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9_腹膜
正常人腹膜腔内含少量浆液,可湿润脏器表面,从而减 少脏器间摩擦。腹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修复及 防御等功能。腹膜的易粘连性,促进损伤修复和防止炎症扩 散;病理下可引起肠粘连,也可形成腹水。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
脏器表面几乎全被腹膜包裹,属于此类的有胃、十二指 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 脾、卵巢及输卵管等。
*胆总管在右前,肝固 有动脉在左前,门静脉 则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
2、大网膜
胃大弯至横结肠之间的 四层腹膜皱襞,悬垂于小 肠和结肠的前面。被覆胃 前、后壁的腹膜自胃大弯 和十二指肠上部下降,形 成大网膜的前两层。
约至骨盆缘再返折向 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两 层,向上包绕横结肠, 并接续横结肠系膜和腹 后壁的腹膜。如围裙。
大网膜的四层常合为一 层,其内含丰富的血管和 脂肪,重要的防御功能。
腹膜
(二)系膜
腹膜形成系结构膜:是网膜将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凡有肠系膜的肠管,均活动性大。在两层系膜间 夹有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系 膜只有在腹膜内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 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 卵巢及输卵管)可能形成:
腹膜
腹膜形成结构:网膜三、腹膜形成结构
(一)网膜:
大、小网膜、网膜囊
(二)系膜:
肠系膜、横结肠系膜、 阑尾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三)腹膜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子宫险凹、直肠子宫陷凹
1、小网膜
肝胃韧带 肝门至胃小弯之间的
双层腹膜构成。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 之间的双层腹膜构成。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 两层间含有门静脉、肝 固有动脉、和胆总管。
正常人体解剖学 内脏学
腹膜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腹膜的概念
腹膜为被覆于腹腔和盆腔内面及脏器表面的浆膜,由间 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
被覆在腹、盆壁内面的腹膜,叫壁腹膜(腹膜壁层)。 被覆在腹、盆腔内脏表面的腹膜,叫脏腹膜(腹膜脏层)。 脏、壁腹膜相互移行所围成的间隙,则称腹膜腔。
男性腹膜腔为完全闭锁的盲囊;女性因输卵管腹腔口 开口于腹膜腔,故腹膜腔可间接地通于体外。
1、肠(小肠如空、回肠)系膜
2、阑尾系膜
3、横结肠系膜
4、乙状结肠系膜
肠系膜根
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的 部分。肠系膜根起L2左侧, 斜向右下,止于骶髂关节 前方,长约15cm。
阑尾系膜
(三)腹膜陷凹(盆腔)
腹膜
腹膜在脏器之间的移行返折形成的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男性腹膜在直 肠与膀胱之间形成的深窝,称为直肠膀胱陷凹,距肛门约7cm。 女性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形成的深窝,称为直肠子 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Douglas)腔,与阴道穹后部相邻, 距肛门约5.5cm;在膀胱与子宫之间形成浅窝,称为膀胱子 宫陷凹。
2、腹膜间位器官
脏器的三面或大部分被腹膜被覆,属于此类的有升结肠、 降结肠、直肠上部、肝、胆囊、膀胱及子官等。
3、腹膜外位器官
脏器仅有一面由腹膜被覆,属于此类的有十二指肠降部 和水平部、胰、肾、肾上腺、输尿管及直肠中下段等。因 此,肾和输尿管的手术,常在腰部腹膜外进行,可避免腹膜 腔的感染术后脏器的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