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律法规
一些单位的消防现象二
一些单位的消防现象三
一些单位的消防现象四
是不是单位里每个人都具有法律所规定 的单位消防职责?
——特定身份决定的特定法律义务
消防工作人员的分类及职责
1、消防安全责任人 2、消防安全管理人 3、消防安全执行人
消防安全责任人
■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第4 条规定: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 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 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通常,烟头引起火灾首先要经过一段 较长时间无火焰的“暗烧”,使可燃物质 受热氧化,并且温度久聚不散,尔后才能 逐步发展到有火焰的“明烧”,最后蔓延 扩大形成火灾。这段时间一般要数10分钟, 有的要数小时乃至10多小时,而且大多发 生在夜间。所以香烟引起的火灾往往发现 较迟,等到大火烧起来了才被人们察觉, 影响火灾的及时扑救。
关注 消防 珍爱 生命 共享平安每一天
授课内容
1、消防法律法规的概述与历史沿革
2、《消防法》、新《四川省消防条例》、 新《成都市消防条例》
第一章 消防法律法规的
概述与历史沿革
消防法律法规概念 ——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 活动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我国社 会主义法制在消防监督管理上的一种具体 表现形式,属于我国行政法的范畴。
AB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固体、 液体、气体火灾的扑救。大 部分场所均适用。
B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液体火灾和 气体火灾。对加油站、加气站及 单纯的电气火灾等适用
第十七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 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 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 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 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 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
2010年3月30日,位于温江区的“成都万 友长安汽车备件配送中心”因电焊操作人员孙 强无证上岗、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结束 后也未对现场进行安全复查,发生火灾。火灾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94万多元,酿成近年来 成都最严重的一起火灾。
11•15上海高层住宅大火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 起火,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 大火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受伤。事故原因查明是由 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 依法刑事拘留,还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 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 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以及有关部 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常用消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四川省消防条例 3、成都市消防条例 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
消防立法情况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一次立法是在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通过; 第二次《消防法》修订是在2008年10月 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二、消防法所规定的消防工作原则 1、政府统一领导(消防法第三条) 2、部门依法监督(消防法第四条) 3、单位全面负责(消防法第五条) 4、公民积极参与
三、消防法所实行的消防工作责任制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消防安全主体的法 定责任。主要包括: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消 防机构、行政主管部门与单位等消防安全主 体的职责。
五是廉政建设方面。《消防法》规定,公安 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的职权 和程序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 检查,做到公正、严格、文明、高效;不得收取 费用,不得利用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 安全检查谋取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 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 牌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为什么吸烟容易引发火灾?
无数的事实表明,吸烟容易引起火灾。 在美国、日本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火灾 原因中,因吸烟而引起的火灾总是高居首 位。我国因吸烟引起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 和人员伤亡也触目惊心。
经测试,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摄氏 度,中心温度可达700-800摄氏度。一般来 说,香烟持续燃烧的时间约为10-20分钟, 剩下的烟头还可继续燃烧1-4分钟。然而家 庭常见可燃物质的燃点和自燃点却很低, 如棉、麻、毛、纺织物、纸、家具等的燃 点只有200-300摄氏度,而香烟点燃后的温 度比这些固体可燃物的温度一般都要高出23倍。因此,未熄灭的烟头是足以引起固体 可燃4年12月8日, 新疆克拉玛依市的 友谊馆发生火灾, 造成参加文艺会演 的中小学生、老师 等死亡223人,受 伤130人,直接损 失100万元的惨剧。
2、关于在危险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规定 消防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禁止在具有 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 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 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 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 定。”
洛阳12.25大火责任追究
王成太 (肇事人),重大责任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有期徒刑13年 赵宇(店长) ,重大责任事故罪,包庇罪,有期徒刑9 年 李志坚(总经理)、卢大周(总经理助理)分管商厦消 防安全工作 ,消防责任事故罪,有期徒刑7年。 张海英(工会主席),杜克军(后勤部长)玩忽职守罪, 有期徒刑7年。
关于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的消防工作职 责
一是宣传教育方面。 规定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
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
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 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 工作。
公安部:消防宣传六进
进单位 进学校 进社区 进农村 进家庭 进景区
二是监督执法方面。规定公安机关消 防机构应当依法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实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 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 全检查、消防产品监督检查、消防监督检 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行政处罚,并依 法实施临时查封、传唤等措施,依法实施 强制执行;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 责令停产停业,提出意见并由公安机关报 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
巡查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 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 演练
参加消防演练,才能遇火不慌
各单位均要在本单位或重点部位进行疏散演 练,我们作为工作 、学习或生活在这一环境之中 的每个人,应积极主动参加,只有有了疏散常识 和亲身经历,你才会遇火不慌。
请牢记:要想遇火不慌, 必先练。
一些单位的消防现象一
2、《四川省消防条例》
1999年10月14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最新修订,2011年5月27日,四川省第十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 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3、《成都市消防条例》 2010年6月18日,由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 过; 2010年7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 2010年11月9日起施行。
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
一是 在总则中规定,任何单位都有维护消防 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 务;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 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消防法5条、6条) 二是 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 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法16条)
3、关于电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人员要 求的规定 消防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进行 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 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 程。”
2005年10月25日18时05分,位于双流县的成都港府家 具实业公司海棉车间因电焊工操作电焊时,电焊渣溅入海 棉内引燃物蔓延成灾,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31.2万元;
三是灭火救援方面。规定公安消防队承 担火灾扑救工作,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 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 急救援工作;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 救,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 扑救火灾的需要,调动指挥专职消防队参 加火灾扑救工作。
四是队伍建设方面。规定公安消防队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 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火灾 扑救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对新建立的专 职消防队予以验收,对专职消防队、志愿 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即容易发生火灾和一旦发生火灾危及人
身和财产的有重大影响的部位。如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医院病 房。“防火标志”是指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的禁烟禁火等 各种文字、符号的警告标志)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 巡查记录(公共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
巡查应当至少每二个小时一次,医院、养老院、 寄宿制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
学习消防法规的 目的和作用
目的:
1、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义务和责任 2、明确个人的消防安全义务和责任
作用:
1、单位内部消防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2、火灾事故发生后依法进行责任追究的 基础和依据
消防法律法规历史沿革
(一)古代的消防法规 1、唐朝的《永徽律》中有关火灾刑罚的共七 条,对违反防火与救火法令,对失火、放火等各 种违反行为都作了具体的刑罚规定,宋代的火灾 法律基本上沿用了唐朝的规定。 2、明代的刑律较前代更加完备,明确区分了 失火罪和放火罪,补充了看守人员趁失火之机侵 吞财物者以监守自盗论罪等条款 。清代的《大清 律例》基本上沿用了《大明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