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用药规律
明代的李时珍和清代的叶天士奇经八脉的用药规律可
: 谓炉火纯青 . 奇经药考 (一)明 .李时珍 1.入奇经八脉有茴香 ,秋葵
子 ,马鞭草 ,泽兰 2.入冲脉有 :巴戟天 ,香附 ,川芎 ,
黄芩 ,鳖甲 ,木香 ,当归 ,黄柏 ,白术 ,芦荟 ,槟榔 ,吴茱萸 ,鹿角 ,甘草 , 枸杞 ,王不流行 ,丹参 . 3.入带脉有 :当归 ,白芍 ,川断 ,艾叶 ,龙骨 ,升麻 ,苍术 ,甘草 . 4.入督脉有 :苍耳子 ,细辛 ,附子 ,羊脊骨 , 白果 ,鹿角霜 ,鹿茸 ,鹿角胶 ,藁本 ,枸杞 ,黄芪 ,肉桂 ,狗脊 ,苍术
5.入任脉有 :龟版 ,王不留行 ,泽兰 ,丹参 ,苍术
6.入阴维脉有 : 白芍 ,鳖甲 ,鸡子黄 ,龟版 ,白蔹 ,萆薢
7.入阳维脉有 :黄芪 ,白芍,桂枝
8.入阴跷脉有 :肉桂 ,穿山甲 ,虎骨 ,木瓜
9.入阳跷脉有 :防己 ,穿山甲 ,虎骨 ,木瓜奇经药考 (二 )清 .叶天士1.奇经八脉隶属肝肾 . 2.督脉为病 :背寒怄偻 ,椎尻气坠 .
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 带脉为病 :腰酸
带下 ,久遗久漏 . 维跷为病 :因维跷主一身纲维 .病则倏起
寒热 ,步态不调 ,下肢萎痹无力 . 3.奇经八脉病机 :或因先天不足 ,肝肾素亏 ,久病缠绵 ;或因内伤情志 ,导致八脉伤损 . 4. 奇经八脉通补方 :景岳全鹿丸 ,叶氏青囊斑龙丸 ,香茸丸 ,龟鹿
二仙膏等 . 5.通补奇经法 :用填精养血药时,同时用辛香之品,使补而不滞 ,恢复八脉功能 .(1) 填精养血药 :鹿角 ,鹿茸 , 当归 ,羊肉 ,河车 ,龟版 ,阿胶 ,动物脊髓等 .(2) 辛香之品 :麝香
(引药向上 ),小茴香 (引药横向 ),降香 (引药向下 ),生姜 (引药由
脏向皮 ),细辛 (引药由皮向脏 ) 6.奇经八脉病症共有临床
表现:腰脊酸软 ,或少腹隐痛 ,或遗精崩漏 ,或下肢萎痹无力等.
7.叶氏治八脉病 :(1)八脉伤损症 :用温养药 ,如鹿角 ,鹿茸 ,
鹿角霜 ,桂枝 ,羊肉 ,当归 ,生姜等 .(2)八脉病导致精血亏损
症(无力 ):主用血肉有情之品.阳虚:鹿角,鹿茸,鹿角霜,羊肉,羊肾 ,河车等温肾助阳 .阴虚:龟版,阿胶,人乳,天门冬等
填精补血 .8.诸药物入奇经八脉考 :(1)鹿角 ,鹿茸 ,鹿角
霜:能通督脉之气 .(2)巴戟天 ,枸杞 ,肉苁蓉 :能补冲脉之气 .
(3)龟版 :补任脉之血 .(4)当归 :补冲脉之血 .9.龟得阴
气最足 ,善通任脉 ;鹿得阳气最足 ,善通督脉 .奇经药考(三)
清.严洁施雯洪炜著>茴香,入奇经.秋葵子,入奇经.巴戟, 入冲脉 .马鞭草 ,入奇经 .香附 ,入冲脉 .川芎 ,行冲脉 .实芩 ,行冲
脉 .鳖甲 ,行冲脉 .木香 ,主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 .当归 ,主冲脉为病 , 逆气里急 ,带脉为病 ,腹满 ,腰溶溶如坐水中.黄柏 ,主冲脉逆气 . 白术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脐腹痛 .芦荟 ,主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槟榔 ,主冲脉逆气里急 .苍术 (本书缺 ,据别本补 :入任冲脉 ,亦入带脉 ,亦入督脉 ,主腹满痞胀 ).吴茱萸 ,主冲脉逆气里急 .苍耳子 ,走督脉 .细辛 ,主督脉为病 ,脊强而厥 .附子 ,主督脉 ,脊强而厥 .
羊脊骨 ,通督脉 .白果 ,通督脉 .鹿角霜 ,通督脉之气舍 .鹿茸 ,通督脉之精室 .鹿角胶 ,温督脉之血 .龟板 ,通任脉 .藁本 ,主督脉 .脊强而厥 .鹿衔 ,补温冲督之精血 .杞子 ,补冲督之精血 .黄芪 ,主阳维
为病 ,苦寒热 .督脉为病 ,逆气里急 .白芍 ,主阳维寒热 ,带脉腹痛 . 桂枝 ,走阳维 .防己 ,入阳跷 .肉桂 ,通阴跷 ,督脉 .穿山甲入阴阳二
跷.虎骨 ,入阴阳二跷 .川断 ,主带为病 .艾,治带脉 ,病腹满 ,腰溶溶如坐水中 .龙骨 ,治带脉为病 .王不留行 ,通冲任二脉 .泽兰 ,调病伤八脉 .升麻 ,缓带脉之缩急 .甘草 ,和冲脉之逆 ,缓带脉之急 .
丹参 ,益冲任 .(据别本补 :金毛狗脊 ,入督脉 ,温阳祛湿 ,下浊利尿 ) 奇经八脉脉诊1.寸口脉直上直下如弓弦,见于浮候的,为督脉的病脉象.2.牢脉为冲脉的病脉象.3.紧脉为任脉的病脉象.4.寸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
而向里的,可以决断为阳跷脉的病脉象.5.尺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而向里的,可以决断为阴跷脉的病脉象.6.关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而向里的,可以
决断为带脉的病脉象.7.脉自尺部外侧斜向前行而达寸部的,为阴维脉的病脉象.8.脉自尺部内侧斜向前行而达寸部的,为阳维脉的病脉象.奇经八脉为病说1.督脉有病,发生脊强癫痫.2.任脉有病,发生七疝瘕块.3.冲脉有病,则内部气逆上冲,急迫不安.4.带脉有病,则有带下,脐痛,遗精等.5.阳维脉主一身之表.有病则发生恶寒发热,目眩和僵仆
等.6.阴维脉主一身之里.有病则发生心痛,胸胁刺
痛等.7.阳跷脉起于足跟中,经外踝上行.有病则外
踝以上肌肤弛缓,内踝以上肌肤紧急等.8.阴跷脉起
于足跟中,经内踝上行.有病则内踝以上肌肤弛缓,外踝以
上肌肤紧急等.阳虚 :鹿角 ,鹿茸 ,鹿角霜 ,羊肉 ,羊肾 ,河车
等温肾助阳 .阴虚:龟版,阿胶,人乳,天门冬等填精补血.
8.诸药物入奇经八脉考:(1)鹿角 ,鹿茸 ,鹿角霜 :能通督脉
之气 .(2)巴戟天 ,枸杞 ,肉苁蓉 :能补冲脉之气 .(3)龟版: 补任脉之血 .(4) 当归 :补冲脉之血 .9.龟得阴气最足 ,善通任脉 ;鹿得阳气最足 ,善通督脉 .奇经药考(三)清.严洁施
雯洪炜著 > 茴香 ,入奇经 .秋葵子 ,入奇经 .巴戟 ,入冲脉 .马鞭草 ,入奇经 .香附 ,入冲脉 .川芎 ,行冲脉 .实芩 ,行冲脉 .鳖甲 ,行冲脉 .木香 ,主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 .当归 ,主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 , 带脉为病 ,腹满 ,腰溶溶如坐水中 .黄柏 ,主冲脉逆气 .白术主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 ,脐腹痛 .芦荟 ,主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 .槟榔 ,主冲脉逆气里急 .苍术 (本书缺 ,据别本补 :入任冲脉 ,亦入带脉 ,亦入督脉 ,主腹满痞胀 ).吴茱萸 ,主冲脉逆气里急 .苍耳子 ,走督脉 . 细辛 ,主督脉为病 ,脊强而厥 .附子 ,主督脉 ,脊强而厥 .羊脊骨 ,通督脉 .白果 ,通督脉 .鹿角霜 ,通督脉之气舍 .鹿茸 ,通督脉之精室 . 鹿角胶 ,温督脉之血 .龟板 ,通任脉 .藁本 ,主督脉 .脊强而厥 .鹿衔 , 补温冲督之精血 .杞子 ,补冲督之精血 .黄芪 ,主阳维为病 ,苦寒
热.督脉为病 ,逆气里急 .白芍 ,主阳维寒热 ,带脉腹痛 .桂枝 ,走阳维.防己 ,入阳跷 .肉桂 ,通阴跷 ,督脉 .穿山甲入阴阳二跷 .虎骨 ,
入阴阳二跷 .川断 ,主带为病 .艾 ,治带脉 ,病腹满 ,腰溶溶如坐水中.龙骨 ,治带脉为病 .王不留行 ,通冲任二脉 .泽兰 ,调病伤八脉 .
升麻 ,缓带脉之缩急.甘草 ,和冲脉之逆 ,缓带脉之急 .丹参 ,益冲任.(据别本补 :金毛狗脊 ,入督脉 ,温阳祛湿 ,下浊利尿 )奇经
八脉脉诊1.寸口脉直上直下如弓弦,见于浮候的,为
督脉的病脉象.2.牢脉为冲脉的病脉象.3.紧脉为任脉的病脉象.4.寸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
而向里的,可以决断为阳跷脉的病脉象.5.尺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而向里的,可以决断为阴跷脉的病脉象.6.关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而向里的,可以
决断为带脉的病脉象.7.脉自尺部外侧斜向前行而达寸部的,为阴维脉的病脉象.8.脉自尺部内侧斜向前行而达寸部的,为阳维脉的病脉象.奇经八脉为病说1.督脉有病,发生脊强癫痫.2.任脉有病,发生七疝瘕块.3.冲脉有病,则内部气逆上冲,急迫不安.4.带脉有病,则有带下,脐痛,遗精等.5.阳维脉主一身之表.有病则发生恶寒发热,目眩和僵仆
等.6.阴维脉主一身之里.有病则发生心痛,胸胁刺
痛等.7.阳跷脉起于足跟中,经外踝上行.有病则外
踝以上肌肤弛缓,内踝以上肌肤紧急等.8.阴跷脉起
于足跟中,经内踝上行.有病则内踝以上肌肤弛缓,外踝以
上肌肤紧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