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大全.doc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大全.doc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大全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1) 最大的痛苦乃精神的最后解放者,由于这个痛苦,我们才得以了解事物最后且最深的真理。

2)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3) 何为恶?侮辱他人便是恶。

何为人性?不让任何人蒙羞便是人性。

何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无论采取何种行为,都不会令自己蒙羞。

4) 自由的保证是什么?是对自己不再感到羞耻。

5) 最深沉的精神也必须是最轻佻的,这几乎是我哲学的公式。

6) 基督教的教字只是一个误解,实际上只有一个基督徒,而他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

7)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

8) 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9) 人类唯有生长在爱中,才得以创造出新的事物。

10) 对自己的害怕成了哲学的灵魂。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句子语录1) 宗教上最深的误解认为坏人没有宗教。

2) 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

3) 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

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

4) 坚信比谎言更是真理的敌人。

5) 当我们疲倦时,我们就会受到早已征服的想法的袭击。

6) 如果人们将极端行为归咎于虚荣,将中庸行为归咎于习惯,将小题大作的归咎于恐惧,那是很少会有错的。

7) 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断的在超越自己。

而人类,你们又做了什么?8) 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9) 在所有的禁欲道德里,人把自己的一部分视为神,加以崇拜,因此被迫把其他部分加以恶魔化。

10) 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11) 上帝死了!上帝已经死了!而正是我们谋杀了他!我们怎么才能安慰自己,这凶手中的凶手?12) 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

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

13) 我向后回顾,再向前瞻望,我从未在刹那间看到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今天我埋葬了我的四十四个岁月,组词,并非没有意义;我有权利来埋葬它-凡有生命的事都保留下来,永垂不朽。

14) 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

15) 道德使人愚昧习俗代表了前人的经验,代表了他们对于有用和有害的东西的看法但是,对习俗的情感(道德)关心的却不是这些经验本身,而是习俗的神圣性和不可争辩性。

因此,这种情感妨碍新经验的获得和旧习俗的修改,道德成为创造更新更好习俗的障碍:它使人愚昧。

16) 道德有两种: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

17) 最轻蔑人类的人,即是人类的最大恩人。

18) 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

19) 没有哪个胜利者信仰机遇。

20) 诚然,人是条污秽的川流。

要容纳一条污秽的川流而不被污染,除非你是大海。

听哪!我教你们以超人,他就是这大海,在他里面你的大轻蔑将被融入。

尼采人生哲学经典语录说说1) 成熟不过是个性被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了。

2) 一个人在本性的驱使下,会力图控制自己的习惯或竭力为自己的习惯辩护,或尊重,或责备,掩饰自己的习惯。

具有相同本性的两个人,很可能会追求根本不同的目标,3) 喜悦能让你强大;再高兴些,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兴高采烈。

4) 在极端痛苦中,一个灵魂为了承受这份痛苦,将会发出崭新的生命光辉。

就是这股潜力在新生命里的发挥,使人们远离在极端痛苦时燃起的自杀念头,让他得以继续活下去。

他的心境将别于健康的人,他鄙视世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从而发挥昔日所未曾有过的最高贵的爱与情操,这种心境是曾体验过地狱烈火般痛苦的人所独有的。

5) 平淡的生活,往往是最危险的。

6) 孤独并不是好事。

孤独会让你堕落。

孤独会让人类腐朽变质。

去吧,走出房间,上街去吧!7) 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8) 敏锐而明快的作家的不幸是,人们以为他肤浅,因此不在他们身上下苦功;晦涩的作家的幸运是,读者费力地读他们,并把自己勤奋的快乐也归功于他们。

9) 许多真理都是以笑话的形式讲出来。

10) 生命僵死之处必然有法则堆积。

11) 在认识一切事物之后,人才能认识自己,因为事物仅仅是人的界限。

12) 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13) 人们必须在心中怀着混乱,为了能够创造一个舞动的新星。

14) 一个伟大的人往往受压抑、甚至被人斥为哗众取宠而陷于孤独中。

15)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16) 我站在赤裸的危岩上面,黑夜的衣裳将我裹住,从这光光秃秃的高处,我俯瞰一片繁盛的国土,我看到一只鹰在盘旋,鼓着青春泼辣的勇气,一直冲向金色的光芒,升到永恒的火焰里去。

17) 想在善和恶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

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

不过,后者是创造性的善。

18) 英雄不但要知道适时而生,更应知道适时而死。

19) 人才出于贫寒家庭,莲花开在死水。

20) 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疯狂为新思想开辟道路,打破古老习惯和迷信的成规一切生来不能忍受某种道德枷锁和注定创造新律法者,如果尚未真疯,除让自己变疯或装疯外,别无他法。

21) 这个时代的特性是分裂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真实感了。

人们再也无法找到自信以立足于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活在明天里,然而这些人再也没有明天。

22) 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

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

23) 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子。

也就是深渊上方的绳索。

走过去危险,停在中途也危险,颤抖也危险,停住也危险。

24) 你们尊敬我,但要是有天你们的尊敬倾倒了那又怎要?不要让一座雕像砸了你。

25) 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

26) 不能服从自己,便得受令他人。

27) 他们把水搅混,以使其看上去更深。

28)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29) 伟人对我毫无意义,我只欣赏自己理想中的明星。

30) 疯狂对于个体,只是相对罕见的事情政党时代的疯狂,那就是规则。

尼采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比较论-摘要:通过尼采与庄周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生环境,由此来了解两人人生哲学思想中的异同,从而给予现当代的人们在这浮躁、躁动的社会一阵清风,重新审视自己的当下作为,关注生命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庄子;尼采;思想异同一、庄子其人及其代表思想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

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

他提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

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二、尼采其人及其代表思想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尼采提出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认为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

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

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

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

尼采认为,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

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

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给生命的意义一种解释,探讨生命的意义问题。

尼采对哲学的看法,第一是对生命,关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学术的。

三、庄子与尼采哲学思想比较论作为叛逆哲人,庄子和尼采哲学都是超越哲学,出于对生命之热爱,他们对传统思想观念作了深刻的反省与批判并致力于转换。

对两人的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进行比较,发现尼采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与庄子的无争、顺应自然以提高精神境界大异其趣,但他们在各自超越思想中所倡导的个性独立之精神无疑为时代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体现出一种人本主义精神。

(二)不同点则体现。

1.时代背景不同,过度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到处是欺诈和惟利是图,人类精神的空虚和无助,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诞生了尼采思想。

而庄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庄子的思想主要是怎么做人,是针对统治阶层提出的治理社会的药方,但个体在这样一个乱世的作用毕竟有限,因此庄子既冷漠讽刺,又超尘脱俗,而尼采针对人类的精神方面的危机提出来的,他自信自己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酒神精神和强力意志能够拯救人类精神的危机。

这是建立在物质基础足够强大的基础的,庄子时代物质生产还十分落后,庄子超前的思想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空想主义者,庄子的思想太超前了,以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尼采的思想是我们可以想往的理想时代。

2.民族心理不同。

庄子对社会的丑恶的绝望中,既超尘高傲,又无情嘲讽,尼采对社会丑恶的深恶痛绝和狂傲不羁,但生命意志是向上的、是毫不妥协的,与庄子的退避三舍、形如槁木形成鲜明对比。

庄子是中国农业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封闭忍耐的性格使然,而尼采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不羁的生命热情,恰是西方商业社会赋予他的文化品格。

所以这种区别也有民族心理方面的文化因素在里面。

(三)思想观点的具体差异。

1.庄子“形如槁木”与尼采的“强力意志”。

面对人生痛苦的态度——庄子是因轻视从而放弃反抗,而尼采认为要与人生的痛苦做抗争。

庄子是对社会绝望后彻底抛弃失望,而尼采是一个对社会有绝望但觉得更应该以一种超人的强力意志去抗争。

2.庄子“体道”与尼采“彻底的否认一切传统社会规范的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