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一历史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编制人:郭兰波复核人:使用日期:2012.9.24编号:07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都江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自主学习】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到______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我国至迟在__________已使用牛耕,__________牛耕进一步推广。
______是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______和牛耕的推广,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显著提高。
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
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__________的美称。
5、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
掀起变法运动。
其中,以秦国的__________效果最显著。
6、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___________逐步确立起来。
____________代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展示探究】
1、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3、说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4、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开始出现铁农具
B、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春秋末年牛耕进一步推广
D、春秋时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
2、春秋时期,生活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使用青铜工具
B、重视使用肥料
C、使用铁农具
D、人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3、中国古代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西周早期
B、西周晚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战国时期四川的水利工程是()
A、青城山
B、都江堰
C、郑国渠
D、随县编钟
5、商鞅变法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
B、建立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
D、奖励耕织
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军队战斗力提高的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
B、建立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
D、奖励耕织
7、商鞅变法中,能使秦国国富兵强的措施有()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推广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变法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称霸天下的欲望
C、缓和阶级矛盾
D、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强大
二、说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