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四、简答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答: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
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c,2 0世纪7 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3、案例分析: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
”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 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 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
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
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
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
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
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
1992 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1 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
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答:温州市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有为”与“无为”,很好地反映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所表现出来的几大特点,即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3分);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2分);加强法制建设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3分);实行宏观调控 ,稳定经济发展(3分);加强政府自身 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3分)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1、简述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公共组织的一般环境中,最重要的环境构成要素如下:制度、公共政策等方面;2、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 1)政治体制确定了公共组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治权利划分赋予了公共组织或多或少的影响力和约束性,并勾勒出 了不同组织间的政治关系;3)国家机构形式决定了各类公共组织的活动范围;( 4)政府机构的设立意味着行政组织拥有超越其他公共组织的权利,在组 织生态圈中属于强者;(5)政党制度使部分公共组织能够以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参与决策;( 6)公共政策是组织活动的结果也是公共组织施加影响的工具,公共政策为公共组 织、公共组织⑴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 治政治体制、政治权利、国家机构、政府机构、政⑵经济环境:只要包括: 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⑶ 文化环境:主要包括: 认知、价值、意识、形态、行为规范、道德等;⑷ 技术环境:经验技术、 实体技术、知识技术与其他组织之间提供了相互之间施加影响、进行妥协和解的通道。
3、为什么说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答:1)开放使公共组织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新陈代谢机制。
公共组织越开放,其与组织环境关系越密切,对社会需要越敏感,也越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2)开放的公共组织具有再生功能,能够实现组织的再生产。
开放的公共组织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通过自身适应性程序来化解外界冲突,保持组织系统稳定,提高生命力。
因此,面对组织环境变化,公共组织必然要进行变革。
五、论述题1、论述“政府再造”论给出的关于完美政府组织的标准。
答: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2)社区拥有的政府;3)竞争型的政府;4)有使命感的政府;5)结果导向型的政府;6)顾客驱使的政府;7)企业化政府;8)预知型政府;9)分权的政府;10)市场导向型政府。
2、论述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
答:⑴纵向结构我国的行政组织可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两大类。
中央层次即指中央人民政府一级,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可分为三种类型① 两级制② 三级制③ 四级制地方行政组织中,我国设有特别行政区一级,包括香港和澳门。
⑵横向结构我国的行政部门按职能大体分为业务部门和辅助部门结合其他方式进行分部,主要有:① 按地区划分② 按服务对象划分③ 按行业和产品类型划分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交织而形成了性组的结构网。
在我国,行政组织中的横向结构服从于纵向结构3、论述目前关于政府变革趋势的研究。
2 答:目前,关于组织变革趋势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是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二是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三是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
第三章政府改革与治理四、简答题1、治理与统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1)联系:目标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权利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区别:①管理的主体不同②管理的客体不同③管理的机制不同④管理的手段不同⑤管理的重点不同2、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是什么2、1)政府职能的优化2)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3) 分权4) 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政府有着特殊责任的定位 4、简述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健全金融监管 体制 4)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 1、公共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1 答:( 1)即时的职业化管理。
强调产出控制。
( 4)实行部门分权。
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
2、治理与统治的联系与区别。
2 答:治理与统治追求的目标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权利维持社会秩序和处 理公共事务,以出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二者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上又具 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 1)管理的主体不同。
( 2)管理的客体不同。
( 3) 管理的机制不同。
( 4)管理的手段不同。
( 5)管理的重点不同。
3、什么是治理的客体? 3 答:治理的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一向全人类 的跨国际问题,包括公益和公害问题,可分为:( 1)生态环境问题。
( 2)政 治军事问题。
( 3)社会生活问题。
4)国际经济问题。
4、为什么社区部门兴起成为治理公共事务的模式设计? 4 答:因为它在提 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解决政府、市场难以解决的众多复杂的公 共问题,能够填补政府部门难以介入的空间,表现在:一方面,各种社区组织 更关心其服务对象,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参与,更了解社区自身面临的问题。
另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6)机构的重组 3、增强网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强化? 3、1)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 2)完善公共责任制度,确保公共权利的实现 3)4、5)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2)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绩效评估。
( 3) ( 5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6 )强调运用一方面,通过整合社区资源,社区组织能够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发展计 划,参与解决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并使公共服务直接处于社区民众的监督和控 制之下。
3 五、论述题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指当代西方新公共理运动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1、分析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答:西方各国政府改革运动以及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兴起有其深刻的 背景和原因。
首先,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其次,1、试论述我国历次机构改革的教训。
1、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
2) 政府改革视角的狭隘3) 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4) 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统5) 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2、试论述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2、1)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2)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3) 4) 管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
再次,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最后,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拟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2、结合实际谈谈我们行政体制的新趋势。
2、答:(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a机构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