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
摘要
对于现代幼儿教学的需求,传统的幼儿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对于老旧的灌输形式的教育,幼儿也已经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不能够有效的进行集中,就会出现对学习厌烦、疲倦的情绪,甚至还可能产生害怕学习的心态,对之后学习知识及心理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为了将厌烦学习的问题有效的规避,可以将游戏教学的形式纳入到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将幼儿对于喜爱游戏的天性很好的利用起来,从而让幼儿产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兴趣。
关键词:现代幼儿教学;游戏化教学;幼儿教学课程
一、幼儿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案例
随着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细化,使幼儿教学的模式慢慢的发生了改变,游戏化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幼儿教学课程中,将游戏贯穿于整个幼儿教学环节中,以幼儿为中心实施教学,这样教学游戏化能够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幼儿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能够积极快乐的进入知识的海洋。
例如,认识数字游戏。
手机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玩具之一,手机模型能够帮助幼儿做游戏的同时还能让幼儿学习数字。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个小朋友设置一个不同的号码,然后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手机模型拨通想要的联系的其他小朋友的号码,让幼儿之间进行电话聊天,一开始可以给幼儿编辑1位或2位的数字,慢慢的增加到11位的手机号码,这样幼儿在拨好的过程中认识了数字,还能锻炼幼儿与其他人语言沟通的能力,还能学会记忆父母电话号码;在美术拼贴画的游戏中,让幼儿将秋天的落叶收集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对美术活动进行创建,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创新力与创造力。
让幼儿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叶子,让他们尝试着进行不同的摆放、拼接等,教师也可以进行指引,你们都喜爱哪种叶子,用这些喜爱的叶子还能摆放、拼接处什么?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资环的图形,将他们心中的样子表达出来,让幼儿自由发挥,完成他们心中最好的图形。
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观察,并让不同的小朋友来与伙伴们分享自己创作的内容及过程,这种形式也可以让幼儿间互相得到启发,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创作灵感。
在
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会进行粘贴等环节,且要想办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饰美化,如胶水就要涂抹均匀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告知幼儿,落叶是较为脆弱的,很容易破损、裂开,这就需要幼儿在创作的进程中轻轻按压。
经过对落叶的摆放、拼接,可以让幼儿的想象力不断提高,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会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并且让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沟通、互相欣赏。
二、幼儿园教学设计中体现游戏化教学
(一)建立合理的游戏任务和目的。
幼儿园的教师在为幼儿设计游戏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到考虑幼儿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游戏任务。
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游戏应该充分适用于幼儿的发展,满足幼儿的文化水平,帮助幼儿做出具有创新性的行为,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智力发展水平、情感需求等来进行游戏策划,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游戏化教学的真正意义。
建立合理的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前期整体游戏课程目标进行规划,从而实现更好的幼儿教育,实际游戏任务要非常的具体,进行的游戏要按照一日课程的计划进行。
(二)设置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
最好多个游戏穿插进行。
教师要根据幼儿学习内容的不同,灵活地变换游戏形式。
语言课程游戏与生活常识游戏主要是为了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及社交能力,那么,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大纲的内容与幼儿的自身年龄特点相互结合,选择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智力、学习兴趣、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游戏,如:智力训练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建构游戏等等。
切记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只选择单一的游戏,尽可能穿插不同的游戏,这样才能提升幼儿学习知识的动力,让幼儿在欢乐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实现游戏教学的真正目标。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施方式
(一)整合环境资源,创设有层次的幼儿游戏环境
幼儿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由于生活的家庭不同他们各方面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性,教师在设计游戏环境时,一定要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真正的做到兼顾每一位幼儿,使幼儿能够在适宜自己的环境中成才。
幼儿园的室内与室外环境都是幼儿可以有效活动的空间,通过在这些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幼儿园需要对可以实施教学的空间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设计,从而帮助幼儿能够在层次分明的游戏环境中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将课本知识与所创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借助各种可利用的道具,不断提升“玩”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幼儿发展自身的能力。
幼儿教师在实际游戏教学中,需要对游戏进行分层。
通过制定简单、中等、困难的游戏档次,不断带领幼儿体验游戏精神,锤炼幼儿的意志,使幼儿更好地吸收生活知识。
幼儿教师应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鼓励式教育。
通过营造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不断提高幼儿对校园、社会生活的认知力,促进幼儿形成自己的思维格局,正确发展自身素质。
教学游戏化主要的核心内容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因此,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同时还要挖掘新的教学资源。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使游戏化教学技能得到发展
首先,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把自己打造成幼儿游戏与学习的桥梁,从而促进幼儿探索生活、挖掘游戏、学习知识。
其次,幼儿教师应重视撬动幼儿的思想,转变幼儿的学习意识。
通过带领幼儿实践游戏,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和知识,从而使幼儿能够从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游戏化教学方式是通过教与学游戏化来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能力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同时制约了游戏化教学的进程。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将游戏化教学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真正的认识到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丰富游戏活动材料,提升游戏精神内涵
大部分的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时,主要依靠的是校园内有关的教学资源,极少创新、丰富教学活动的相关材料,令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因为缺少相应的游戏活动材料而被制约。
在幼儿园方面,需要依照幼儿的具体特征来开发出富含想象力与创新力的游戏玩具,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发现学习生活中适合的、有趣味性的幼儿游戏活动材料。
例如,生活需要的水、马路边的石子、塑料空瓶等等,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游戏活动材料,培养出幼儿对学习的良好兴趣。
幼儿教师可以将书本中的知识和游戏活动融合起来,让教学形式逐渐变为从游戏活动中开始,以游戏活动完成的过程,将保障幼儿学习兴趣为最关键主旨,让幼儿的自主能力不断发展。
幼儿教师还可以将教材相关信息与生活常识等内容结合,为幼儿搭建出更丰富的游戏学习的场景,并利用做游戏、提出问题等形式来进行
互动,逐渐让游戏活动及学习的品质的得到提升,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亲和力,使幼儿保持一种极为放松的心态,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可以以最好的状态享受游戏活动中的无限乐趣,让学习更主动。
总结
在对幼儿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的利用游戏的形式将教学的知识点融入游戏之中,从而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新知识。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只要将这一点很好的结合到教学中,才有利于从源头上提升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与能力。
幼儿阶段是提升一个人学习兴趣、状态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能够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幼儿时期教育学习的养成,对幼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好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可以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打好稳固的学习基础,为幼儿将来健康的学习与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叶永琴.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67-68.
[2]沈秋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58+160.
[3]施松蓓.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57-58.
[4]吴霖.试析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成才之路,2018(15):73.
[5]谢玉兰.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探索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7(22):38-39.
[6]黄金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及其实现分析[J].成才之路,2016(32):66.
[7]周静,邵昀泓.基于游戏化探索式教学的学生课程评价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03):72-74+82.
[8]施东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