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课进校园——合作学习新样态》培训心得体会

《创课进校园——合作学习新样态》培训心得体会

《创课进校园——合作学习新样态》培
训心得体会
2018年4月1日,中国教师报“创课进校园”走进我们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主题是“合作学习新样态”。

做为一名八十五中人,我才能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700多名专家、学者、校长及一线教师一起参加这么大型的全国性活动,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

通过好课观摩,专家沙龙,主题沙龙,一场场听觉与视觉的盛宴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欣喜地看到了合作学习的新样态。

本次活动生成了关于“合作新样态”的七大观点:一是从外部推动下的合作学习走向由内而生的主动合作学习。

二是不仅关注学,还要关注“习”,即从合作预习、复习、练习等维度做系统完整的开发,构建完整的“学”与“习”高度融合的合作体系。

三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元的,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的需要不同的合作方式。

四是合作学习要植入多样的思维工具、学习工具来提升课堂效率。

五是合作学习既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课堂外、生活中。

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为未来生活方式做准备的生活方式。

六是
合作既重视说,还要重视听。

七是合作学习既发生在生生、师生之间,也发生在师师之间。

结合生成的七大观点,回顾那天听的课,秋艳老师《乡愁》一课,声情并茂,感情丰富诗意灵动,循循善诱;郑艳红老师温声细语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

她们上课的点滴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浮现。

在她们的课堂上学生流露出对学习最原始、最澄澈的欢喜和热爱,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

创课进校园作为一项综合创新工程,创课将引领一种趋势,创课型教师也将更受学生欢迎。

通过风格各异、彰显创新价值好课的聆听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各位老师的教学智慧,也使我深深感受到创课型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专家沙龙环节陈静静博士《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中讲到在做课堂观察员时发现的三个问题: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学困生的“死循环”;虚假进度与真实学习的落差。

这三个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中很普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学生外,还要真真实实做一名观察员,以此来发现孩子的学习困难和解决方式;反思自己的教
学实践。

陈博士讲到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会乱的原因是因为不会倾听。

从陈博士的分析中,我认为以后的课堂上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做到内心沉稳、安静;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把握好难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把学生进行分层或者区别对待;放慢课堂节奏,放慢语速,给孩子理解和思考时间;能够常常弯下身去,对学生侧耳倾听,当学生的发言不够流利操作不够规范的时候,也要够耐心听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的发现与自身的教学预设发生矛盾时,不急躁,能够理解和顺应学生的思考轨迹。

在信息课堂中小组合作中易出现的最明显的问题:学困生等、靠、要严重,甚至直接让其他人帮其操作;只顾自己操作,不愿合作;重合作形式轻合作内容、效果等。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只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内容选取不合理,未讲究合作的策略,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不合理,不会倾听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做好学情观察员,记录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精心设计学习合作的内容,学会倾听,努力形成
学习共同体,让合作真实的发生,让学习真实地发生,积极向创课型教师靠近,做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