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一总结

生物必修一总结

第1章 走进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最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大)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种群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的是群落(多种生物)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多种生物+无机环境)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在转动到高倍镜下后,不得再转动粗准焦螺旋2、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对比3、显微镜下的像是实际图像旋转180°后的结果;如果物体在左下角,把物体挪到视野中央,需要向左下角移动。

4、目镜放大倍数大的短,物镜放大倍数大的长。

(镜片越靠近载玻片,放大倍数越高)放大5倍,指的是直径放大5倍,面积放大25倍。

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别: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为拟核。

2、蓝藻种类:发菜、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细菌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多以形状命名)3、蓝藻含有藻蓝素与叶绿素(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类型为自养;细菌大多数种类营腐生或者寄生生活,营养类型为异养,特例物象大小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小多亮远大硝化细菌营养类型为自养。

4、以学生物类型的分类注意:衣藻、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三、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能够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点:①未提到细胞的结构为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②细胞学说中的第三点,之后被更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细胞结构的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1、2、细胞鲜重时,最多的元素是O;干重时,最多的元素是C3、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4、化合物元素组成功能糖类 C H O 主要能源物质脂质 C H O N P 不同脂质功能有差异蛋白质 C H O N Fe S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 C H O N P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二、化合物的鉴定还原糖(葡、果、麦)——斐林试剂(先混再加,水浴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先A后B)——紫色淀粉——碘液——蓝色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氨基酸及其种类1、组成元素:C、H、O、N2、结构通式特征:①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②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必须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1、脱水缩合反应2、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多肽通常成链结构,称为肽链。

3、肽链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

(如果蛋白质失去活性,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①氨基酸种类;②氨基酸数目;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④氨基酸的空间结构5、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三、蛋白质的计算n个氨基酸分子形成1条肽链形成肽键:n-1个脱去水分子:n-1个和—COOH数:各1个至少含有—NH2至少含有O原子数量:n+1个(肽键中含有n-1个,最右端没有形成肽键的羧基中含有2个)至少含有N原子数量:n个(n个氨基酸在至少有n个氨基,每个氨基中有1个N,而氨基中的N并不会随脱水缩合反应而减少)n个氨基酸分子形成m条肽链形成肽键:n-m个脱去水分子:n-m 个至少含有—NH和—COOH数:m个(每形成一条肽链都至少有1个氨基或羧基,2与原有氨基酸数量无关)至少含有O原子数量:n+m个至少含有N原子数量:n个【解题技巧】步骤:1、先找肽键(-CO-NH-),确定氨基酸数量。

(氨基酸数量=肽键数量+1)2、再找侧链基团(R基),确定氨基酸种类。

在氨基(图中A)与肽键(图中E、F)之间,或肽键与肽键之间,或肽键与羧基(图中D)之间的结构,在去除了一个C,和一个H后,即为R基。

图中为B、C、G。

蛋白质分子质量的计算: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有1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

1、n个氨基酸总分子质量:128n2、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脱去水的分子质量:18*(n-1)(18为水的分子质量,n-1为脱去的水分子数)3、形成蛋白质的分子质量=n个氨基酸的总分子质量-脱去水的分子质量=128n-18*(n-1)4、重读题干,确定是否是环状多肽(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需要再减18);是否形成多余肽键(多n个肽键减18n);是否形成二硫键(-S-S-)(多n个二硫键减4n)。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 基本元素:C H O N P2、 核苷酸基本组成结构:3、4、核酸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磷酸 一致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含氮碱基 A T CG A UCG染色 甲基绿—绿吡罗红—红分布 主要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 结构双链 单链遗传物质 核酸 核苷酸种类 碱基种类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NA DNA 和RNA 8种 5种 病毒 DNA 或RNA DNA 或RNA 4种 4种 T C U G A OHHH5、实验重点:①盐酸作用: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②0.9%NaCl溶液作用:维持细胞形态③吡罗红甲基绿染液为混合后使用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糖类(C H O)种类组成分布功能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动植物均有DNA的组成成分核糖RNA的组成成分六碳糖葡萄糖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植物提供能量半乳糖动物二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植物蔗糖果糖+葡萄糖植物乳糖半乳糖+葡萄糖动物多糖淀粉葡萄糖植物储存能量糖原葡萄糖动物储存能量纤维素葡萄糖植物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二、脂质(C H O N P)脂质作用脂肪①储能②保温③缓冲减压磷脂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①细胞膜成分②运输脂质性激素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 Ca 和 P的吸收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水1、含水量:水生生物多于陆生生物;新陈代谢旺盛越旺盛,含水量越高(青年人多于老年人,心脏多于牙齿)2、存在形式: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越高(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结合水越低(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抗逆性:抗旱、抗涝、抗冻等)3、功能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①溶剂;②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不是所有反应都需要水参与);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二、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形式(大多数);与其他化合物结合。

2、功能:①有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叶绿素——Mg,血红蛋白——Fe)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③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a 渗透压的平衡 b pH平衡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成分糖蛋白识别的实例:1、输血血型的匹配2、免疫反应:抗体识别抗原细胞发生癌变,蛋白质种类也会发生变化二、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通过化学物质交流——激素②通过细胞膜相互接触——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③通过通道交流——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三、实验——细胞膜的制备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选择原因——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原理:动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水会进入细胞,吸水涨破。

(注意不是胀破)提取较纯细胞膜的方法:差速离心四、其他植物细胞最外层为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与果胶;细菌细胞壁为肽聚糖。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详述动物: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能观察到这些复杂细胞器,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亚显微结构【特殊】线粒体:新陈代谢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越多;线粒体内膜上有酶,酶成颗粒状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与幼茎皮层细胞 核糖体:成分为RNA+蛋白质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上附有核糖体,功能为加工蛋白质;除了加工蛋白质,还能够合成脂质液泡:液泡中的液体被称为细胞液;从新生细胞到成熟细胞,液泡由小而多发展为最后只有一个大液泡。

二、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形成通过用3H 同位素标记示踪,观察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三、生物膜系统内质网结构上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相联系细胞膜系统=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内质网 细胞膜 核膜 高尔基体【几种膜在结构上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所有的膜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区别:细胞膜外侧上有有糖类线粒体内膜向内突出成嵴,上附有酶,因此蛋白质含量较高叶绿体内膜光滑内质网有的膜上附有核糖体细胞核膜上有核孔,外膜上附有核糖体四、实验【叶绿体】材料:新鲜的藓类叶片、黑藻叶(这两种都只有一层细胞)、菠菜叶(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无需染色【线粒体】材料:口腔上皮细胞染液:健那绿无需滴加生理盐水,因为染液由生理盐水配制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但是由于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所以生物的性状也受细胞质影响二、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但是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所以细胞核不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外膜有核糖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但是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染色质——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染色质。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细胞分裂期三、模型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物理模型概念定义及层次关系——概念模型F=ma——数学模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顺浓度梯度(由溶剂的高浓度运往溶剂的低浓度)的运输条件:1、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现象:水分子由溶质浓度低处运往溶质浓度高处(实在理解不了原理,记住“水往高处流”),漏斗中液面上升原理:水从水分子浓度高的地方向水分子浓度低的地方流微观:水分子进出的速度不一样,哪个方向速度快,水流宏观上看向哪个方向流。

当液面最后停住时,漏斗中液体浓度仍然大于烧杯中浓度(蔗糖从未流出),停住的原因是因为水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