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爱滋养灵魂

用爱滋养灵魂

用爱滋养灵魂现在人们常说反思,教育尤其需要反思,因为这是一个与青少年打交道的职业。

青少年是整个人类中最应该得到真诚呵护的群体。

这不仅因为他们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还因为他们幼小的心灵最稚嫩、最脆弱、最需要滋养。

教育工作者固然不必像父母那样给予孩子太多的温情,以至溺爱,但缺少甚至没有温情教育也同样可怕。

我们应该由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到早期的童年或少年印象对孩子来说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并且,只有学校才能够补偿孩子入学发展前条件的不足。

当前我们倡导实施“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尤其要正视我们现在教育或学校所缺失的对学生心理、心灵、精神乃至灵魂的殷切关照。

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

关于什么是教育,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教育就是把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我们要思考这剩下的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呢?是信息、知识,能力,课程,方法,技巧甚至一大堆的符号和题目吗?不是吧,应该是除此之外的能沉淀在心灵中的智慧、品质,信仰等东西。

如果一个人没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那就没受过真正的教育。

作为教师,与学生打交道,关注心灵,就要首先具有爱心。

也许你不是与生俱来就满怀慈爱,那么你就时时反思,锻造一颗慈爱之心,执著而且坦荡。

这或许太过于理想化,因为我们也是生活在社会中,时常忍受清贫,或遭遇蔑视,或陷入痛苦。

我们躲避不了辛苦,摆脱不掉不幸与烦恼,但是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与提升,锤炼自我,从而感召他人。

我们要时常擦拭蒙落在我们心田的尘埃,我们要时常拨亮我们心灵的灯盏,朝着爱自己更爱他人的方向发展;也许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有爱才有教育,有对人性的关注,对心灵的呵护才有教育的美好和幸福。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人”字的一撇一捺需要用心书写,而教师这两个字,更要我们用毕生的心智来镌刻。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做人贵真,唯真感人。

对待学生需要平等和真爱。

爱是来自真诚心湖的一阵清风,因为自然,所以凉爽、清新。

爱需要真诚与平等,爱需要理解与沟通。

爱不需要居高临下的告诫,更不需要虚情假意的矫情。

教师的爱是源于灵魂深处的一缕阳光,因为真诚,所以温暖,明亮。

爱不是课堂上程序化的主动问好,而是讲课时一句自然的鼓励。

爱是走廊上回报给学生的那句“你好”,或者彼此相遇,学生由于害羞而不语,只是望着你,你嘴角也泛着甜蜜的笑意。

爱是把犯错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时,教师能为他搬把椅子,或肩并肩地坐在一起,而不是面对面地一坐一立地训斥。

爱固然是学生生病时冒着风雨顶着星辰把学生送到医院疗治陪护,爱也是学生在最苦恼时能主动找你倾诉,这肯定是你真诚付出后赢得的信任。

爱固然是学生有疑难时耐心解答,废寝忘食直到帮他解出一道道难题,爱也是学生在脆弱无助时老师细心观察,真诚倾谈,指导他走出心灵的沼泽。

爱不是张扬的情感,它是空谷幽兰的静静诉说,它是沙滩浪花的轻轻抚摸。

做一名好老师,一直是我人生的理想。

从教21年来,我一直怀着满腔热忱驻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

在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我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把爱的种子无私地撒向学生的心田。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

许多个夜晚,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精彩节目的时候,我还在灯下认真地备课;许多个假日,当大家结伴同游、尽情玩耍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写字桌前度过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时光。

我深深相信,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当我们把无言的爱伴着汗水融进风雨,当我们把辛勤的耕耘随同丰收的期盼融进血液,我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累累硕果。

每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求知的眼神和越来越自信的身影,我内心体验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欣慰和满足。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德育工作的渗透,用实际教育行为坚持践行一个原则:要让学生成材,必须先让他成人。

用我的爱心打动每位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亲切的称我为“妈妈”老师,在学校组织的历次评教活动中,我都得到了很高赞誉与评价,并连年荣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记得一次家长会上,面对着五十多位家长,一个女生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每一朵花的盛开,都离不开阳光的亲吻!我们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哺育。

在这里,我代表全班同学向我们的何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你是我们人生起点上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决心要做你教学生涯中最好的学生。

”多懂事的孩子啊!我只捧出了一片绿叶,他们却回报给我满园春色。

我们当老师的还有什么不愿付出、还有什么不能付出呢?!的我想对所有人说:做老师,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

向往与追求本身,是一种永恒持久的心态。

人对完善、成熟、渊博、智慧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剥离繁华与浮嚣,是内在的沉实、宁静。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中读到的一段话: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用爱为教育护航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教师的灵魂高尚与否必将影响其教育的对象。

也就是以灵魂影响灵魂,以人格影响人格。

师魂是师德的精髓所在,作为一名教师,师德是最重要的,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教师要把毕生的精力与才华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学生,要有不计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首要条件。

只有真心热爱,才会无怨无悔地去付出,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双肩上、心里面那沉甸甸的责任。

都说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其实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特级教师陶淑敏就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

在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

”或许就是基于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才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走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大爱无言”。

在从事教育的十一年里,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差异,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的喜怒哀乐伴我走过一年又一年,带给我甜蜜的回忆,带给我成功的喜悦,带给我见证他们成长的机会。

爱学生就要力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

现在的学生不仅要教,更要爱。

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反过来爱老师。

如今的学生自尊意识都较强,个性特征明显,喜捧不喜碰,稍不小心,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是需要特别的爱与细心的呵护,要与他们多多交流,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其实,孩子们最“善感”了,他们要是真实地感受了老师的爱,就会更加尊重、更加喜爱老师。

我们班有个叫张明威的男孩,他品学兼优,人见人爱,但家庭的变故让他性格内向,在与他相处的时间里,我总是关心鼓励引导他,告诉他一些人生的道理,他逐渐开朗起来,信任我,喜欢和我说心里话。

上课的时候会注意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下课时会亲昵地围着老师,不为其他,只为能给老师一个微笑,传递他也爱老师的信息。

教育的爱必须通过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对学生智力有障碍的,千万不能流露出不屑的态度,要找他们谈话,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从基础抓起,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慢慢赶上来。

“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说爱是一种内存的情感,那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尊重学生是师爱的底线。

我们要像冰心说的那样——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用爱滋养学生,静候花开的时候,静听花开的声音。

不管是作为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交谈时,听到最多的话估计就是“请老师多费心”、“麻烦老师多管教”,每当听到家长们一遍又一遍地说道这些话时,我的心灵就会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不少人把责任定位在升官发财上,这样的思想或多或少得影响了老师们的平静,但这样的现象毕竟是极少而又短暂的,因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民族的良心,会自行调节,逐渐平和心态。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学生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

“至要莫如教子”是一个母亲的责任,“教书育人”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

对教师的职业多一点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精彩。

要对学生负责,首先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人格与知识水平负责,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

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做别人的榜样。

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学生的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着感召作用。

就像有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如果教师的学识渊博,学生就会有高山仰止的感觉,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会让他们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

而事实上,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对学生的影响都不能为“零”。

做了十年的班主任,有些学生说话、写字、甚至连走路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吧!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论语。

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作为重任的社会一员,更应该积极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教育任重道远,让爱与责任来护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先得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自己先满意自己。

教师要通过反思,不断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自尊、自爱、自主、自我,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让生命和使命同行,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