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的分类与特点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相结合为主要的表现手法,较详尽报道事件的新闻题材。
分类:、按照写作形式分为:
新闻特写、新闻侧记、新闻故事、新闻访谈(人物专访)
、按照内容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主题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特点:、现实性。
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形象性。
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评论性。
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或者:文学性、新闻性、议论性)
、新闻特写定义及其特点
定义: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体裁。
特点:.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 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 透视全局.
、人物专访的写作方法
注意专访的特点:针对性、代表性、适合性
写作要求:()精心选择人物
()准确把握时机
()合理安排观察
()注意谈话纪要
()控制访谈方向
、事件通讯
定义:指较详尽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
分类: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如实反映各种突发性事件具体情节和过程的报道;第二种是揭露性的,体现舆论监督的报道;第三种是客观全面的揭示事件真相和实质的报道。
特点:具有新闻性与具体性、典型性与重要性,完整性与形象性的特点。
采写注意:()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
()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
()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
()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
、风貌通讯
定义: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
它一般是反映新
貌,抓住特色,点面结合,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知识,给人以美感和现场感。
特点和要求:风貌通讯与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
在表达方式上,往往运用点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变化,展现时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变化。
风貌通讯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见闻”、“巡礼”、“侧记”、“纪游”等等,都属于风貌通讯的范围。
、特色通讯
、新闻速写:重在快速捕捉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经过、轮廓、主要特点或人物事迹的粗线
条表现,对其中有个性有特点的部分采用简笔勾勒的方法去表现
写作技巧:一快二短三粗略
、采访札记:记者将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
(采用第一人称)
、新闻小故事:线索单一、情节精干和有故事性的新闻事实的表现。
结构:标题—开头—事件过程—结尾
步骤:.明确写作对象.起个性标题
.写好故事开头,开门见山型
.过程要突出悬念和意外
、花絮:花絮都是拍摄时时候的画面,后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多用于做新闻报道的标题,一两百字左右。
、调查报告:对社会上某一问题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材料结论,整理而成的书面材料。
、内参
、巡礼、记事、侧记
巡礼记事侧记
定义是一种观光礼,参观
记、也称见闻。
对记
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发
出感想,一般采用鸟
瞰式的眼光,从全局
的角度报道形势、事
件或单位的体裁。
—又称介绍,报告等,
是通讯应用最多最广
泛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常见的通讯报道体
裁手法。
报道事实事实的一个
侧面或就某些片段展
开描述,以回答受众
某些方面关心和感兴
趣的话题。
区别(特点)具有现场感、动态感
和亲切感的特点以叙事为主,具体事
实详尽
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
过程,但求抓住特点,
扣紧受众的兴趣点、
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
问题。
写作时往往夹
叙夹议,兼谈感受。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对实际发生的事件的反映。
不同点:新闻评论是对于某件新闻发表的个人的观点,对新闻事实的评述和评价要具有一定的观点性,对观众有引导性。
针对同一篇新闻可以有很多评论,观点也可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