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维修总结一、芯片组一般主板的型号是以北桥芯片North Bridge(也用GMCH表示)的名称来命名的,如Intel GM45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G45。
主流芯片组还有P45、P43、X48、790GX、790FX、780G、880G、890GX、890 FX等。
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的档次,如支持CPU的类型、前端总线频率F SB、内存的类型及频率。
北桥芯片主要控制南桥、内存、显卡、集成显卡(K8系列以后的主板在CPU内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AMD平台的北桥芯片不控制内存)。
南桥South Bridge(也用ICH表示)是主板上的第二大芯片,主要控制I/O芯片、PCI设备、USB、SATA、LAN、音频控制器等。
North Bridge芯片与South Bridge芯片统称为芯片组,常见的芯片组品牌有:Intel、AMD、SIS、VIA、nVIDIA(一般该芯片组为南北桥集成,发热量大,很容易虚焊)。
I/O芯片控制外围接口电路如:键盘、鼠标、COM口、LPT口等。
常见型号:二、电源管理芯片位于CPU附近,大电容、大电感线圈、场效应管之间。
常见型号:1、HIP系列:6004B、6016、6018、6020、6021等2、RT系列:9227、9237、9238、9241等3、SC系列:1164、2643、1189等4、其他系列:RC5051、RC 5057、RCP47、ADP3168、ADP3418、了吗637、LM2638、ISL6566、ISL6537等电源芯片有主从之分如Intel原装版主芯片为ADP3168,从芯片为ADP3418。
又如:HIP6302主芯片,HIP6602从芯片;三、时钟芯片位于内存附近或AGP插槽一带。
常见型号:1、ICS系列:952013AF、93725AF、95022BF等;2、winbond系列:W83194R、W211BH、W485112-24X等;3、RTM系列:RTM862-480、RTM560、RTM360等;有的主板有两个时钟芯片,其中一个在内存附近,专为内存和北桥提供时钟信号。
四、COM芯片COM口附近通常有两个大小、型号完全一样的20针的芯片,这两个芯片就是串口芯片,常见型号有:GD75232、ST75185C等;五、声卡芯片位于24.576MHZ晶振旁边的芯片为声卡芯片。
常见厂家:Realtek、VIA、CMI等,常见型号:ALC650、ALC850、CMI17838、VIA1616等,旁边有一个78L05型号的稳压器芯片。
六、网卡芯片有集成网卡的才有此芯片,一般位于25.00MHZ晶振旁,常见型号:RTL8100/8101/8201,VT6103,RTL6103、DA82562E等。
七、主板上常见英文含义ATX1——电源20/24接口;ATX12V——CPU电源接口;CPU-FAN——CPU风扇;PWR-FAN——电源风扇;SYS-FAN——机箱风扇;FRONT-FAN——前置机箱风扇;REAR-FAN——后置机箱风扇;F-PANEL——前置面板;RESR——复位跳线;LED——指示灯;PWR-SW——开关跳线;HD-LED——硬盘指示灯;HD+——硬盘指示灯的正极;HD-——硬盘指示灯的负极;SPEAKER——主板喇叭接口;BZ——蜂鸣器;KB-LOCK——键盘锁;LPT——打印机接口;COM——串行通信接口;RJ45——内置网卡接口;RJ11——内置调制解调器接口;MSE——鼠标;KYBD——键盘;CD-IN——音频输入接口;JAUDIO——音频输出接口;FAUDIO——前置音频输出接口;MODEMIN——调制解调器输入接口;VIDEO——视频;SIR——红外线接口;SUR-CEN——音频环绕立体声;JP——跳线;GND——接地;FDD——软驱接口;USB——USB接口;IDE——并口硬盘接口;SATA——串口硬盘接口;DIMM/DDR1、2——内存插槽;FSB——前端总线;PCB——印刷线路板;BATTERY——电池;AGP/PCI_E——显卡插槽;PCI——PCI插槽;JBAT——COMS跳线;Keyboard的d/Mouse跳线——一般位于键盘、鼠标口的后面,如无跳线冒键盘、鼠标不能使用,对有的主板(如华擎主板)还会造成电脑不显示故障。
八、主板元件电阻:贴片电阻R;排阻RN、RP;保险电阻:F、FS、PS。
贴片电容一般只要颜色、体积一样即可代替;贴片电感为黑色没有标识字母的元件只要颜色、大小一致即可代换。
主板上的红色玻璃二极管可以互换,一般此二极管为硅材料。
主板上常见的NPN三极管型号:1AM、P1P、S1A、T04、W04、K1P;常见的PNP三极管型号:W2F、AHR、JP、P2F、R2F;主板上小贴片N沟道场效应管的常用型号:7002、702、S72、K72、W2K;小贴片P沟道场效应管的常用型号:PCV、NDS356AP、2Fμ;1、主板晶振:时钟晶振14.318MHZ、实时晶振32.768KMZ、声卡晶振24.576MH Z、网卡晶振25.00MHZ;一般实时晶振容易出现性能不良造成不开机、手摸晶振开机等故障,只要测得晶振一脚无电压或两脚无压差即可更换。
2、门电路:门电路系列:74、74HC、74HCT,有的省略74而直接标HC或H CT;14、14D、14M则表示门电路的型号,主板上常用门电路型号:0 7门——跟随器;04、05、06、14门——叫非门即反相器;08、09门——叫与门;00、132门——叫与非门。
与门和与非门——乘法器;或门和或非门——加法器。
3、TL431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REF——参考脚(基准电压脚),CATHODE——阴极(可理解为电压输出脚),ANODE阳极(可理解为地线)。
阴极极限电流1-100mA;4、正电压稳压器78L05:一般位于声卡芯片附近专为声卡芯片或USB供电。
X78L05系列最大输出电流100mA,输出电压5、6、8、9、12、15、18、24V;有两种封装如图:5、RT9173两颗立錡科技的RT9173/A 1.5A/3A Bus终端调节器:RT9173/A能够把1.8V或2.5V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为所需的0.9V或1.25V输出电压。
RT9173是在外面用两只电阻器把输入电压分压得到基准电压,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偏移不超过20mV。
在整个负载范围内的稳压精度为0.8 %(第一代DDR)或1.2 %(第二代DDR)它能够吸收或者供应1.5A/3A的电流,里面包含高速运算放大器,能够迅速响应负载的变化,没有死区,没有开关式终端稳压器所存在的切换噪音,并有输出短路保护及过热保护等功能。
该器件在使用时无须电感或者输出滤波电容器,可以减少元件数目、节省系统设计空间,便于电路板的设计。
其中右边的RT9173采用了SOP-8的封装TO-252-5封装,而左边的RT9173A使用的是TO-252-5的封装形式。
下图就是立錡科技给RT9173/A Bus终端调节器的命名规则。
[RT9173/A Bus终端调节器的命名规则][主板上这两颗RT9173/A芯片的封装、管脚资料]其中,具体的管脚定义如下:VIN-正如其命名方式,就是输入电压管脚的意思了。
GND-Ground,接地。
VCNTL-Gate Drive V oltage,RT9173/A工作电压的输入脚。
REFEN-Reference V oltage Input and Chip Enable,这是输出电压的调整脚。
VOUT-Output V oltage,当然就是输出电压脚了。
我奇怪的是,一般IC的电源端没这样做的,难道是一个IC本身工作使用,另一个是专用输出调节的?应该有它的道理吧,毕竟在主板中DDR的VTT和VCC 都是在一起的。
[VREFEN的电压变化将改变VOUT的数值]在很多显卡或者主板上采用了TO-252-5的封装形式的RT9173A,同时我们也把它叫做DDR终结器。
这是因为DDR SDRAM的数据和地址总线终端需要提供一个上拉电位,数据总线通过终结电阻连接到由RT9173提供的上拉电位,这样可以减少信号终端的信号串扰。
通过RT9173来提供总线终结调整再配合一定容量的终结电阻器,可以把信号总线调整到最佳状态,减少反射和保持合适的信噪比。
DDR存储器(如DDR 266/133MHz, DDR 333/166MHz等) 在读、写高速信号的过程中,由于总线阻抗匹配、布线等因素,会影响高频信号的完整性,从而在读、写数据时出现错误。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错误,需要能够提供很大电流、精确地跟随输出缓冲器供电电压之半(VDDQ/2)、稳压精度高、响应快的终端电源(VTT),以降低总线上负载变化所引起的瞬态波形失真。
简单说,内存等突然数据流量大,瞬间功率高起来,你的供电要跟上。
因为内存滤波不好为什么会进系统死机。
6、LM1117 1.0A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M1117是一个低压差稳压器系列,最大负载电流可达1.0A。
LM1 117有1.2V、1.8V、3.3V和5.0V四个固定输出的型号和通过外部电阻实现可调输出的型号。
片上精密微调电路使基准/输出的电压精度控制在±2%以内。
电流限制功能确保特定的输出电流以及短路保护电流。
L M1117输出端需要一个最小为10μF的钽电容来改善瞬态效应,提高稳定性。
特性:可调输出(Adj)或固定输出电压:1.2V, 1.8V, 3.3V, 5.0V ;节省空间的SOT-223贴片封装;低压差1.2V ;最大输出电流1.0A ;线性调整率:最大0.2% ;提供过流保护和热保护。
封装信息如图:应用领域:开关型DC/DC转换器后置稳压器,高效高线性稳压调整器,电池充电器,卡上电源,母板时钟供电,机顶盒。
替换型号:典型参数输入/输出桥接二极管的意义:在正常操作下,LM1117不需要任何保护二极管,对于可调型号,输出端和调节端之间的电阻限制了电流。
不需要通过二极管转移调压器的电流,即使调节端带有电容。
调节端可承受相对于输出端±25V的瞬时信号而不会损坏器件。
当输出端连接了电容,而输入端对地短路时,输出端电容将会向调压器输出端放电。
放电电流取决于电容的容量、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和VIN的跌落速度。
在LM1117中,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的二极管可承受10~20A微秒级的浪涌电流。
如果输出端使用了超大的电容(≥1000μF),并且输入端瞬时短路到地,器件可能会损坏。
这种情况下建议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连接一个外部二极管。
散热器的选取:是否需要使用散热器取决于器件的最大功耗以及最高环境温度,器件功耗计算公式如下:IIN = IL + IGPD = (VIN-VOUT) IL + VINIG功耗分布图如下:另外我们还需要计算允许的最大温升TR(max):TR(max)= TJ(max)- TA(max)TJ(max)-- 最大允许结温(125℃)TA(max)-- 最高环境温度通过以上两个参数我们可以得到结到环境的热阻θJA:θJA= TR(max)/ PD如果θJA ≥136℃/W(SOT-223)或θJA ≥79℃/W(TO-220)时不需要加散热器,当θJA小于该限值,则需要加散热器。