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编码器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二、感应同步器 三、磁栅位移传感器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1、光栅的构造:
3 2 1
4
1.标尺光栅 2.指示光栅 3.光电元件 4.光源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2、工作原理
把两块栅距W相等的光栅平行安装,且让它们的刻痕之间 有较小的夹角θ时,这时光栅上会出现若干条明暗相间的条 纹,这种条纹称莫尔条纹,它们沿着与光栅条纹几乎垂直的 方向排列,如图所示。
指示光栅 标尺光栅 d f d f d W θ
W/2
d f d f d
d
W/2
B
d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莫尔条纹具有如下特点: 1.莫尔条纹的位移与光栅的移动成比例。光栅每 移动过一个栅距W,莫尔条纹就移动过一个条
纹间距B
2.莫尔条纹具有位移放大作用。莫尔条纹的间距 B与两光栅条纹夹角之间关系为
第二章 检测与传感器
2.1 2.2 2.3 2.4 2.5 2.6 2.7
概述 线位移检测传感器 角位移检测传感器 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 传感器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检测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2.1 概述
一、定义及分类:
1、定义:传感器是将力、温度、位移、速 度等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元件。“传感器技 术是机电一体化的第一基础” 2、分类 物理传感器 按能量变换的功能分:
H
yFS
二、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4).重复性 传感器在同一条件下,被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 量程连续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输出——输入曲线的 不一致程度,称重复性。重复性误差用满量程输出的 百分数表示,即
Rm 100% 近似计算 γR yFS
2~3 2 R yi y n 1 精确计算 yFS
二、感应同步器
式中 : K——定尺与滑尺之间的耦合系数; ——定尺与滑尺相对位移的角度表示量(电角 度) o
x )360 2x ( T T
T——节距,表示直线感应同步器的周期,标准 式直线感应同步器的节距为2mm。 利用感应电压的变化可以求得位移X,从而进 行位置检测。
二、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灵敏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定标准条件下, 输出量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即
S0
(3).迟滞 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 程中,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称为迟滞, 迟滞误差一般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
y x
Hm 100 %
三、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2. 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 随着微电子学、微细加工技术和集成化工艺等 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集成化传感器。这类传 感器,或是同一功能的多个敏感元件排列成线性、 面型的阵列型传感器;或是多种不同功能的敏感 元件集成一体,成为可同时进行多种参数测量的 传感器;或是传感器与放大、运算、温度补偿等 电路集成一体具有多种功能——实现了横向和纵 向的多功能。
二、感应同步器
1.感应同步器结构
定尺
l 4
节距2τ (2mm)
基板(钢、铜) 绝缘粘胶 铜箔 耐切削液涂层 铝箔
节距τ (0.5mm)
sin
cos
滑尺
二、感应同步器
包括定尺和滑尺,用制造印刷线路板的腐蚀方 法在定尺和滑尺上制成节距T(一般为2mm)的 方齿形线圈。定尺绕组是连续的,滑尺上分布着 两个励磁绕组,分别称为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 当正弦绕组与定尺绕组相位相同时,余弦绕组与 定尺绕组错开1/4节距。滑尺和定尺相对平行安 装,其间保持一定间隙(0.05~0.2mm)。
化学传感器
按输出的信号分:
非电量型 有接点型(微动开关,接触开关, 行程开关) 无接点型(光电开关,接近开关)
传感器
二值型
电阻型(电位器,电阻应变片)
电量 模拟型 电压,电流型(热电偶,Cds电池)
电感,电容型(可变电容)
计数型(二次型+计数型)
数字型
代码型(旋转编码器,磁尺)
二、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式中: k =w1/w2——旋转变压器的变压比 w1、w2——转子、定子绕组的匝数
一、旋转变压器
线性旋转变压器实际 上也是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D1 不同的是线性旋转变压器 采用了特定的变压比k和 接线方式,如右图。这样 使得在一定转角范围内 (一般为±60°),其输 出电压和转子转角θ成线 Z2 性关系。此时输出电压为
2.鉴相测量方式 将一组磁头的励磁信号移相90°,则得到输出电 2 x 压为
U 1 U 0 sin
在求和电路中相加,则得到磁头总输出电压为
U U 0 sin
2 x
U 2 U 0 cos
2 x
cos t
sin t
t
则合成输出电压U的幅值恒定,而相位随磁头与磁尺 的相对位置χ变化而变。读出输出信号的相位,就可 确定磁头的位置。
三、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1. 新型传感器的开发 鉴于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各种效应和定律, 由此启发人们进一步发现新现象、采用新原理、 开发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并以此研制出具有新 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这是发展高性能、多 功能、低成本和小型化传感器的重要途径。总之, 传感器正经历着从以结构型为主转向以物性型为 主的过程。
1.磁栅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
0
3
S S
0 a b 2
N N S S N N S S N N
x
4
λ
1
输出信号 1—磁性膜 2—基体 5 7 3—磁尺 4—磁头 5—铁芯 6—励磁 6 绕组 7—拾磁绕组 励磁电源
三、磁栅位移传感器
2.原理: 在用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上绕有两个绕组,一个为 励磁绕组,另一个为拾磁绕组,将高频励磁电流通入 励磁绕组时,当磁头靠近磁尺时在拾磁线圈中感应电 压为: 2x
二、感应同步器
2.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在滑尺的绕组中,施加频率为f(一般为 2~10kHz)的交变电流时,定尺绕组感应出频 率为f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滑尺和 定尺的相对位置有关。 设正弦绕组供电电压为Us,余弦绕组供电电压 为Uc,移动距离为x,节距为T,则正弦绕组单 独供电时,在定尺上感应电势为
Z1
U1 D2
D3
D4
U3 Z3 Z4
U 3 kU1 sin 1k cos
二、光电编码器
1.增量式 编码器结构
二、光电编码器
2.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
鉴向盘与主码盘平行,并刻有a、b两组透明 检测窄缝,它们彼此错开1/4节距,以使A、B 两个光电变换器的输出信号在相位上相差90°。 工作时,鉴向盘静止不动,主码盘与转轴一起转 动,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到主码盘与鉴向盘上。当 主码盘上的不透明区正好与鉴向盘上的透明窄缝 对齐时,光线被全部遮住,光电变换器输出电压 为最小;当主码盘上的透明区正好与鉴向盘上的 透明窄缝对齐时,光线全部通过,光电变换器输 出电压为最大。主码盘每转过一个刻线周期,光 电变换器将输出一个近似的正弦波电压,且光电 变换器A、B的输出电压相位差为90°。经逻辑 电路处理就可以测出被测轴的相对转角和转动方 向。
B
W 2 sin 2
W
3.莫尔条纹具有平均光栅误差的作用。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通过光电元件,可将莫尔条纹移动时光强 的变化转换为近似正弦变化的电信号,如图 所示。
U
o W/2 W 3W/2 2W
Um
U0
x
其电压为:U
U 0 Um sin 2x W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将此电压信号放大、整形变换为方波, 经微分转换为脉冲信号,再经辨向电路和 可逆计数器计数,则可用数字形式显示出 位移量,位移量等于脉冲与栅距乘积。测 量分辨率等于栅距。
二、感应同步器
3. 测量方法 根据对滑尺绕组供电方式的不同,以及对输出 电压检测方式的不同,感应同步器的测量方式有 鉴相式和鉴幅式两种工作法。
二、感应同步器
(1)鉴相式工作法 滑尺的两个励磁绕组分别施加相同频率和相同 幅值,但相位相差90o的两个电压,设
则
Us Um sin t ' " U2 U2 U2
2 x U 2 U 0 cos
U 1 U 0 sin
2 x
两组磁头相对于磁尺每移动一个节距发出一 个正(余)弦信号,经信号处理后可进行位置检 测。这种方法的检测线路比较简单,但分辨率受 到录磁节距λ的限制,若要提高分辨率就必须采 用较复杂的信频电路,所以不常采用。
三、磁栅位移传感器
2.3 角位移检测传感器
一、旋转变压器 二、光电编码器
一、旋转变压器
D3 D4 1. 结构如图所示 U2 旋转变压器一般做 D1 成两极电机的形式。 在定子上有激磁绕组 U1 和辅助绕组,它们的 轴线相互成90°。在 D2 转子上有两个输出绕组 ——正弦输出绕组和余弦输出绕组, 这两个绕组的轴线也互成90°,一 般将其中一个绕组(如Z1、Z2)短 接。
一、旋转变压器
3. 测量方式 当定子绕组中分别通以幅值和频率相同、相位相 差为90°的交变激磁电压时,便可在转子绕组中 得到感应电势U3,根据线性叠加原理,U3值为 激磁电压U1和U2的感应电势之和,即
U 1 Um sin t
U 2 Um cost
U 3 kU1 sin kU 2 sin( 90 o ) kUm cos(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