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理清结构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塞翁失马》
写作特色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精巧的构思。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
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之时,却听到了雕像者如同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直下便戛然而 止。短短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把握重点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
显得很狂妄。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了赫耳墨斯爱慕虚荣?又有哪些地方表明了他不被重视? 比如赫耳墨斯专程来到人间就是想看看“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比如他想“他身为神使,
考题例析
1.(2015•浙江台州中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文言词语。
(1)暮而果大亡其财(
) (2)两股战战(
(3)欣然规往(

(4)媵人持汤沃灌(
(5)辍耕之垄上(

(6)年且九十(
) )

2.(2015•呼和浩特中考)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其中《马和驴》的故事就运用_____修 辞方法,讲述____________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知识积累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凡人:这里指世间的人。 2.庇(bì)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3.饶头:商人为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品之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
做“饶头”。 4.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5.赫(hè)拉 6.宙(zhòu)斯 《蚊子和狮子》 1.较(jiào)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3.喇(lǎ)叭 《智子疑邻》 1.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2.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运用对比可以突出人物某个方面的特征。宋人在“大亡其财”之后,“甚智其子”与“疑邻人之 父”的不同态度,深刻地说明了持相同看法的人因身份不同而遭到不同的对待。故事通过对比告诉人 们,评价一个人要公正、客观,对人不能有偏见。 《塞翁失马》 1.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情节起伏大。 《塞翁失马》一文,不足 120 字,却叙述了好事和坏事的三次转化,这些转化既出乎意料,又合 情合理。全文通过讲述“塞上之人”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有时虽然暂时受到损 失,但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好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坏事。即:好与坏、福与祸、得与失在 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寓言的寓意便在情节的大起大落和回环往复中表达了出来,增强了文章的 生动性和吸引力。 2.全文巧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反衬的艺术手法,在回环往复的叙说中,节节凸显塞翁的形象,层 层深化主题的意义。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 8 个字。“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 “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 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 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与主人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 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居的老人干的。
在线阅读 电子课文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 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绝妙的讽刺。 赫耳墨斯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一定会比别人更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作 “饶头”白送,淡淡一句,反衬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却是一个一文不值的“饶头”,这 种讽刺是何等的绝妙。 3.简洁的语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叙述为主,间用描写,增强了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一个“笑”字, 描写了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真切。又用简短的心理描写,深入揭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的性 格,使人洞见其内心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精巧的构思。 《蚊子和狮子》的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 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倒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 战胜狮子,真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反倒觉得出乎意料了,再一想,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 者衔接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非常耐人寻味,而寓意又非常深刻。 2.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 得形象、生动。如把蚊子的叫声比作吹喇叭、唱凯歌,以状其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3.简洁生动的语言。 《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的语言运用得生动形象,如开头用否定句“你并不比我强”,后来用肯定 句“我比你强得多”,把蚊子咄咄逼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智子疑邻》 1.故事简练,寓意深刻。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伊索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他原是古希腊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才智 出众,善于讲述寓言故事,受到主人赏识,获得了自由,以后他游历希腊各地,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 伊索斯的宫廷。公元前五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公元前 4 世纪至 3 世纪,雅典人得墨特里俄斯编了《伊索故事集成》,这是最早的 希腊寓言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是经过多次增删编辑而成的,有些寓言产生于不同的年 代,不可能都是伊索的作品。所以,就整体而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寓言的汇编,是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流传很广的寓言有《狼和小羊》《农夫和 蛇》《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 《韩非子》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韩非(约前 280—前 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出身韩国的贵族家 庭,曾屡次上书进谏,要求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 秦国任客卿,不久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韩非的法学思想主张“术”(君主 驾驭百姓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反对儒家的“礼治”,主张“法治”。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一书,共 20 卷,55 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 有说明力。 《淮南子》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他善为辞赋, 爱好屈原的作品,著有赋 82 篇,遗憾的是今已失传。《淮南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的许多作品哲 理性很强。《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 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 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 传至今。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3.(2015•安徽中考)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在________、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中,女主人公________面对敌人的酷刑,发出了 铮铮宣言:“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故事出自________(国别)的寓言故事集《________》。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2.雨(yù):名词作动词,下雨。 3.坏:毁坏。 4.其:代词,他的。 5.筑(zhù):修补。 6.必:一定。 7.盗:盗贼。 8.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9.亦云:也这样说。 10.暮:晚上。 11.果:果然。 12.亡:丢失。 13.疑:怀疑。 《塞翁失马》 1.塞(sài):边塞。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 动。 3.故:缘由,缘故。 4.亡:逃跑。 5.胡: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胡地。 6.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7.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8.福:好事。 9.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10.将(jiāng):带领。 11.好(hào):喜欢。 12.堕(duò):落,掉下来。 13.髀(bì):大腿。 14.入:进攻。 15.丁壮:壮年男子。 16.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17.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18.此:此人,这个人。 19.独以跛(bǒ):仅仅因为跛脚。独,副词,仅仅,只有。以:因为。跛:腿瘸。 20.保:保全。
3.此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化常识。在日常阅读中要注意对作品的作者、主人公 以及重要对白等的积累。答案:(1)罗广斌 江姐(江雪琴) (2)古希腊 伊索寓言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 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用动物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即使取得大的 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 《智子疑邻》 以简洁的故事情节告诫人们:听意见应只听正确的,不要看是谁提出的,对人不能有偏见。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 间的福祸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祸患也可能引出好的结果,福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说 明了好与坏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
为什么其子与邻人之父的话完全相同,可是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为这两个人与当事人的亲疏和利益关系不同。 《塞翁失马》 “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 不是。塞翁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