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作业本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作业本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作业本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wàn xiàng gēng xīn yǒu shēng yǒu guāng (万象更新)(有声有光)
jié rán bù tong wàn bù dé yǐ(截然不同)(万不得已)zhāng dēng jié cǎi gè xíng gè sè(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2、多数铺.( pū pù√”)户在正.( zhēng√ zhèng )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

3、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ān nián√)。

4、这是用花生、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 héhuo√)成的。

5、北京虽然是城市,可它也跟农村一齐.(qí√ qǐ)过年,而且过得分.( fēn fèn√)外热闹。

三、开展调查,了解文中提到的几个特定的时间。

1、腊月初旬——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
2、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3、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4、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四、照样子,用带点字词打比方造句。

1、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
..粥,而是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在小孩子的严重,天上挂着的不是太阳,而是一张笑脸。

金黄的落叶翩翩起舞地落下来,这不是叶子,而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雪纷纷扬扬的下着,在我眼里,这不是雪,而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白蝴蝶。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
...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在大家的笑声中,她的脸差不多和苹果一样红了。

这西瓜差不多跟蓝球一样大。

小明的屋子乱七八糟的,差不多成了一个猪圈!
像这样有详有略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北京春节的喜爱之情。

六、品读片段,完成练习。

(一)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和成的。

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用“—”画出带“儿”的词语。

2、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的游戏项目?
我还知道的传统游戏项目:丢沙包、跳皮筋、放风筝、拔河、舞龙、舞狮.......
3、这段话中提到了孩子们准备过年的哪三件“大事”?把这三件事称为“大事”,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答:一是买杂拌儿;二是买爆竹;三是买玩意儿。

体现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开心过年的心情。

(二)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一读,这些描写突出了除夕的喜庆与热闹。

2、这段话从各种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

按要求摘录相关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香: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色: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声: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除夕夜的热闹和喜庆,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的传统文化。

7、读读“阅读链接”,简单写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在春节期间,我经常同妈妈一起上街买年货,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格外热闹,不论大街小巷,不论什么店铺都是挤满了人。

我和妈妈来到菜市场,菜场里比往常热闹了好几倍,平时中午十一点,人都散去了,而现在,依然是人头攒动。

到了除夕夜,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我和几个哥哥就去屋外放鞭炮,等到了八点时,就一起其乐融融地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