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事故现场辐射源的侦检和防护实验(精)

模拟事故现场辐射源的侦检和防护实验(精)

(3)辐射侦察“三要素”。这三个量缺一不可,否四 理论分析4
★测量动作
A 测量剂量率; B 测量完毕。
★读数、记录
看:先看量程,后看刻度;
动作要领是: 算:剂量率(照射率)=刻度
×量程; 读:根据心算结果,直接读出剂量
率的数值,单位可以不读。
填写侦检报告表
探测仪器通过对被测放 射源的谱线与已知的谱线 的比对,确定出被测源的 类型。
四 理论分析3
辐射侦检技术
辐射侦检方式及手段 路线的选择 测量点的选择 剂量率的测量
四 理论分析4
辐射侦检方式
辐四射理侦论检分技析术4
(1) 方向侦检(路线侦察) (2) 地域侦检 (3) 定点监测
辐射侦检手段
移动放射源时应使手臂伸直,尽量使源远 离身体;
使用或处置放射源时,最后应把源放入铅 罐密封;
最后移交有关的环保部门运走封存。
封闭回收
收集辐射源的物质进行隔离
四 理论分析6
警戒设置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四 理论分析6
四 理论分析6
实验步骤
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探测仪器的准备:
检查PM1402便携式射线侦检仪(注意读数单 位),安装主机的电源,是否和γ射线探头各一个; 放射源几枚、准备好侦检报告表、笔、源的回收 桶、铅罐等;拿出防辐射服、眼镜、手套。
PM1402便携式射线侦检仪主机和γ 射线探头各一个;
放射源几枚;
高纯锗探测器一台。
实验原理
三 实验原理
放射性物质不断地放出α射线、β射线和γ 光 子,对周围环境和其中的人员造成一定的 危害;
核辐射进入核辐射探测器灵敏体积后与探 测介质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离效应、发光现 象、物理或化学变化,探测器能够输出直 接或间接地反映核辐射种类、强度、能量 或核寿命等的信息。
三 实验原理
探测仪器通过对被测放射源的谱线与已知 (现有内存)的谱线的比对,确定出被测 源的类型;
各种放射源对任何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危 害,所以对其进行防护和处置是必要的。
理论分析
四 理论分析
之一:核辐射及辐射剂量(率)单位 之二:放射性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之三:核辐射的探测及辐射粒子的鉴别 之四:辐射侦检技术 之五:对辐射源的搜索与定位操作 之六:注意事项(个人防护、源的取放及
警戒设置)
核辐射
放射性是放射性物 质的固有特性。
常见辐射有三种: 射线 射线 射线
四 理论分析1
剂量(率)单位
四 理论分析1
剂量单位
戈瑞 (Gy) 单位质量(千克)的物质吸 收的能量(焦耳), 1Gy=1 J/kg
剂量率单位:
Gy/h 弄清楚单位,记录数据一定要标明单位。
四 理论分析4
机 器 人
理论分析四
机载辐射仪示意图
剂量率的测量
四 理论分析4
(1)测量剂量率(照射率)是指使用剂量率仪(辐 射级仪或辐射仪)测量某处(距离地面0.7~1 米)的剂量率大小。
(2)放射性沾染区地面剂量率(照射率)数值是与 时间、地点相关的,因此,要求测量中必须同 时记录测量时间、测量地点和剂量率数据。
四 理论分析4
辐射侦检报告表
序号 1 2 3 4 6 7
测量地点
测量时间
受 照 剂 量(Gy/h)
剂量率(cGy/h)
年月日
说明
本次、累积
班 组: 组长:
记录员:
对辐射源的搜索与定位操作
四 理论分析5
“探测仪器测量值”与“入窗口相对于源的朝向”的关系
窗口
放射源
窗口
窗口
同一位置测量时,越是正对测量值越大。
步骤二:现场分组组建侦检分队:程序的组织 (两人测量,两人警戒,一人记录)。
步骤三:做实验前核事故现场的个人防护:穿着 核防化服、戴好眼镜和手套。
五 实验步骤
步骤四:安装连接好探测器,并给以预加压, 以备后用。
步骤五:提取放射源,做好源出入库的记录; (专人)藏匿放射源为试验做准备;
《模拟事故现场辐射源的 侦检和防护》实验
王孔森
2009.5
实验指导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理论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及处理 问题讨论
核辐射及辐射剂量(率)单位; 放射性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核辐射的探测及辐射粒子的鉴别; 辐射侦检技术; 对辐射源的搜索与定位操作; 注意事项(个人防护、源的取放及 警戒设置)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加强事故现场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防 护服的穿戴);
培养团队协作、组织现场侦检的能力;
训练并掌握辐射源的侦检(搜寻)与定 位操作和对核素类型鉴别的方法。
学习辐射源的屏蔽处置(源的取、放) 的技能。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核防护服六套,六付眼镜、手套、 镊子等,铅罐一个,回收桶一个;
(2)路线与间隔: 在云迹区所选的侦察路线一般垂直热线方向,
路线间的间隔一般取: 危区1~3KM,中轻区3~ 5KM,远区5~10KM.
在爆区的上风和侧风方向,侦察路线可指向爆心。
测量点的选择
辐四射理侦论检分技析术4
(1)按距离定点 (2)按明显方位物(或明显目标)定点 (3)按剂量率(照射率)定点
简化搜索路线的确定
D C
四 理论分析5 源
B 开始位置
A
ABCD等依次为测量位置,红线为测量方向和大小,黑虚线表示前进方向。
个人防护要求
四 理论分析6
穿戴好核防化服; 戴好手套和眼镜。
源的取放
四 理论分析6
穿戴好防护服,做好自我保护; 操作熟练,行动迅速; 取放放射源要轻拿轻放;
问题讨论:
八 问题讨论
在事故现场个人防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何要用铅砖对放射源进行屏蔽?
对事故现场辐射源侦检和防护过程中应注 意什么?
谢谢
王孔森
放射性污染的类型
四 理论分析2
辐射污染的 两种形式
污染物扩散分布类型 固定放射源类型
四 理论分析2
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
环境污染
人员污染
四 理论分析2
+4d
+5d
说明侦检、处置的必要性
辐射的探测
四 理论分析3
探测装置探测原理示意图
辐射粒子的鉴别
类似于不同的人具有不 同的指纹,不同的放射源 放出的射线谱线也不相同。
步骤六:按所学辐射侦检技术知识和要求搜 寻放射源、确切定置(注意数据的记录) ;
步骤七:利用高纯锗探测器确定源类型和活 度;
五 实验步骤
步骤八:用屏蔽方法处置放射源 :把放射源 置入铅罐,并利用回收桶把放射源收走。
步骤九:处置后,对环境进行测量,看是否 符合标准 ;
步骤十:有必要时,进行个人洗消(本步骤 试情况而定有或无);
三 实验原理
通过辐射侦检查明核事故发生后放射性沾 染造成的环境核辐射分布情况,获取环境 核辐射真实数据;
对特定的放射性核素,其放出的 射线、 射线的能量是一定的,这种核素与其射线 能量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称为放射性核素的 能谱,它是后来放射性谱仪测量技术的理 论基础。而射线则没有特定的能量,但有 最大值,它的能量范围0~Emax;
(1) 徒步侦检
A适用于小区域; B适用特殊情况; C灵活。
(2)乘车侦检
适用于远距离大范围
辐四射理侦论检分技析术4
(3)航空(或遥控无人机)侦察
适用于人员不可到达的地方
路线的选择
辐四射理侦论检分技析术4
(1)侦察路线选择依据: A 云迹线方向; B 地面剂量率分布特点; C 部队行动和配置情况;
步骤十一:整理收拾仪器装备,结束战斗; 步骤十二: 总结实验过程,讨论分析改进策
略。
六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数据记录及处理:
针对现场测量值,画出剂量率的分布图
实验结果
何时何地发现有放射源?
七 实验结果
放射源为何种类型?其活度为多少?
处置前,源附近辐射剂量为多少?处置后 该地点辐射剂量又为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