污染小,工程容易实现。
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它可减少人的重复操作,并且它还可以完成人无法完成的操作,从而大大地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人们一般的理解来看,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似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或者叫自动化装置,它仍然是个机器,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有类人的功能,比如说作业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还能完成各种动作,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根据人的编程能自动的工作,这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编程,改变它的工作、动作、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
到目前为止,工业机器人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机器人,世界总量目前已经销售110万台,这是1999年的统计,但这110万台在已经进行装备使用的是75万台,这个量也是不小的。
总体情况看,日本在工业机器人这一块,是首位的,成为机器人的王国,美国发展也很迅速,目前在新安装的台数方面,已经超过了日本,中国刚开始进入产业化的阶段,已经研制出多种工业机器人样机,而有小批量在生产中使用,这也是整个在日本、美国以及我们国家在工业机器人情况的一些比较。
1.1 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及其意义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
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我国现有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单位200多家 ,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有75家 ,共开发生产各类工业机器人约800台 ,90%以上用于生产中 ,引进工业机器人做应用工程的约500台。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缩短订单处理时间等已成为生产企业的不断追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它们越来越依赖于新一代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近年来,由于个人计算机(简称PC)的高速率和对硬件与软件的几乎无限制的开放,使得PC的应用迅猛增长。
将PC机CPU的高速处理性能和良好的开放性引入到计算机控制领域,形成了基于PC的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机械手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具有独立控制器、程序可变、动作灵活、定位精度高、适用于可变换品种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通用机械手得到迅速发展。
各国大企业工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不同程度实现了工业机械手的计算机控制。
1.2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优点及其应用工业机械手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
它能部分地代替人工操作;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能制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泛采用工业机械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生产上应用的机械手,由于使用场合和工作要求的不同,其结构型式亦各不相同,技术复杂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但它们都有类似人的手臂、手腕和手的部分动作及功能;一般都能按预定程序,自动地、重复循环地进行工作。
此外,还有些非自动化的装备,具有与人体上肢类似的部分动作,结构上与工业机械手是一致的,亦可归属于工业机械手的范畴。
例如,早期就有一种由人直接用绳索牵引进行操作的随动机械手和近期发展起来的由人工进行操纵的机械手(如平衡吊),以及一些就近按钮控制或遥控的非全自动的单循环的机械手等。
机械手的总体设计要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尽可能使之做到结构简单、紧凑、容易操作、安全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经济性好。
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合单机实现自动化生产上出现的许多高效专用加工设备(如各种专用机床等),如果工件的装卸等辅助作业,继续由人工操作,不仅会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亦不能充分发挥专用设备的效能,必然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若采用机械手代替人工上、下料,则可改变上述不相适应的情况,实现单机自动化生产,并为实现多机床看管提供了条件。
如:自动机床及其上下料机械手、冲压机械手、注塑机及其取料机械手等。
2.组成自动生产线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若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卸和输送工件,可使一些单机连接成自动生产线。
目前在轴类和盘类工件的生产线上,采用机械手来实现自动化生产尤为广泛。
如:轴类加工自动生产线及其上下料机械手、盘类加工自动生产线及其机械手、齿轮加工机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等。
3.高温作业自动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如热处理、铸造和锻造等),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采用机械手操作,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汽车钢板弹簧淬火机械手、压铸机用浇铸机械手等。
4.操作工具用机械手握持工具,在高温、粉尘及有害气体环境下进行自动化操作,可以使人脱离恶劣的劳动条件,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如汽车车身等薄钢板的点焊工艺、自动喷漆或自动喷丸清砂工作等。
5.进行特殊作业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原子能的应用,海底资源的开发,星际探索等等都已为人们所熟悉。
但放射性辐射,或海底、宇宙等环境,常常是人体不能直接接触或难以接近的,采用遥控机械手代替人们进行这种作业,既能完成这些特殊作业,又能长时间地安全地进行工作,成为人类向新的自然领域进军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自动化水平。
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总之,工业机械手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是多方面的,为了使机械手能发挥它的更多的作用,还应注意发展其他的辅助设备与之配合。
第二章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软件2.1 PLC软件2.1.1 PLC的结构PLC是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plc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只不过它比一般计算机具有更强的与工业过程相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具有跟适合于控制要求的编程器,具有个适合与工业环境的抗干扰性能。
因此,plc市一中工业控制用的专用计算机,它的实际组成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相同,也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图2.1 plc结构示意图2.1.2 PLC的工作原理PLC与继电器构成的控制装置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继电器控制是并行运行方式,即如果输出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线圈的触点立即动作,只要形成电流通路,就有可能有几个电器同时动作。
而PLC则不同,它采用循环扫描技术,只有该线圈通电或断电,并且必须当程序扫描到该线圈时,该线圈触点才会动作,而且每次它只能执行一条指令,这也就是说PLC以“串行”方式工作的,这种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继电器控制的触点竞争和时序失配等问题。
也可以说,继电器控制装置是根据输入和逻辑控制结构就可以直接得到输出,而PLC控制则需要输入传送、执行程序指令、输出3个阶段才能完成控制过程。
2.2 CAD软件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计算机软件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工程技术的结晶。
CAD技术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和现代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CAD系统已开始从小型计算机向微型计算机转化,从而使CAD技术能在企业中被广泛采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机电、建筑、艺术设计等行业,AutoCAD软件在全球各种CAD软件中独占鳌头。
它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的特点。
根据当今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发展状况,预计CAD技术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有望取得进展:CAD系统的智能化;CAD系统的集成化;CAD 系统的标准化;CAD系统的可视化(包括虚拟设计);网络化的CAD系统。
CAD技术的首要任务是为产品设计和生产对象提供方便、高效的数字化表示和表现(Digital Representation and Presentation)的工具。
数字化表示是指用数字形式为计算机所创建的设计对象生成内部描述,象二维图、三维线框、曲面、实体和特征模型;而数字化表现是指在计算机屏幕上生成真实感图形、创建虚拟现实环境进行漫游、多通道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
CAD的概念不仅仅是体现在辅助制图(图形实现)方面,它更主要地起到了设计助手的作用,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从繁杂的查手册、计算中解脱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行业竞争能力。
2.3 组态王软件组态王开发监控系统软件是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它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